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5优化训练题(6)

编辑:sx_yangk

2014-10-16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5优化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1)鲲(  )________(2)抟(  )________(3)夭阏(  )________

(4)泠然(  )_______(5)蓬蒿(  )________(6)决起(  )__________

(7)北冥(  )_________(8)恶乎待哉(  )________

答案:(1)kūn 传说中的大鱼 (2)tuán 环旋着往上飞 (3)yāo’ è 阻塞 (4)líng 轻快的样子 (5)hāo 蒿子 (6)xuè 快速的样子  (7)míng 大海 (8)wū 何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北冥有鱼(________通________)

(2)汤之问棘也是已(________通________)

(3)小知不及大知(________通________)

(4)此小大之辩也(________通________)

(5)而征一国(________通________)

(6)三餐而反(________通________)

答案:(1)冥 溟 (2)已 矣 (3)知 智 (4)辩  辨 (5)而 耐 (6)反 返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击三千里,抟扶摇(旋风)而上者九万里。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是这样)。

C.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这里指一月的时间变化),蟪蛄不知春秋。

D.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规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B项加点词应释为“很饱的样子”;C项加点词应释为“每月的最后一天和第一天”;D项加点词应释为“奋勉”。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不属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宋,何罪之有

C.奚以知其然也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解析:A项是定语后置。

答案:A

5.填空。

作者大笔挥洒,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鲲鹏,“________”言其形;“________________”言其翼;“________________”言其活动天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答案: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2)南冥者,天池也(  )

(3)野马也,尘埃也(  ) (4)腹犹果然(  )

(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答案:(1)海动 (2)天然形成的大海 (3)游动的雾气 (4)很饱的样子 (5)一般人 (6)旋风

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解析:①③⑥结构助词,②④⑤主谓之间,⑦⑨代词宾语,⑧代词复指,⑩动词到。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去以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辞,以游无穷者

D.奚以指其然也

解析:A项作“用”讲。B项作“把”讲,“以……为”是固定结构形式。C项作“来”讲,作目的连词。D项作“凭借、依赖”讲,与例句一致。

答案:D

4.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返。”一“旬”是十天。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解析:“晦”应该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为”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A.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椿

B.则芥为之舟

C.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解析:A项“当作”,B项“当作”,C项“叫作”,D项是句末语气词。

答案:D

6.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则风斯在下矣”中的“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

B.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C.有备斯可以无患矣

D.何故至于斯

解析:A、D两项中的“斯”作“此”讲,B项中的“斯”作“劈”讲,C项中的“斯”作“就”讲,与例题一致。

答案:C

7.下列各句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庄周被尊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奉为《南华真经》。

B.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顺应自然,反对人为。庄子认为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才是逍遥游。

C.课文成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譬如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鲲之大、鹏之飞,是运用夸张;以人之情状赋予学鸠,是拟人。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其中“海运”是指航海运输。

解析:“海运”应该是指“海动”的意思。

答案:D

8.美丽的大鹏形象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请详细分析。

答案:美丽的大鹏形象体现了作者无法施展抱负、无法实现理想的深深痛苦。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才能无双、志向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虽然能高飞万里,但在追求“逍遥游”上却是失败了。我们可以从大鹏身上体会到作者志向高远而无法实现的痛苦,从描写大鹏南飞壮举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难以言说的苦情。

9.“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答案:这句话反映了庄子对智慧的肯定,对生命的热爱。我们知道,庄子主张“绝圣弃知”,他崇尚、赞美的是“无己”之“至人”,“无功”之“神人”,“无名”之“圣人”。但是,从课文里,我们仍然能体会到作者对智慧所持的肯定,对生命所抱的热爱。当蜩与学鸠讥笑大鹏时,作者发自肺腑地斥责道:“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又明确地指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作者紧接着作了一番议论之后指出,人世间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他们自满自足,自以为是,和蜩与学鸠的可笑程度是一样的,从而给作者所厌恶、鄙弃的统治者以顺手一击。可见,一心要脱离人世而作“逍遥游”的庄子,要否定的并不是人世社会,而只是人世社会的愚蠢与腐朽。他把“至人”境界写得那样遥不可及,把那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神人写得那样飘逸动人,这其中不正燃烧着作者炽烈的理想之火吗?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鹏之徙于南冥也(  )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3)去以六月息者也(  )

(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5)水之积也不厚(  )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7)而后乃今培风(  )

(8)而莫之夭阏者(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2)亦若是则已矣。(  )

(3)置杯焉则胶。(  )

(4)而后乃今培风。(  )

3.“野马”“尘埃”所待的是什么?作者以“野马”“尘埃”为例,意在说明什么?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之为舟”一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意在证明什么?

答案:

1.(1)迁移 (2)环旋着向上飞 (3)离开

(4)尽头 (5)深 (6)倒 (7)乘 (8)阻塞

2.(1)是……,还是…… (2)这样 (3)于此 (4)才

3.解析:注意文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它的意思是“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参考答案:“野马”“尘埃”所待的是“以息相吹”,作者意在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4.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意在证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知效一官(  ) (2)行比一乡(  )

(3)德合一君(  ) (4)而征一国者(  )

(5)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6)定乎内外之分(  )

6.宋荣子笑谁?为什么笑?

答案:

5.(1)功效,这里有胜任的意思。(2)合。(3)符合心意。(4)使……信任。(5)沮丧。(6)认清。

6.宋荣子笑以上四种人,笑他们被功名利禄所束缚。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间,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出自《庄子·秋水》)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川灌河(灌:灌注,流入)

B.河伯始旋其面目(旋:掉转)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大概)

D.泾流之大(泾:同“径”)

8.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我之谓也

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9.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属同一种情况的两项是(  )

A.顺流而东行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间

C.轻伯夷之义者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莫己若者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间 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D.至于北海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从《庄子·秋水》中可以引出的成语有。

12.这篇文章用寓言设喻,说明了一个什么哲理?

答案:

7.解析:C项中的“殆”应为“危险”之意。

答案:C

8.解析:A、B两项皆为宾语前置句;C项是被动句;D项是一般陈述句。

答案:AB

9.解析:A项中的“东”是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东”;B项中的“少”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小看”;C项中的“轻”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D项中的“美”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景”。

答案:BC

10.解析:A项中的前一个“焉”是语气助词,后一个“焉”是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于此”;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认为”之意;C项中的前一个“夫”是用于句首,以提示下文或表示对某事进行判断的语气词,后一个“夫”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相当于“那、那个、那些”;D项中的前一个“于”是介词,引出行为的对象,后一个“于”同前面的“见”构成被动句式,所以它是介词,表示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

答案:B

11.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12.解析:本题可以通过文章的内容来概括。河伯由开始的“欣然自喜”到“望洋向若而叹”再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这一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河伯思想认识上的改变,这个寓言的寓意就清楚多了。

参考答案: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大,就难免贻笑大方。

创新应用

13.根据新闻内容,为画线处补上合适的句子,说明用“鹏”为名的理由。

国内首例“人鱼宝宝”从11月29日10点开始,正式进住隔离病房,他将获得进一步的保护性隔离。搜狐联合红网、湖南省儿童医院为“人鱼宝宝”征名活动已经启动。

截至11月29日零点整,共有约4000多名关心宝宝的网友,通过搜狐和红网为他起名祝福。最受追捧的名字叫“唐幸鹏”。名字中的“鹏”字,鹏者,前身为大鱼也。《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解析:“人鱼宝宝”从出生到死亡(出生于湖南的“美人鱼”男婴从出生到12月17日夭折,共存活38天)一直受到媒体的关注,为他起名是其中一项爱心活动。空白部分是要同学们根据《庄子·逍遥游》这一段话引申一步,提炼“鹏”的含义。

参考答案:冥:溟,即海。这个字也隐含“人鱼宝宝”的出生来历,更是祝福“人鱼宝宝”终究能够化而为鹏,翼击万里,海阔天空,任其畅意遨游。

深层探究

14.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

答案:《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游:遨游,活动。逍遥游的意思,是指不借助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地邀游永恒的精神世界。本文旨在说明人应当脱弃一切外物的牵累追求自由。

本文是节选部分,作者采用了先叙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不是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怎样才能“无所待”地作逍遥游,庄子在本文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是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作品正是借助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和形象,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提出了一个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高考链接

15.(2010重庆高考,13)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完成(1)~(2)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1)“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

(2)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上学期语文必修5优化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