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chenc
2011-03-2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联系、发展、原因结果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事物是变化发展地、;明确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要树立全局观念,。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世界是发展的,以及因果联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 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地看问题。
(2)情感目标: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爱国情感。
(3)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教法建议
关于第一节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普遍性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明确联系是讲关系的概念。这种关系是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简称两个"相互"的关系。这两个相互的范围,一是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一般称为事物的外部联系。二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这种关系通常称为事物的内部联系。无论内部联系还是外部联系,我们统称为联系。
哲学上的联系概念是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这一共同属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辩证法的范畴,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是不同的,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如黑格尔所说:“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命虽可叫手,实已不是手了。”列宁很欣赏这句话,指出:“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他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这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不是散乱的一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这个联系包括横向联系和从相联系两个方面。鹿群和狼群的例子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是指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人类对世界由浅入深地认识史说明任何事物都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这是指事物之间纵向联系。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自然界的内部到人类社会的内部、人的意识内部,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到客观世界与人的意识之间,都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第一,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市无条件的,绝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和任何事物都联系着。一事物和他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但我们必须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乌鸦叫丧,喜鹊报喜”、“888代表发发发”等;“杀鸡取卵”等掠夺式开采都是无视联系客观性的表现,都是十分有害而且必须坚决予以制止的。
第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因果联系的含义: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
(2)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联系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现行后续的关系。二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两个特点必须同时具备才是因果联系。如四季更替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所以不是因关联系;发展经济和污染环境也不是因果联系。
(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有区别的。一是含义不同,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形成前因后果、先行后续的顺序。三是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可见,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原因和结果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一是二者互相依赖,原因离不开结果,相对结果而言,原因才能成气为原因。结果也离不开原因,没有原因就没有结果。相对原因来说,结果才成其为结果。二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的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这是由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无限的链条。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等。注意:第二种情形的转化只是在一些因果联系中存在,而不是在一切因果联系中普遍具有的。
(4)因果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它使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由于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认识它产生的原因,又要研究和认识他的结果。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就是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寻因究果。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由于一定的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懂得这一点就能使人们自觉地从某一行动结果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由于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懂得这个道理能使人们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指导实践活动。
第五,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不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二是地位和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时,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如钟表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钟表的计时功能。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条件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如三人其心,其力断金。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条件是当各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如: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任何部分离开了整体,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这里讲的"一定意义上"主要是指两对关系具有的共性方面,即两对关系都是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互相依赖等方面。
关于第一节的教法建议
(1)、总体思路:哲学原理或观点的形成和理解,都是典型分析和综合概括的结果。每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都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某一方面普遍性分析基础上的总结和抽象。所以,每个重点难点的突破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而且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方面列举事例,只有这样得出结论才带有普遍意义。
(2)、具体建议:
①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可尝试用小组协作调查法。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领域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之间又是普遍联系的。调查的内容包括事物内部、事物之间(包括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个方面。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以及这三大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一组调查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的,调查的内容包括:无机自然界内部包含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其中一个因素受到破坏会造成什么后果?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是什么关系?无机自然界的发展史是怎样的?等。第二组调查人类社会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小组,调查的内容包括:从经济领域来看,人类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这五种社会形态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三组调查认识领域的小组调查的内容包括:我们现在所学的科目它们之间有联系吗?随着文综和理综的出现,你认为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请结合事例说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些世界之谜吗?第四组调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调查内容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事例加以说明?
②对“人和事物联系的客观性的关”"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可尝试采用探究性学习。探究的主题是人和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我们现在生存的环境的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现状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因素各是什么?人类在开采自然方面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有哪些?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怎样才能协调发展?人类怎样才能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全班分成六个小组,针对上面六个问题进行探究,然后在全班交流探究成果。教师在探究的基础进一步引导分析得出结论:人们如果无视事物的客观联系,或否定客观存在的联系,必然给人类带来恶果,受到客观联系的惩罚。
③对"因果联系的特点"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可由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的事例导入,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因果联系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列举一系列联系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判断哪些是因果联系,并引导学生分析因果联系区别于其他联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④对"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教学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事先让学生先预习本框题内容,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全班讨论解疑。
标签:高二政治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