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试题

2014年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上册)

编辑:

2014-01-14

C.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24、“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25、朱子理学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通过举办“朱

子文化节”,打造“朱子品牌”,推动了海内外文化交流,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这表明(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的相互联系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C.人能认识和改变规律以改造客观世界D.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26、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

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10省市,有利于为全面实施改革积累经验。上

述做法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C.事物总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D.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27、“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是中央电视台某节目的开卷语。这一开卷语是为了强调(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结的

28、温家宝总理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强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喝彩的,有怀

疑的。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并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材料体现了

唯物辩证法的(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C.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29、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

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这一说 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

A.事物的矛盾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B.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

D.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30、我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让媒体人通过广泛接触社会,

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认清社会的真正主流,拿出自己“发现、表达、传播、

共鸣”的能量,推动社会进步。这项活动( )

①体现了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③说明了意识推动社

会进步 ④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新时期的道德模范——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公路管理员郭明义,用自己的收入救助了180名贫困儿童,先后55次献血,组织了5800人的“爱心团队”去帮助弱势群体……受到社会广泛赞誉。这说明 )

A.越是平凡的工作,人生价值越大 B.价值观对人生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33、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这两种观点都( )

A.否认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 B.认为社会是由神的意志决定的

C.认为社会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D.承认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34、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

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