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化学 > 高三化学知识点

方程式:高三化学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

编辑:sx_liss

2014-04-02

【摘要】为了不断提高大家的综合学习能力,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化学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离子间的反应是趋向于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离子反应通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理解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离子反应的关键。溶液中离子共存的问题,取决于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如离子间能反应,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生成微溶物或难溶物。

2.离子反应生成气体。

3.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4.离子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可分为两类,一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二是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还应注意:

1.微溶物向难溶物转化,如用煮沸法软化暂时硬水

MgHCO3==MgCO3+CO2↑+H2O

MgCO3虽然难溶,但在溶液中溶解的哪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当Mg2+遇到水溶液里的OH-时会结合生成比MgCO3溶解度更小的Mg(OH)2而沉淀析出

MgCO3+H2O==Mg(OH)2↓+CO2↑

2.生成络离子的反应:

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Fe3++SCN-==Fe(SCN)2+生成物既不是沉淀物也不是气体,为什么反应能发生呢?主要是生成了难电离的Fe(SCN)2+络离子。

3.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具有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的离子相遇时首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Na2S溶液与FeCI3溶液混合,生成S和Fe2+离子,而不是发生双水解生成Fe(OH)3沉淀和H2S气体。

2Fe3++S2-=2Fe2++S↓

总之: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间只要是能发生反应,总是向着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反之,离子反应不能发生。

(二)离子反应的本质

反应体系中能够生成气、水(难电离的物质)、沉淀的离子参与反应,其余的成分实际上未参与反应。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类型

1.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络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类型及特征,才能书写好离子方程式,正确书写、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石灰软化暂时硬水

Mg2++2HCO3-+2OH-=MgCO3↓+CaCO3+2H2O

B实验室制HCI气体

H++CI-=HCI

C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

NH4++OH-=NH3oH2O

D铜片和稀硝酸共热

3Cu+8H++2NO3-=3Cu2++2NO↑+4H2O

解析:解答此类题除要掌握离子反应的本质外,还要注意温度、浓度、物质的量,反应反应物状态等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影响。

选项A,Ca(OH)2中的OH-首先与Mg2+结合生成溶解度比MgCO3更小的mg(oh)2沉淀,故不能生成MgCO3沉淀。

选项B,固态NaCI和浓H2SO4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浓H2SO4和任何固态物质反应都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选项C,稀NaOH溶液,常温,NH3极易溶于水生成NH3oH2O;故C正确。强碱溶液与铵盐的反应有下列两种情况:

NH4++OH-(稀、冷)=NH3oH2O

NH4++OH-(浓、热)=NH3↑+H2O

选项D考虑了稀HNO3的氧化性和酸性,又注意了离子电荷数的配平,故D正确。

例2将过量的氯气通人溴化亚铁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I2+2Br-=2CI-+Br2

BCI2+2Fe2+=2Fe3++2CI-

CCI2+2Fe2++4Br-=2Fe3++2Br2+2CI-

D3CI2+2Fe2++4Br-=2Fe3++2Br2+6CI-

解析:CI2过量,Fe2+和Br-都应充分被氧化成Fe3+和Br2,A、B两个选项考虑的不完整。C电荷未配平,D正确。

【总结】以上就是化学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全部内容,精品学习网小编希望同学们都能扎实的掌握学过的知识,取得好的成绩!

相关链接

最新:化学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高三)  

重点知识点:化学有机实验的操作(高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