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教案

高三 历史教案 世界格局的变化教案

编辑:sx_wangha

2012-08-08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政治特征:两极格局解体,从短期看是"一超多强"格局,长远看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经济特征: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

科技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对人类社会各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考点清单】

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本节考点在高考中相对较冷。从2008、2009年考纲提法较简略分析,本考点应主要分析"剧变"和"解体"的共同原因与教训。对"东欧剧变"应了解其剧变过程、剧变方式并分析剧变原因;对"苏联解体"应按照局面失控--解体加速--解体完成的线索理清主要知识点并分析解体原因。

2.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1)冷战后的国际形势;(2)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解析】本节考点是20世纪第三次世界格局变化,与时事政治结合紧密,故高考对其十分重视,历年都有考查,且题型多样,本节已成为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应突出世界形势的总趋势并分析"一超多强"局面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对"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应重点分析地区冲突的原因(美国坚持霸权主义、长期形成的深层矛盾等)。

3.世界经济的发展(提法变得更简略)。

【解析】2008、2009年考纲与往年相比,提法变得较简略,这不是说本考点不重要,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并注意全球化、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三个概念的联系。本节考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复习时要力争准确、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应重点分析全球化的原因、实质、评价和运行机制,了解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分析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联系与区别;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应了解其兴起时间、地点、特点并分析全球化、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三个概念的联系;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应主要了解生态平衡破坏与应对方案、恐怖主义的危害。

4.现代科学技术(提法变得更细致):(1)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解析】本节考点是三大科技革命体系中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次,它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2008、2009年考纲对本节的提法更细致,说明本节考点的重要地位与日俱增。对"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应全面掌握其标志、原因、主要科技成就;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应准确掌握其特点并分层次把握其影响。

【知识梳理】

本单元主要叙述1989--1991年苏东剧变至今的世界历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

1.过程:

(1)严重经济困境导致政局动荡。

(2)执政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执政),使反对派势力大增。

(3)反对派通过大选等方式取得政权,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

2.性质:

东欧各国短时间内(迅速)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3.方式:

(1)和平方式:除罗马尼亚外;

(2)暴力方式: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如罗马尼亚;

(3)统一方式:两德统一(两次统一);

(4)分裂方式: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4.原因:

(1)历史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受苏联控制),无独立自主地位;照搬苏联模式(一重三高)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错误。

(2)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成效不大,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3)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同甘共苦");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没有硝烟";"潜滋暗长")。

5.教训:

(1)坚持独立自主;        (2)密切联系实际;

(3)维护人民利益;        (4)警惕外来干扰。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走错方向(养马蜂)

(1)改革历程:

①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②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民主社会主义"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

(2)改革后果:

①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引起人们思想混乱;

②苏联局势更加动荡,发展到了失控地步。(放弃领导多党制,国民经济大滑坡,民族分离更强烈,党内斗争公开化)

2."八一九"事件未能力挽狂澜(捅马蜂窝)

(1)原因:

①根本: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局势混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否保留要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表示赞同保留)

②直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联盟变成邦联,把中央为核心变为以地方为核心,激起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

(2)实质:苏联一些党和国家高级干部企图控制局势,避免苏联解体的努力。

(3)影响:

①它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苏共处于分崩离析状态,叶利钦掌握了中央机构权力;②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没能制止反而加快分裂)

3.解体过程:

(1)"明斯克协定"标志苏联初步解体("独联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2)《阿拉木图宣言》标志完全解体(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结束、冷战格局结束)。

4.解体原因: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参P234)

(2)直接、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自作孽不可活)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影响。

归纳:苏东剧变的相同原因:

历史原因是体制弊端长期未改;外部原因是"和平演变"战略影响。

二.世界政治的发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