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编辑:qinh

2011-03-22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秦’,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秦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议帝号的?“皇帝”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秦始皇确定名号的目的何在?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建立了怎样的官僚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理解。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

①“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②“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③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

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根据材料一简述该理念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3)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概述唐太宗在和谐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2)材料二体现了康熙时期面临的哪两方面的民族矛盾? 康熙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3)唐太宗、康熙帝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措施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4.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政治家,其中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卓越的领袖才能和超人的胆略智慧,创造出不同的业绩,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下面的不同评价是对这三位政治家的浓缩概括。

A.知人善用,开明开放

B.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C.创立新制,缔造统一

请在下面表格中的人物后面写出与他们相符的代号,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古代政治家 评价序号 选择该序号的理由

第二十七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二十七单元测试

1. (1)背景:秦统一六国。由来: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目的:显示功绩.确立至尊。(2)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中央集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职有明确分工,配合与牵制。 (3)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2.(1)“以民为本”(或答“民本”思想)。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①重民(认识民众是立国的根本);②爱民(关心民众的劳苦);③养民(不要过度掠夺民众)(2)为君主者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至国危君亡。(3)要以民为本;要从实际出发办事。(合理即可)

3.(1)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羁糜政策)击败突蹶后,设置机构进行管辖,任用当地贵族为首领;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与吐蕾和亲。(2)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的矛盾。措施:①粉碎噶尔丹叛乱,维护民族的统一与团结 ②进行雅克萨之战及签定《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维护和确定中国的领土主权。影响:维护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坚决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领土的图谋。

4.(1)C。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创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2)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

(3)B。平定了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巩固和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的东段边界,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