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唐太宗专题

编辑:qinh

2011-03-22

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试题检测 唐太宗专题

唐太宗 姓名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戎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 务农》

材料二(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贞观政要 教诫太子诸王》

材料三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论政体》

材料四 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常守富贵。”

——《贞观政要 论贪鄙》

材料五“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

——李贽《史纲评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政策和思想?

(2)材料三、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五阐述了什么观点?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2.对于唐太宗的评价,主要有两种观点:(1)唐太宗是历史上圣明的君主,是值得充分肯定的;(2)唐太宗虽然有过一些功绩,但这是作为统治者应该做到的,他的成就是以维护唐朝统治为根本目的,而他统治期间也有许多失误,所以应该否定他。

你同意哪一观点呢?请阐述你的理由。

第76课时 唐太宗

1.(1)国君要“简静”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君舟民水,要重视人民的作用;善于纳谏。(2)说明了唐太宗励精图治的原因: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维护地主阶级统治。(3)材料五认为魏征善谏的主要原因是唐太宗的善于纳谏。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它揭示了在专制主义的封建社会里,君主的意志往往起了决定作用。

2.(1)肯定说:①唐太宗注意到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因而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②从民本思想出发,宽刑简法,促成社会稳定;③能够选贤任能,虚怀纳谏,戒奢从简,所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④实行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推动了儒学和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⑤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不仅加速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国家统一,而且促进了民族之间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由于唐太宗统治时期励精图治,所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2)否定说:①唐太宗作为封建皇帝.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以巩固自身统治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②他对人民实行了一些较为宽松的政策。主要是看到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力量,因而被迫采取一些措施以缓和社会矛盾。③在其统治取得了一些成绩、亡隋教训渐渐远去时,自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渐恶直言”、大兴土木、苦役百姓、错杀大臣等;④唐太宗作为封建君主.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不可避免失误,他在统治初期能够看到一些问题。所以较一般统治者的失误小一些。这主要是由当时农民战争之后的特殊条件决定的,不能将“功劳”归在唐太宗一人身上,所以不能盲目肯定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