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j
2014-05-15
2014年历史高三下册练习题
历史高三下册练习题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现在“Oral history” (口述历史)正在悄悄升温,在“口述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学家曾经为“怎样的人才能成为被访谈者”而争论。就研究上海知青问题来说,能成为合适的访谈对象可以是
①上海老知青 ②工部局负责人 ③老街坊邻居 ④插队地区的农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许多有其巨大的魄力,可以维持久远。”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三省六部制
3.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4.“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对此段文献价值评述较恰当的是
A. 客观真实,无需考证 B. 史家之言,有史为证
C. 背离实际,不足为信 D. 溢美之辞,皆不可信
5.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据钱穆《国史大纲》)
宋代
区域 西汉元始
二年 晋太康
元年 唐天宝
元年 宋元丰
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影响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6.1995年12月31日,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这个结论所依据的标准是
A.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部落
B. 西征建立庞大的蒙古帝国
C. 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
D. 开拓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
7.康熙巡游南京时,曾经去过明孝陵拜祭,并写下“治隆唐宋”御笔以歌颂朱元璋功绩。康熙帝此举的主要出发点是
A.弘扬中华文化 B.缓和满汉矛盾
C.推崇明初专制 D.预警农民革命
8.1793年,马嘎尔尼来到避暑山庄万树园。清朝官员称英国使团为“贡使”,并将英王的国书翻译成了“吁请天恩”般的文字。实际上英王“吁请”的是
A.开埠通商 B.鸦片合法
C.开设工厂 D.割占香港
9.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A.输入工业商品 B.传播近代思想
C.瓦解自然经济 D.开放通商口岸
10.有关右图历史事件的评述,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
A.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
B.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反应
C.排外仇教(洋教)的暴民运动
D.农民阶级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11.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A.维新变法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12.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4.美国一位历史学说:“……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里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5.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下列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主要讨论统一战线问题的是
A.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B.中共三大,洛川会议
C.八七会议,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三大,遵义会议
16.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覆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诗中“此役”是指
A.平型关大捷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17.《我的团长我的团》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于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领土 B.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D.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18.“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运动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19.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体,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
A.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B.政治剧变的见证
C.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20.有一本书这样写道:他们(雅典人)每年至少召开四十次市民大会,讨论Polis的一切重要问题,通过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其中“Polis”指的是
A.公民 B.政治 C.城邦 D.民主
21.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下列各项说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表现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③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④教会的文化垄断开始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 “在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到来之前,在机器转归工人自己所有之前,机器不可能给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材料中“更公正的社会组织”指的是:
A.知识经济时代 B.社会主义
C.工业文明时代 D.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23.马克思把1870年9月起义称为是愚蠢的举动,但1871年4月又说:“我英勇的巴黎工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马克思的这两段评价:
A.互相矛盾 B.自我否定、自我修正
C.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一样 D.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一样
高三历史下册检测24.右图是摘自《中国新闻网》上的一幅反映垄断与竞争关系的漫画,对这幅漫画的理解最适当的是
A.垄断竭力保护竞争
B.垄断不易形成竞争
C.垄断与竞争不相容
D. 垄断与竞争共存亡
25.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
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6.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27.仔细观察下表:
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转引自《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三历史同步练习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