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知识点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资本主义列强侵华

编辑:

2014-07-24

2、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的认识

这些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⑴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政府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由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此外,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其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⑵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政府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⑶从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趋势、。

⑷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更大。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侵华战争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

⑸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外,其余都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其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政治腐败。这些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是造成中国落后的主要根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在复习中加强比较。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近代史上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以往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3、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和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

在近代,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列强干预和控制中国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条约渗透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文化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一种庞大体系,成为不平等条约体系。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⑴形成阶段:1842年至1860年。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了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该条约又与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一起构成了不平等条约体系最早的也是最重要

的三块奠基石。其中包含的权利构成了外国在华特权的基本的方面,尔后所有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种种特权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派生和补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列强又签订了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中英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又获得了新的特权。

⑵扩大期:1860年至1919年。这个时期中,除了英法美俄等国外,又有总数达20多个国家跻身于这个体系中。其中可分为两个小阶段:①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关系相对平静,除了中法战争。这时期未出现影响全局的条约,但局部性条约层出不穷,如《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法新约》。②从甲午战争后进入第二个小阶段这一时期中日《马关条约》是一个空前屈辱的条约。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为了称帝接受了日本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⑶修订期: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基础开始动摇,列强被迫修订这个体系的若干内容,开始部分放弃在华的条约特权。二是这个时期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虽然发生了动摇,却没有被摧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受不平等条约体系舒服压迫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该体系在20世纪30—40年代两度得到极强。一是伴随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而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同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政府、汪伪政府等)签订了一系列旨在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条约。“七七”事变前,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也同日本签订一系列妥协投降的条约,如《何梅协定》、《淞沪停战协定》等。二是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空前出卖国家主权。但这不能改变该体系缩小之至结束的命运,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共同纲领》规定对以往条约将视其内容加以承认、废除、修改、重定,从而宣告旧体系的结束,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新条约时代的开始。

认识:

⑴这些条约大多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或当时的反动政府所签的,都是屈辱性的条约;有些是当时的反动政府处于政治上的需要,对列强进行妥协或勾结的结果。

⑵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

⑶这些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4、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与各自特点

英法俄德美日等是近代侵略中国的六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势力此消彼长。

⑴具体表现在:

①19世纪中晚期,英法俄三国,特别是英国侵华势力最大,是侵华的急先锋;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特别是美国侵华势力急剧增大,并提出独立的侵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不再追随西方列强;③一战后至40年代,美日两国成为争夺中国的两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④二战后至50年代初,美国是侵华的主要国家。

⑵列强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列强侵华势力此消彼长的原因:

①19世纪中晚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于工业垄断地位,综合国力最强,在侵华过程中占绝对优势。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德日发展迅速,英法实力下降,这一时期,美国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德日也积极争夺中国。③一战后至40年代,英法实力空前下降,德国遭到严重削弱,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美日成为最主要德竞争对手。

④二战后至50年代初,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的国家,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在侵华问题上,各国惟美国马首是瞻。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扼杀新中国的企图遭到破产。

⑶各国侵华特点:

①英国:始终把获取各种“通商”特权作为侵华的首要目标。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始终名列榜首,但20世纪30年代后地位下降。

②美国:19世纪中叶作为英国的伙伴,以片面最惠国待遇来掠夺中国;随着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第一位后,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奉行独立的对华政策,以“利益均沾,机会均等”为旗帜、凭借经济实力并占领全中国的市场。但抗战后美国独霸中国,中国门户对其一国开放。

③法国:披着天主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成为法国侵华的重要特征,但法国也直接对华侵略,19世纪中后期在侵华规模上,法国仅次于英国,但一战后逐渐下降。

④沙俄:穷凶极恶的领土扩装是其侵华的主要特征。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退出侵华行列。

⑤德国:19世纪末对华扩张要求更为迫切,强租胶州湾;任八国联军总司令。但后来参战和一战失败使其退出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法西斯德国与推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异乎寻常的关系。1938年因联合日本的需要而承认伪满洲国,中德关系中止。

⑥日本:中日政府正是接触始于1870年,但日本后来居上,很快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一战期间,呈现独霸趋势。20世纪30年代,侵华步伐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中国的最主要敌人。日本侵华的另一个特点是割占领土外还有变相占领和间接统治的方式,除了武装侵略、建立租界、划分势力范围外,还采用扶植汉奸、建立傀儡政权以及强化和扩张铁路附属地等方法。1945年随着抗战胜利,日本侵略势力被赶出中国。

5、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相互关系及其原因和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强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厉害关系。

⑴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

原因:一是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是这一时期列强地共同目的;二是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列强斗不能独吞中国。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分享权益。

影响: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