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xingt
2013-03-14
【摘要】鉴于大家对精品学习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Ⅰ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大纲分析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工农红军。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经济建设,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反革命“围剿”。(2002版)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接着,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随后,发动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经济建设,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反革命“围剿”。(2000版)
分析:
(1)两个版本的大纲差异主要体现在2002版删除了对“八七”会议的叙述;2002版的叙述相对前一个版本更简洁一些,在逻辑上亦修正了一个错误(2000版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交代发生了重叠现象)。即便如此,两个版本的大纲似仍存在如下两个瑕疵:A、时间交代上的不严谨,仅有一个提示时间——1927年;B、“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经济建设,开展游击战争”似可以改为“中国共产党转入农村”,更为干净利落。
(2)现行教科书并不是按照大纲的要求介绍三次武装起义,而是略去了广州起义;同样,教科书在这一节仅介绍了三次反“围剿”,将第四次反“围剿”并入第四节。教科书这种“脱离大纲”的行为,比较少见。
(3)总的说来,两个大纲都包含了三个元素:事件(三次起义等)、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工农武装割据),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三个元素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2.课程标准分析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在课标中基本没有相对应的节目,故而,将分散在初中版课标和高中版课标的相关历史内容联系起来分析。
(1) 初中版:
A、中国近代史总序的交代:
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B、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的交代: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 高中版:
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交代: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分析:如果说大纲的表述是道路、事件和理论并重的话,那么,高中课标要求高度概括史实;初中版课标则主要强调的是事件和道路。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对理论的忽视。初中版课标这样表达比较好理解;高中版则引起笔者的困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是有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的,且这个理论是不断贴近、结合国情,有创新性的。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这里的“史实”是包含了“理论”的“事件”,但仔细揣摩这一单元的叙述,仍然认为高中课标不单似乎有过于追求简洁之嫌,而且有忽视理论,淡化道路的倾向。不从理论上说明中国革命的走向,易丧失历史的深度。
3.教科书分析
本节共分四目:“工农武装起义”、“井冈山的星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本课的特征之一是图片、地图比重比较大。
从知识的隐性联系来看,本课的线索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的必要、提出与实践和检验。这样说来,本课的第三、四目交代起来就比较困惑。因为这两目看起来是对应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这三个“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组成部分,但仔细分析其内在,症结在过于忠实经典文献。再近一步说,是教科书的撰写逻辑上存在的固有弊端的一种反映。
首先,所谓“武装斗争”,实际上也是本课的另一个关键词。提出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是“八七会议”,这一决议是先导性、纲领性的。毛泽东同志在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时候强调的是它要同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其次,当我们把视线回移到“八七会议”上的时候,突然发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两个要点实际上都已经提出了,而这两点又正是该理论的重点。那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之地位又何在呢?就“土地革命”来说,问题之一在于,“八七会议”固然提出了要搞“土地革命”,但工作的焦点仍然指向城市,如果不是决议同实施发生了脱节的话,就是教科书进行了选择性叙述,但这种强调“八七会议”转折意义的选择记忆,反倒给自己增添了麻烦。另,问题之二在于,毛的“土地革命路线”精妙在于深入实际情况的研究以及划分阶层、区别对待。但要分析到这一步,教科书是很难照顾到了,实际教学中恐怕也难涉及。所以,教学处理上宜点清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最后,我们注意到胡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从井冈山的斗争到古田会议”中,言及“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非常少(仅仅是转述了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的第一段话),代之以的是对“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革命”道路的侧重。对比体会的心得是,教科书的理论拔的比较高,不通俗易懂,说其人为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困难似不为过。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教科书采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为叙述的核心是有问题的,要命就在于,它同“从城市转入农村”这一道路的论述打起了架。那么,为什么教科书要以“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为叙述核心呢?它毕竟强调了红色政权的地理特征,对比“从城市转入农村”,这是它的优势所在。但这仅是肤浅的认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为大革命从转入低潮到革命的初步复兴中中共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正因为此,才得出了那个我们都熟悉不过的表述,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至此,我们不能不再考虑是否需要将中国革命道路同俄国革命道路进行比较的问题。
由此,教科书不妨将“从城市转入农村”作为叙述主线;在“八七会议”的局限性上着一些墨;降低一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难度,突出其贴近中国国情、对比俄国革命道路的特征,凸显其自主、创造性;对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可以再删除一些小字部分的内容。如此,原来的四目不妨适度改造为“武装斗争和攻打城市的失败”、“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或井冈山的星火)”和“从城市转入农村”。
4.教学重点处理意见
中国共产党将革命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从城市转入农村。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的理论性较强,但在教学处理中,理论味道不宜过浓。
5.史学研究分析
田子渝、曾成贵的《八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王桧林的《中国现代史(上)》、《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胡绳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和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等可为研究的基本参考书目。
其中,《八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是对研究状况的了解,但这一专著的缺陷在于基本没有西方研究的介绍。
《中国现代史(上)》可作为教参的扩展阅读材料。
就党史研究来说,《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毕竟是一部理论性强、逻辑清晰的著作,这在前面教科书分析部分已经提到了。
《近代中国史纲》在论述中共这一时期的革命时要比当下一些“学者”之著述客观许多,同时它特别强调了国民党内部消耗对于中共的重新崛起,这一视角其实不应被忽略。
《剑桥中华民国史》和《伟大的中国革命》使我们了解西方主流学界对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尤其是前者,利用社会科学的分析框架来撰述历史的方式,这一思路值得称道。但在大陆,这一点对中共党史的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难度。
这里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八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中有下面一段话: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研究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第一,整体研究较薄弱。各根据地虽都已有根据地史、资料集,但农村革命根据史作为一个整体的专著还没有。这不能不说是很遗憾的。农村根据地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重要部分,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另外各根据地之间的横向联系、比较,及各根据地与中央、省委的纵向关系,以及与以后抗日根据地的联系都应加以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
第二,还应当开拓新的领域。目前已出版和发表的有关专著、论文、回忆录,大都是研究和论述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等方面内容,对根据地的经济史、文化教育史、群众心理等方面研究还很薄弱,即使在政治斗争领域,也还行许多方面如政权建设、司法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等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应当看到,只有通过对根据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才能对它的历史有全面的认识和比较切合实际的论述,才能写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才能写出历史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这段历史,其实还远谈不上真正的理解……
6.放宽历史的视野:农民问题
“从城市转入农村”,意味着中共对于国情的再认识。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国,也是泱泱五千年农业文明为主导的大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的存在,说明中国直到今天仍然没能解决好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更何需谈“后”工业文明!)的转换。关注、同情,进而能想办法解决农民问题,是学生应有的情感归宿。
中共建国前对农民的发动、领导,出发是为农民群众的解放。这带来了建国后一段时间对以农民起义为主的下层民众反抗精神和实践的赞美与歌颂,这种歌颂和赞美从一开始就不正常,最终走向了极端。出于反弹与清算,近来,一些学者提出中共的策略是基于“民粹主义”,这一主义是值得质疑的,如此尚能称得上是学术不同观点的争鸣,但一些观点的倾向是以“民粹主义”为旗号简单否定中共的策略。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三农问题”的出现,又导致一些人判断建国后农民是国家最大的牺牲者,进而对中共在历史上对农民问题的革命策略之真诚发生了怀疑。如此表现,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多么适合描述一部分国人心态的写照……
或许,《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这样一段话能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不仅是共产党人的宣传,也是他们的政策和榜样,鼓舞了少数(但已可说是许多)农民超越自我和牺牲自己,这决非偶然。一种非常特殊的联系已逐渐在共产党人和农民之间建立起来。在国民党人与农民之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但是,从下述事实得出了严重的两可的解释:尽管共产党上层对农民处境的关心是真诚的,并决心改善他们的处境,但他们把动员农民和盼望解放当作为一个目的服务的手段,这些农民对这一目的——国家的独立,权力和威力——兴趣却要小得多。共产党的上层一旦赢得了权力,就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运用农民阶级所体现的工具:他们为了推翻旧政权曾成功地加以调动的蕴藏着不满情绪的巨大贮存库以后变成一个人力资源的巨大贮存库,他们为了使一个农业国工业化试图加以调动它,但远不够成功。如果种地的人与掌权的革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那是因为,除别的因素之外,农民的解放不是,也从来不曾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目的。
但是,仔细比照,这种论述同“民粹主义”论之间,又是多么的冲突。
200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媒体的评价是,“17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4、200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均锁定三农问题。
对宣称是以人为本的政权措施加以拥护和称赞,可能令一些人感到反胃。但以上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建国初期,全国那么多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民迎来了自己的一个黄金期;这两年来工业反哺农业的提出……“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历史应该做出了回答。尽管这一回答距离我们的理想相去尚远。另一方面,“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亦是高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把利剑,如果不能正视它,这把利刃将直插心肺,毫不留情。
如果历史是国民共有的记忆的话,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这把利刃确实曾经几次掉下过来,那些,都是创伤。
7.四份教学设计参考:
(1)人教网上的教学设计——长处在于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分析深度;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5514.htm
(2)北师大版教案(1999年版)——长在史料教学;
(3)《中学历史通用教案设计精编之三》中全仁经老师的论文——长为问题教学
(4)教育在线-文科教学论坛上“秋雨斜阳”老师发布的教学设计简案——长在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
6.放宽历史的视野:农民问题
“从城市转入农村”,意味着中共对于国情的再认识。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国,也是泱泱五千年农业文明为主导的大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的存在,说明中国直到今天仍然没能解决好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更何需谈“后”工业文明!)的转换。关注、同情,进而能想办法解决农民问题,是学生应有的情感归宿。
中共建国前对农民的发动、领导,出发是为农民群众的解放。这带来了建国后一段时间对以农民起义为主的下层民众反抗精神和实践的赞美与歌颂,这种歌颂和赞美从一开始就不正常,最终走向了极端。出于反弹与清算,近来,一些学者提出中共的策略是基于“民粹主义”,这一主义是值得质疑的,如此尚能称得上是学术不同观点的争鸣,但一些观点的倾向是以“民粹主义”为旗号简单否定中共的策略。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三农问题”的出现,又导致一些人判断建国后农民是国家最大的牺牲者,进而对中共在历史上对农民问题的革命策略之真诚发生了怀疑。如此表现,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多么适合描述一部分国人心态的写照……
或许,《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这样一段话能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不仅是共产党人的宣传,也是他们的政策和榜样,鼓舞了少数(但已可说是许多)农民超越自我和牺牲自己,这决非偶然。一种非常特殊的联系已逐渐在共产党人和农民之间建立起来。在国民党人与农民之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但是,从下述事实得出了严重的两可的解释:尽管共产党上层对农民处境的关心是真诚的,并决心改善他们的处境,但他们把动员农民和盼望解放当作为一个目的服务的手段,这些农民对这一目的——国家的独立,权力和威力——兴趣却要小得多。共产党的上层一旦赢得了权力,就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运用农民阶级所体现的工具:他们为了推翻旧政权曾成功地加以调动的蕴藏着不满情绪的巨大贮存库以后变成一个人力资源的巨大贮存库,他们为了使一个农业国工业化试图加以调动它,但远不够成功。如果种地的人与掌权的革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那是因为,除别的因素之外,农民的解放不是,也从来不曾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目的。
但是,仔细比照,这种论述同“民粹主义”论之间,又是多么的冲突。
200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媒体的评价是,“17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4、200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均锁定三农问题。
对宣称是以人为本的政权措施加以拥护和称赞,可能令一些人感到反胃。但以上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建国初期,全国那么多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民迎来了自己的一个黄金期;这两年来工业反哺农业的提出……“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历史应该做出了回答。尽管这一回答距离我们的理想相去尚远。另一方面,“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亦是高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把利剑,如果不能正视它,这把利刃将直插心肺,毫不留情。
如果历史是国民共有的记忆的话,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这把利刃确实曾经几次掉下过来,那些,都是创伤。
7.四份教学设计参考:
(1)人教网上的教学设计——长处在于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分析深度;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5514.htm
(2)北师大版教案(1999年版)——长在史料教学;
(3)《中学历史通用教案设计精编之三》中全仁经老师的论文——长为问题教学
(4)教育在线-文科教学论坛上“秋雨斜阳”老师发布的教学设计简案——长在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
二、学情假设:
1. 从往届学生的表现看,部分学生对这段历史,有如下值得注意的认识:
(1)“成王败寇”说。这种认识有两个支点——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在历史上曾经上演。
(2)“阴谋”说。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利用”了农民,作为其同国民党争夺权力的工具。
(3)“反动”说。中共的所作所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应该不革命,更不要提发动农民。在当时的国情下,不如“稳定压倒一切”,听蒋的话,跟蒋走,到今天中国早就富强甚至超英赶美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认识,有些是学生确有其思,有些则是学生“突出自我”,“张扬个性”的表达。
2. 除上述的认识倾向外,另一种值得重视的是:部分学生认为这些都已经学过,都已经听过,很厌烦,觉得同那段历史很疏远——学习它们有什么用?难道我们非要总是忆苦思甜不行,太老套了吧?而且他们认为,我们听到的都是一个声音,历史的真实究竟是怎样的?
3. 我校学生多来自城市,生活背景亦造成了部分学生对农民认识上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对农民有勤劳、简朴等认识意象;一方面,他们在谈及农民的时候大多抱有较轻视甚至歧视的态度——“你就是个农民”,这样的话无疑就是在取笑他人。对现实农民的这种认识有时在某些学生那里甚至达到了非常冷漠的地步,他们不是不理解中共在革命中对农民群众的争取,而是根本就不认同、不接受。
这里有必要插一句,到此为止的这些认识,究竟在学生中是否居于主流,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印证。
4. 一般的说,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对这段历史的认识还是很朴素的,认为这是革命传统,这些传统应该学习,应该继承。“农村包围城市”还是他们耳熟能详并认同的一条中国革命取胜的光辉道路。
如果这一些认识才是学生的主流认识,那么它对教学处理又提出了一个挑战:既然学生已经懂了道理了,再做“灌输”岂不让人生厌?
5. 从往届学生的表现看,他们对史实的基础是这种程度:知道八一是建军节,但它是怎么来的就说不清楚了,何谈对“建军”二字的历史理解呢?
这一分析的结果极容易将教学引入另一个渠道:扎实基本知识。多次的经验表明,这不是个上策。
总的说来,教学难点在于(1)如何正确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是一条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光辉道路?(2)如何对一个已经熟知的结论“‘工农武装割据’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进行再探讨,以拓展认识层面。
三、教学目标和检测方式:
1.教学目标:
(1) “对历史进行提问”
层次1: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农民才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进行探讨,就这一前提假设进行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并能记录发言人的提问
层次2: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农民才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进行探讨,就这一前提假设进行提问、发言,培养发散性思维,并能记录、归纳总结发言人的提问
层次3: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农民才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进行探讨,就这一前提假设进行提问、发言,培养发散性思维,并能记录、归纳总结发言人的提问,可以对发言人的提问方式进行揣摩、分析
(2) 关于本课的线索
层次1:知道本课的线索是——A、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下半年开始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旨在攻打大城市的起义均告失败;B、中国共产党转换思路,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其中,毛泽东同志在理论建设、实践付出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C、1928年到1931年革命形势的转变是实践检验理论的证明
层次2:除了能明确上述的认识外,可以就“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同国民党为什么在大陆丧失了政权进行对比,得出政权的利益代表决定其政令限度,能否包容最广泛的民众利益,是中国政权稳定的基石之一的认识。
层次3:
层次3-1:在上述两个层次的基础上,还可以反思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方针是有实效的
层次3-2:进而,这种实效,主流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支流是为夺取政权的“权宜之计”。主流与支流之间并非存在着绝对的阻隔。认清主流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向,否则是本末倒置,结局亦可能是灾难的。
层次4:在上述三个层次的认识基础上,可知道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同俄国革命道路是有着巨大不同的,不同在于一个以夺取城市为主要目标,一个只能走先占领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 小习作的形成
层次1:在本课的最后,可就课堂一开始的那个提问进行初步的口头回答;
层次2:
层次2-1:在口头回答的基础上,拟作一篇小习作——《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农民才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吗?》,这篇小习作有一个论点,一个以上的论据和简单的论证。
层次2-2:在口头回答的基础上,拟作一篇小习作——《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农民才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吗?》,这篇小习作是综述性的。
说明:这里的三大目标是明确的,但其中的具体层次要分班级、个人对待。同时,层次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它更大的意义在于思路上的清晰。
2.检测方式:
观察、记录学生的发言、检查小习作
四、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
1.先问学生对农民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让他们用一个词来描述
2.抛出“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农民才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引导对这一假设结论进行提问
3.略小结这一提问情况,说明本课的学习可以大致回答其中的一些困惑
4.以《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入农村》为标题,以“武装斗争和攻打城市的失败”、“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或井冈山的星火)”和“从城市转入农村”作为本课的教授线索,其中,应注意的有:
(1)在“武装斗争的开始”这里,从建军节引入,为什么是“建军”节?然后再提武装斗争的提出对于中共来说的重要,可提供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的损失之数据
(2)几个起义的经过基本略去不提,要点是目标都是攻打大城市,但均以失败告终,其中,有时间的话还是补充上广州起义的好,尤其是“刑场上的婚礼”这一幕,突出革命者的为理想而牺牲之精神
(3)“八七会议”的要点是从中共中央的角度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并正式更换了领导人,清算了过去的错误,这些都带给中国革命新的面貌,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4)“井冈山的星火”这里,一定要提的是从1927年下半年到1928年上半年中共领导的旨在攻打大城市的起义均告失败,“红旗还能打多久”是当时中共党内一种比较普遍的低落情绪
(5)“朱毛会师”的意义在于“波浪式的前进”这种路线得以初步实现
(6)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这里,可以给学生出示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的那段话,可以让学生思考:国民党内部如果没有纷争,中共的策略是否能取得成功?进而,国民党内部为什么要进行纷争,这说明了什么?毛泽东所说的那五个条件哪些大家没有想到?
(7)“从城市转入农村”这里,为说明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可出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一段材料:
在40 年代末和50 年代初,国民党政府采取了许多缓解大陆人与台湾人紧张关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措施。虽然这些措施无一是纯粹为了这个目的,但多年以后,它们共同作用,取得了这种结果。
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大概是在“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下实行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对台湾经济的大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但最初进行土改主要是为了政治目的。国民党领导人很清楚共产党在大陆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贫农对地主的不满情绪的。陈诚在主持台湾土地改革之后写道:
允许佃农和长工在地主的剥削之下呻吟,不仅是个土地和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和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局势的稳定甚至国家的生存。
土地改革时,台湾5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台湾人。土改中,迫使地主将土地卖给政府,政府再将土地卖给佃农。这样,为数比地主多得多的佃农买到了自己耕种的土地,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土改的结果使乡村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接着出示材料:
国民党在大陆搞土地改革没有成功,而在台湾却成功了。究其原因有:地主与实施土改的官员没有政治联系;台湾农村没有内战和共产党的渗透;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已建立了精确的土地档案。
提问学生:这些原因归纳的都是哪方面的原因(客观),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是什么(国民党统治当局认识到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8)时间如有富裕,可以讲述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方针
(9)“从城市转入农村”,实践检验结果如何呢?可让学生看地图,最后点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情况,然后再提出:有人说这个政权建立的不合时宜,因为这个时候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了,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由此为下一节课“九一八事变”埋下伏笔。
(10)时间允许,分析课后的材料,着重指出的是李立三的路线是错误的,但他的依据是什么?向学生略做共产国际、俄国道路的影响。
5.布置、回收学生的习作
Ⅱ教学反思
1.当这个教学设计完成的时候,课其实已经讲完了,这是一份补交的作业。这次最大的感触是时间、精力的不够用。同时间赛跑,自己越来越被落在了后面。自己最大的遗憾是,如果这课再迟几天上就好了——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甚至包括教学目标的很多地方都成了“纸上谈兵”。或许,它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应再专心、再静心。
2.这个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的重组、改动是比较大的,这一是取自面向学生的实际,一是针对教科书、大纲的批判学习,它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恳请各位的帮助和指正。
3.这次强调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同学习教学内容的结合,它的思路比以前有所改进,固然没有完全实施,但也是收获之一。
4.学生对那个问题的提问是很有意思的,摘举如下:
(1)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开始依靠农民的?(为什么要依靠农民?)
(2)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同农民进行有效的沟通的?
(3)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去依靠工人?
(4) 农民为什么要跟着共产党走?
(5) 国民党为什么不去依靠农民?
我的补充提问还有:中国共产党单纯依靠农民,能获胜吗?中国共产党依靠农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它的启示是什么?
5.此次对学情判断,较以往的不同是,开始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认为的学生的“问题想法”究竟是否是学生中的主流想法,但学情认识还需要再深入。
6.这次终于用上了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精品学习网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更多频道:
标签:高一历史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