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下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编辑:

2016-04-25

23.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     )

①都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②都将主要任务与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③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④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2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思想解放”指的是(      )

A.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C.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D.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26.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3年已经达到11.67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27.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2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适应国际竞争需要

C.提高社会生产能力    D.改善社会投资环境

30.“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舞,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它已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上述材料是某一文学作品中对某一个城市的描述,这个城市应该是(      )

A. 深圳      B. 上海        C. 广州     D. 珠海

31.下列对我国政府先后建立的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有利于本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B.都具有完全自治权

C.都享有某些特殊优惠政策          D.它们与中央是从属关系

32.20世纪最后30年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样的制度不同的结局说明了(     )

A.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

B.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C.社会主义无法抗衡资本主义

D.由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历失败和挫折

33.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典型代表是(   )

A. 深圳等经济特区           B. 上海等沿海开放城市

C. 长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   D. 浦东新区

34.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新中国    C.民国  D.晚清

3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爱华兕兴,女兕灭……”上述现象大规模出现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 新中国成立后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

二、材料题

3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

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6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2分)

3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

材料三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4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6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