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4-26
22.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逐步扩大各类企业的自主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巩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23.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特点的是( )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花轿
24.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是( )
A.四合院 B.“别墅” C.“新村” D.“公寓”
25.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市场经济观念改变了传统礼节 B.民主平等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不自觉地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食蚕中国的传统文化
26.在清末民国初年,在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民国成立时孙中山自称“朕” B.人们穿着西装祭拜孔子
C.李小姐穿着旗袍拍了一张相片 D.在广州吃到了“中西大菜”
27.电话传入中国的时间和截至2003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的位次分别是( )
A.1865年,第一 B.1882年,第三 C.1865年,第三 D.1882年,第一
28.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件说的主要问题是( )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29.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我国青海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不久,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一不幸消息,人们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一不幸消息主要通过( )
①电影 ②电视 ③报纸 ④互联网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0.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
A.报童在街上叫卖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6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分)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2分)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
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分)
32.“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对中国市场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高#考#资%源*网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四:荣德生在1943年书写对联:“心正思无邪,意诚言必中”以此表达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分)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2分)
(3)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4分)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2分)
(5)根据材料四,请问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弘扬、借鉴的精神是什么?(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 题词摘要:¥高#考#资%源*网
“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年):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年):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请完成: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2分)
(2)“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2分)
(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4分)
(4)“八五”计划期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
(5)“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在所有制结构上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有何新论断?(2分)
34.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4分)
标签:高一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