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5-06
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编辑了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和小编一起加油努力吧。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代工业的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会,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据此回答1~4题。
1.上海是近代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地方,这是因为上海( )
A.人口众多 B.经济发达
C.开放最早 D.思想最新
【解析】 最易混淆的选项是C、D两项,开放最早是思想最新的原因。
【答案】 C
2.(2010•广东深圳文综)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commission
洋泾兵英语 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引擎 大拉斯 康密兴
词意 夹肉面包 麦制酒 电话 发动机 外币 佣金
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④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洋泾浜英语以汉字注音为特点,说明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三明治”“啤酒”“德律风”的出现,说明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电话”“发动机”等的出现,说明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洋泾浜英语的流行,说明对西方事物的接受,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答案】 D
3.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日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得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答案】 C
4.下列饮食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西风东渐的影响,传统的饮食习惯受到冲击
B.吃西餐成为广大人民的一种时尚
C.日常的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产生一定的影响
D.西餐首先是在通商口岸出现
【答案】 B
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据此回答5~7题。
5.中国近代首先突破中国人的传统,穿上西装的是( )
A.留美幼童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部分买办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打交道较早较多的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率先穿起了西装。
【答案】 C
6.(2010•山东淄博一模)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
A.婚礼简约 B.自主择偶
C.自由恋爱 D.夫妻平等
【解析】 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自主择偶,但材料无法体现婚礼简约、自由恋爱和夫妻平等思想。
【答案】 B
7.“王淑芬:(看李三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上面这段话出自老舍的《茶馆》,下面对其所反映时代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改良”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B.辛亥革命后,民主的道路曲折
C.辛亥革命后彻底废除旧的陋习
D.当时的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答案】 C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开始发生变化。据此回答8~11题。
8.“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答案】 D
9.关于近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已在农村普遍使用
B.女子缠足现象没有停止
C.倡导婚姻自由
D.婚丧仪式提倡简约文明
【答案】 B
10.近代中国农村的风俗习惯变化较小,主要是因为( )
A.农村的封闭落后,难以接触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B.自然灾害频繁,没有经济能力来改变自身的生活状况
C.未受到列强的侵略影响,所以变化不大
D.农村的封建传统思想浓厚,难以接受西方的事物
【答案】 A
11.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
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张
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③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密切相关
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开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1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解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元旦是公历1月1日,民国时期元旦和春节是挨着的,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将二者分开,把中国传统的春节和公历的元旦都定为节日,体现了西方节日的中国化。A、B、C三项都有悖史实。
【答案】 D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据此回答13~25题。
13.中国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 D
14.近代中国的航运业发展历尽坎坷,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列强联手压价、竞争
B.清政府不重视发展
C.发展航运业无利可图
D.中国人受落后思想的束缚极力反对
【解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攫取了中国内河航运权,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国的内江和外海,极力排挤中国航运业。
【答案】 A
15.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答案】 C
16.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在交通运输业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呈现萎缩状态,原因在于( )
A.中国的交通方式发生了质的变革
B.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快速发展
C.造船企业纷纷破产
D.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
【解析】 注意时间限定。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轮船运输业在交通运输业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是交通运输业结构调整的产物。
【答案】 B
标签:高一历史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