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2015年高一下期历史暑假作业

编辑:sx_yangj2

2015-07-06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下期历史暑假作业,希望大家喜欢。

1.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最基本的特点应该是

A.丞相掌握大权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颁布秦律,以法治国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郡县制。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官员不再世袭,没有封土,把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了中央,故B正确。A、C两项不是从官员的任命方式上进行分析的;D项只是说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未体现官吏的选拔方式。因此A、C、D三项均错误。

?

2.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寻求救国之路 C.掀起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活动。图一为甲午战争中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事件,图二为甲午战后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图三为义和团成员与八国联军的斗争。其共同点是反抗外来侵略。故本题选A。

?

3.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最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A.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图是牛耕和耧车,据此判断为西汉;图是宋元时期的牛转翻车;图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图为东汉的水利鼓风冶铁工具水排。由此判断选项C正确。

?

4.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色。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A.冶铁业开始使用灌钢法 B.出现需要多人操作的花楼机

C.丝织品吸收花鸟画风格 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能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明朝使用花楼机;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写实风格;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故D项正确。

?

5.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里面认为:“在16 世纪及17 世纪间,美洲的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与东亚。……在中国历史上,(这推动了)明代万历至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相当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增长。”据此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 B.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C.西欧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 D.海禁政策导致欧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材料综合分析、解读的能力。题干中时间“16世纪及17世纪间”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扩大,西欧国家用从美洲掠夺的贵金属购买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等,从而推动当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所以B项说法错误;而C项对亚洲的殖民侵略和当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没有必然联系,排除此项;D项说法错误,海禁政策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

?

6.下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据材料可以判断该图片是圆明园遗址,由时间“1860年”可知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强盗洗劫并焚毁圆明园的史实,A、C、D三项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

?

7.“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伟大的抗日战争。根据材料“全国军民齐奋起”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实行了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A、B、C三项都是抗战取得胜利的具体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本题答案为D。

?

8.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雅典人享有公民权利 B.实行间接民主的代议制度

C.公民大会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D.梭伦改革彻底废除奴隶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根据所学可以判断,A项错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拥有权利,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B项错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D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C。

?

9.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城邦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取得辉煌成就。这一时期雅典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苏格拉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正是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本题答案为C。

?

10.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探索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D项。选项A、B、C时间开始于1978年底,与题干时间不符,均排除。

?

11.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街道上每天行驶着各式各样的车辆——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汽车、卡车、电车……这种现象不能表明当时社会

A.由封闭走向开放 B.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

C.从贫穷走向富裕 D.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革。材料中“汽车、卡车、电车”都是西方文明,是工业革命的成就,在中国上海出现,能够说明选项A、B、D是正确的。选项C表述错误,当时上海还有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等落后的交通工具,不能表明从贫穷走向富裕,符合题意,故选C项。

?

12.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做出的理性选择。以下各国的近现代历史最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日本在近代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D.二战结束后德国的重新崛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中国的统治策略。A、B两项均由对外侵略扩张所致,C项由冷战所致,均与题目中的信息“正面经验”不符,故排除;D项由推行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所致,故本题应选D项。

?

第II卷(非选择题)

13.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都有着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公元前3世纪统一中原的秦王朝,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

(1)英国和秦王朝都曾经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请举例说明。

材料二? 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行政机构。 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在权限、性质方面的不同。

材料三?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美国1787宪法的内容说明“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答案】(1)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设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等。

英国: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责任内阁制等。

(2)权限:英国内阁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明朝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意志,供咨询,掌票拟权。

性质: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明朝内阁是君主的内侍顾问机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3)美国:联邦制原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妥协;国会参众两院议席的分配体现了大小州之间的妥协;宪法关于黑人公民权的规定体现了南方与北方的妥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政治制度。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世纪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设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等;英国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责任内阁制等。

第(2)问,权限的不同,根据材料信息“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内阁掌握行政大权,对议会负责;根据材料信息“皇帝咨政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意志,供咨询,掌票拟权。其性质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

第(3)问,可从中央与地方、大小州之间、南方与北方等方面分析。

?

14.材料一? 甲午战后,有些爱国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同时,有人指责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因此,清政府只好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但并没有可靠的法律保护。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材料三??? 解放前夕,荣德生坚决反对家人将申新三厂迁往台湾的主张,并协同工人一道制止搬迁行动。荣氏家族企业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实行的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到1956年,荣氏家族企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促成这种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何创新?

【答案】(1)原因:“实业救国”呼声的压力;外国人可以设厂,却还限制国人办厂的举措受到指责;为了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

(2) 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内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人民群众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3)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创新: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逐步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析】本题以荣氏企业的发展为线索,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三大改造等相关知识。

(1)此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甲午战后”可得出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增加财政收入;再从“‘实业救国’的呼声”“有人指责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概括得出答案。

(2)此题主要考查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归纳出答案。

(3)本题考查了近代民族企业的最后归宿。从提问中“1956年”可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回答题目所问的“变化”和“创新”即改造的实质和过程。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材料二?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钳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材料三? 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唐代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性质分别发生了怎样的重要变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荣氏家族企业在此期间获得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重要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

【答案】(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2)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推动作用,扫除一些发展障碍,颁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民众倡导用国货或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等。

(4)事件: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近现代经济的发展。

(1)由“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得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由“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得出:“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和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由“有财不行商”得出:产品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2)由“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得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依据“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可知这时处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结合政府的政策、有利的外部环境、群众运动以及进步思潮的推动等归纳即可。

(4)由“合作社”“公私合营”得出:这是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历史意义。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 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物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一、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举措。

第(1)题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官立”作答;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再认再现的能力,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作答。

第(2)题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官立”、材料三中的信息“日本人民……经营”作答;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再认再现的能力,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工部省)…… 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和材料三中的信息“经济学者……发表评论”“政府之制造……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作答。

第(3)题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可从政府干预的积极性及消极性这两个角度作答。

这篇高一下期历史暑假作业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广东省高一历史暑假作业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