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6-05-03
历史是延伸的。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近代社会生活:动荡中变化(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1、变化原因:
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和生活方式。
②内因:A、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B、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着发生;C、政府的提倡: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的推动。
2、变化表现:
1)城市:
①衣:长袍马褂(传统服饰)——→洋布、洋装、西装(鸦片战争后)——→中西合璧:中山装(辛亥革命后)——→五花八门:旗袍、西服、粗布大衫、学生装、裙子等(20C20Y以后)
服饰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但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仍然是长袍马褂。
【合作探究】举例说明中国服饰变化的特点。
特点:既受西方服饰的影响又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如中山装的造型: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为以文治国;依据国民党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督,将前襟设计成五粒扣子;袖口的三粒知子代表国民党立国的三民主义;封闭的衣领显示了“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②食:丰富的传统饮食(粗食、满汉全席)——→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西式的糖、烟、酒和饮料也为百姓所接受。
③住:传统平房或深宅大院——→鸦片战争后:A、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里,设立了外国人的使、领馆区;B、一些官人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风俗: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
A、解放妇女:废止缠足、婚姻自由。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主张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
B、婚丧仪式:大城市里婚丧仪式也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C、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D、历法节日: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 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历史纵横】“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兴起。
主要原因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戊戌变法式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王朝,打碎了几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统治,与之共存的等级服制也随之废弃。1912年民国政府颁法令,要求废除男子蓄发、女子缠足等陋习,一时剪辫、放足成为当时社会的风气。1929年民国政府又颁《服饰条例》,规定男子礼服为袍、褂和中山装,中山装夏天为白色,其他季节为黑色;妇子礼服为袄裙和旗袍两种。这种以政府法令形成推行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服饰条例对传统等级制度和礼俗的涤荡是猛烈而彻底的。
2)农村:落后、封闭,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如磐石。
3)变化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近代化特征。
①它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②它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③它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④它虽然变化但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不土不洋、中西合璧——中山装、旗袍)。
【知识拓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何积极影响?
A、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B、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C、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
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变化的原因:
①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当家做主。②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③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如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④农村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结果;⑤广大人民的积极劳动;⑥与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密不可分。
2、概况:三个阶段
①建国初期: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人民当家做主,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②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是勤俭节约、无私奉献。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生活水平差距不大,总体较低——原因:生产力低下,人口多,极“左”思潮的影响。
③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
A、衣:从封闭走向开放,服装颜色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B、食: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健康。从粮食等统购统销——“菜篮子工程”。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 菜篮子工程 ”,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
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底开始实施):原因:城镇人口增长过快;一些不法的投机商贩借机哄抬物价,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物资供求矛盾。措施:政府相继对粮食、食用油、棉花和棉布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作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C、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合适的住房。
D、习俗(行):政府实行双休日、又延长了节日休假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知识归纳】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时期 |
物质生活 |
社会习俗 |
建国初期 |
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比较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 |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
改革开放以后 |
服饰:服装颜色由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饮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住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历史知识点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