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物理 >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

2015学年高一(上)物理暑假作业

编辑:sx_yangj2

2015-07-06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上)物理暑假作业,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3分)(2014秋?高邮市期中)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

B. 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路程

C. 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

D. 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

2.(3分)(2012秋?忻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 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中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 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D. 火车在忻州站停车15分钟指的是时刻

3.(3分)(2014秋?如皋市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C. 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

D. 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受到空气阻力,而石头没有受到空气阻力

4.(3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x=(5t﹣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v0、加速度a分别是( )

A. v0=5m/s,a=﹣2m/s2 B. v0=5m/s,a=﹣1m/s2

C. v0=2.5m/s,a=2m/s2 D. v0=2.5m/s,a=1m/s2

5.(3分)(2009?湘潭一模)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

B. F的大小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

C. 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为零

D. 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为零

6.(3分)(2013秋?易县校级期末)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 )

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7.(3分)(2013秋?巴南区期中)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4m/s2

C.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05m/s

D.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8.(3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甲乙两车各自由A地驶向B地,两车的位移相同.甲行驶的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而乙则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已知V1>V2,则两车相比( )

A. 甲乙两车同时到达

B. 甲先到B地

C. 乙车先到达B地

D. 无法判断,视V1、V2的大小而定

9.(3分)(2011?金山区校级学业考试)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0.(3分)(2014秋?蚌山区校级期中)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大小为2N的力F作用下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

A. 5N,沿斜面向下 B. 5N,沿斜面向上

C. N,沿斜面向下 D. N,沿斜面向上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球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沿原路返弹,档球过程,以初速度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

12.(4分)(2013秋?温州校级期中)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3s通过的位移为 m,刹车后6s通过的位移为 m.

13.(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和第6s内的位移分别是2.4m和3.6m,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前六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14.(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重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若将F1撤去,之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15.(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倾角为a的光滑斜面上有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A,在它们之间放一个质量M的均匀的小球,如图,在平衡时,球对挡板的压力NA= ,球对斜面的压力NB= .

16.(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一井深125米,在井口每隔一定的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刚好到达井底时,则相邻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为 秒,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的距离是 米.计算时取g=10m/s2.

三.作图和实验(本大题22分)

17.(8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1)图1中各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已固定,试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要求注明力的符号)

(2)已知两共点力F1=4N,F2=3N,图2虚线为F1和F2的方向,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

18.(8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

(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这时除需记录O点位置外,还需记录 和 (用下列选项中的字母表示).

A.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B.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两条细绳间夹角的大小

D.两条细绳的方向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 (填“甲”或“乙”).

19.(6分)(2011?上海)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t1和△t2,则小车加速度a= .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四.计算题(共计24分.写出必要的过程,否则不得分.)

20.(6分)(2014秋?滕州市期中)一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了2cm,用弹簧测量此物体的重力时,弹簧伸长了10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1.(8分)(2014春?红安县校级期中)一物体以4m/s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途经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速度是在B点时速度的2倍,由B再经0.5s物体滑至斜面顶点C时速度恰为零,如图所示. 若已知AB=0.75m,求斜面长及物体由底端D点滑至B点所需的时间.

22.(10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甲乙两同学在直跑道上进行4×100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最大速度为10m/s,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按题目描述的,接力的过程甲做什么运动,乙又是做什么运动?平均速度之比是多少?

(2)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

(3)如果乙是傻傻站着接棒,接到棒后才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这样会浪费多少时间?

2014-2015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3分)(2014秋?高邮市期中)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

B. 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路程

C. 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

D. 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

考点: 矢量和标量.版权所有

分析: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解答: 解:A、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故A正确;

B、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故B错误;

C、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而质量是标量,故C错误;

D、位移、速度、位移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对于物理量的矢标性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抓住矢量与标量区别: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方向.

2.(3分)(2012秋?忻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B. 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中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C. 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D. 火车在忻州站停车15分钟指的是时刻

考点: 位移与路程;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的认识.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解答: 解:A、研究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球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此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

B、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不能反映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变化.故B错误;

C、参照物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故C错误;

D、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火车在忻州站停车15分钟指的是时间,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运动和静止时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所以我们虽然可以选择任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但是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必须把物体假定为静止

3.(3分)(2014秋?如皋市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C. 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

D. 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受到空气阻力,而石头没有受到空气阻力

考点: 物理学史.版权所有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故A错误

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故B错误

C、牛顿管实验说明没有空气阻力时,铁块和羽毛下落快慢相同,故C正确

D、石头下落过程中也受到空气阻力,石头下落比树叶快,是因为树叶的重力较小,树叶受到空气阻力对树叶的影响较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4.(3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x=(5t﹣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v0、加速度a分别是( )

A. v0=5m/s,a=﹣2m/s2 B. v0=5m/s,a=﹣1m/s2

C. v0=2.5m/s,a=2m/s2 D. v0=2.5m/s,a=1m/s2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 解:根据得,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0=5m/s,加速度a=﹣2m/s2.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5.(3分)(2009?湘潭一模)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

B. F的大小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

C. 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为零

D. 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F为零

考点: 力的合成.版权所有

专题: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当三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三个力的合力不一定为零,当第三个力不在剩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合力不能为零.

解答: 解:A、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不一定为零,三个力最大值等于三个力之和.故A错误.

B、合力可能比三个力都大,也可能比三个力都小.故B错误.

C、若F1:F2:F3=3:6:8,设F1=3F,则F2=6F,F3=8F,F1、F2的合力范围为[3F,9F],8F在合力范围之内,三个力的合力能为零.故C正确.

D、若F1:F2:F3=3:6:2,设F1=3F,则F2=6F,F3=2F,F1、F2的合力范围为[3F,9F],2F不在合力范围之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从而会通过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求三个力的合力范围.

6.(3分)(2013秋?易县校级期末)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 )

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和平均速度公式去判断一定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解答: 解:A、根据x=知,加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还与初速度有关.故A错误.

B、根据x=知,初速度大的,位移不一定大,还与加速度有关.故B错误.

C、末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还与初速度有关.故C错误.

D、根据,时间一定,平均速度大,位移一定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和平均速度公式.

7.(3分)(2013秋?巴南区期中)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m/s2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4m/s2

C.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05m/s

D.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考点: 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质点的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2次闪光的速度,从而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第1次闪光时的速度.

解答: 解:A、根据得,加速度a=,故A、B错误.

C、第2次、第3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则第2次闪光的瞬时速度,

则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v1=v2﹣aT=0.35﹣0.3=0.05m/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8.(3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甲乙两车各自由A地驶向B地,两车的位移相同.甲行驶的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而乙则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已知V1>V2,则两车相比( )

A. 甲乙两车同时到达

B. 甲先到B地

C. 乙车先到达B地

D. 无法判断,视V1、V2的大小而定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要求哪辆车先到达,只需要分别求出两车所用的时间与位移、速度的关系式,然后作差即可.

解答: 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甲运动的时间为t1,乙运动的时间为t2,

则对于甲来说有x=

解得t1=,

对于乙来说有t2=,

则t2﹣t1>0

故t2>t1

即甲车用的时间少,即甲车先到达.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 这类题目共同的特点是所给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位移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只要耐心,用位移速度表示出各自运动的时间,然后将时间作差或作商即可.

9.(3分)(2011?金山区校级学业考试)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版权所有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在0~1s内,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

在1s~2 s内,加速度反向,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匀减速运动,到2s末时速度为零.

2 s~3 s内加速度变为正向,物体又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重复0~1s内运动情况,

3s~4s内重复1s~2 s内运动情况.

解答: 解:在0~1s内,a1=1m/s2,物体从静止开始正向匀加速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直线,1s末速度v1=a1t=1 m/s,

在1s~2 s内,a2=﹣1m/s2,物体将仍沿正方向运动,但要减速,

2s末时速度v2=v1+a2t=0,

2 s~3 s内重复0~1s内运动情况,

3s~4s内重复1s~2 s内运动情况,

故选C.

点评: 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找出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结合物体的初状态状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10.(3分)(2014秋?蚌山区校级期中)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大小为2N的力F作用下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

A. 5N,沿斜面向下 B. 5N,沿斜面向上

C. N,沿斜面向下 D. N,沿斜面向上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及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解.

解答: 解:垂直于斜面方向:FN﹣mgcosα=0;

平行于斜面方向:f=μFN=0.1×2×10×=N,方向沿斜面向上.

故选:D

点评: 斜面模型是高中物理常见模型之一,不但要掌握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还要注意相应几何知识的应用;若物体受力较多时,一般可以借助正交分解法得出平衡条件的公式.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300m/s2 .球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沿原路返弹,档球过程,以初速度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400m/s2 .

考点: 加速度.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足球的初末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足球的平均加速度.

解答: 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

球的平均加速度为:

.

故答案为:300m/s2,﹣400m/s2.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基础题.

12.(4分)(2013秋?温州校级期中)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3s通过的位移为 37.5 m,刹车后6s通过的位移为 40 m.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先求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求出汽车的位移.

解答: 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3s<4s,所以3s末汽车还未停止.

则=.

6s>4s,所以前6s内的位移等于前4s内的位移.

则=.

故本题答案为:37.5,40.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所以前6s内的位移等于前4s内的位移.

13.(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和第6s内的位移分别是2.4m和3.6m,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0.4 m/s2,前六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2.6 m/s.

考点: 物理模型的特点及作用.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质点的加速度,结合第3s内的位移,运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前6s内的位移,从而得出前6s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根据x6﹣x3=3at2,t=1s.

解得:a==0.4m/s2.

第3s内的位移为2.4m,有:2.4=v0t3+at﹣v0t2﹣at

代入时间得:v0=1.4m/s.

前6s内的位移为x=v0t+=1.4×6+×0.4×62=15.6m,

则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6m/s

故答案为:0.4 2.6;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14.(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重40N的物体,受到F1=13N和F2=6N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若将F1撤去,之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6N ;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8N .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在求摩擦力的大小时,要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公式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 解: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G=8N

因为F2=6N

故所受静摩擦力为:f2=F2=6N,方向水平向左

因为F1=13N>fm,所以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左滑动,

故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f3=μG=8N,方向水平向右.

故答案为:6N,8N

点评: 摩擦力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摩擦力的分析一定注意判断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即注意根据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15.(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倾角为a的光滑斜面上有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A,在它们之间放一个质量M的均匀的小球,如图,在平衡时,球对挡板的压力NA= Mgtanα ,球对斜面的压力NB= .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版权所有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球体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G、挡板对球体的支持力F1和斜面对球体的支持力F2.根据平衡条件求出两个支持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求解压力.

解答: 解:球受三个力:G、F1、F2.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得

F1=Gtanα=Mgtanα

F2==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球体对挡板的压力大小:F1′=F1=Mgtanα,方向水平向左

球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F2′=F2=25N,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答:球体对挡板为Mgtanα,方向水平向左;斜面的压力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点评: 本题是简单的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

16.(4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一井深125米,在井口每隔一定的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刚好到达井底时,则相邻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为 0.5 秒,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的距离是 35 米.计算时取g=10m/s2.

考点: 自由落体运动.版权所有

专题: 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 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先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求解运动的总时间,得到间隔时间;然后确定第3球与第5球的运动时间,并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求解间距

解答: 解:每一个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为:t===5s

依题意,第1个球刚落至井底的瞬间,第11球刚好在井口,因此空中有9个球在下落,并存在相等的10个时间间隔△t,故有:△t=s=0.5s

此时第3个小球已下落了8△t=4s的时间,第5个小球已下落了6△t=3s的时间,因此它们相距△h为:

△h=×10×42﹣×10×32=35m

故答案为:0.5,35.

点评: 本题关键球的运动规律,得到时间间隔,然后结合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

三.作图和实验(本大题22分)

17.(8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1)图1中各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已固定,试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要求注明力的符号)

(2)已知两共点力F1=4N,F2=3N,图2虚线为F1和F2的方向,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

考点: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力的合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版权所有

专题: 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 有水的球受重力、两个弹力;另一个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挡板的支持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F.

解答: 解:(1)图1中有水的球受重力、两个弹力;另一个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垂直挡板的支持力;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F,先画出标度,如图:

点评: 本题考查基本的分析受力和画力的示意图的能力.受力分析一般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

18.(8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

(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这时除需记录O点位置外,还需记录 B 和 D (用下列选项中的字母表示).

A.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B.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两条细绳间夹角的大小

D.两条细绳的方向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 甲 (填“甲”或“乙”).

考点: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而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到同一位置,在实验中使用一根弹簧秤拉细线与两根弹簧秤拉细线的作用效果要相同(即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而细线的作用是画出力的方向,弹簧秤能测出力的大小.因此细线的长度没有限制,弹簧秤的示数也没有要求,两细线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

解答: 解:(1)A、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出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A错误;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故B正确;

C、本实验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两个弹簧称拉力的方向没有限制,并非一定要夹角为900不变,故C错误;

D、本实验中,弹簧秤的拉力应不超过量程,两个弹簧称拉力的大小没有要求,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故D错误.

故选:B.

(2)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把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

这时除需记录O点位置外,为了作出力的图示,还需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即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两条细绳的方向.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3)F1、F2合力的理论值是指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值,而其实验值是指一个弹簧拉橡皮条时所测得的数值,一定沿AO方向,由此可知F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合力的实验值;由于误差的存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与实验值有一定的差别,故甲更符合实验事实.

故答案为:(1)B (2)B;D (3)甲

点评: 本实验采用是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实验中要保证一个合力与两个分力效果相同,结点O的位置必须相同,同时要明确实验原理和步骤,以及知道实验的注意事项.

19.(6分)(2011?上海)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t1和△t2,则小车加速度a= .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BC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考点: 测量加速度、力、质量.版权所有

分析: (1)想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可根据小车A点和B点的速度利用匀变速度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求出.

(2)根据极限逼近思想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则b要小;另外A、B点越远,相对误差越小.

解答: 解:(1)挡光片经过A,B两点,由于时间较短,可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则小车经过A、B两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1= V2=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a=,得a=

(2)b越小,所测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d越大初速度、与末速度差距越大,速度平方差越大,相对误差越小.

故答案为:(1)

(2)BC

点评: 本题考查“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实验原理和误差分析,是一道基础题.

四.计算题(共计24分.写出必要的过程,否则不得分.)

20.(6分)(2014秋?滕州市期中)一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了2cm,用弹簧测量此物体的重力时,弹簧伸长了10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考点: 滑动摩擦力;胡克定律.版权所有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1)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即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2)物体运动以后受到的力为滑动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求知拉力与摩擦力相等,由胡克定律可求得拉力及物体重力的大小,即可求得摩擦力大小,由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可求得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1)刚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即为最大静摩擦力

Fm=kx1=6N;

(2)物体匀速前进时,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kx2=4N

G=FN.

物体的重力G=kx3=20N

动摩擦因数 μ==0.2

解:(1)最大静摩擦力为6N;(2)动摩擦力因数为0.2.

点评: 本题考查了胡克定律与摩擦力,注意物体在刚开始拉动时需要的拉力等于最大静擦力.

21.(8分)(2014春?红安县校级期中)一物体以4m/s的速度滑上光滑的斜面,途经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速度是在B点时速度的2倍,由B再经0.5s物体滑至斜面顶点C时速度恰为零,如图所示. 若已知AB=0.75m,求斜面长及物体由底端D点滑至B点所需的时间.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物体从A到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vB2﹣vA2=2asAB,从B到C,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0=vB+at0,结合A、B的速度关系,联立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B点的速度.知道了加速度和初速度,对DC段运用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斜面的长度.

D运动到B,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D到B的时间.

解答: 解:物块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设A点速度为vA、B点速度vB,加速度为a,斜面长为S.

A到B:vB2﹣vA2=2asAB …①

vA=2vB …②

B到C:0=vB+at0 …③

解①②③得:vB=1m/s a=﹣2m/s2

D到C: 0﹣v02=2aS …④

S=4m

从D运动到B的时间为t1:

D到B有:vB=v0+at1

解得:t1=1.5s

答:斜面长度为4m;从底端D滑到B点所用时间为1.5s.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速度时间公式进行求解,难度不大.

22.(10分)(2014秋?金山区校级期中)甲乙两同学在直跑道上进行4×100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最大速度为10m/s,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按题目描述的,接力的过程甲做什么运动,乙又是做什么运动?平均速度之比是多少?

(2)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

(3)如果乙是傻傻站着接棒,接到棒后才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这样会浪费多少时间?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平均速度.版权所有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1)根据题意分析知,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的平均速度根据公式=求解.

(2)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v2=2ax,求出乙在接力区需奔出的距离.

(3)分别求出以最大速度跑出接力区和匀加速运动跑出接力区的时间,两者之间即为浪费的时间.

解答: 解:(1)据题意知,接力的过程甲匀速直线运动,乙匀加速直线运动.

甲的平均速度为=10m/s,乙的平均速度为 ==m/s=4m/s

所以:=5:2

(2)对于乙:设其加速度为a,跑出的距离为x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由2ax=v2,2ax1=(0.8v)2,得:x1=0.64x=0.64×25m=16m

(3)乙以最大速度跑出16m的时间为 t1==s=1.6s

以平均速度=4m/s匀加速运动跑出接力区的时间为:t2==s=4s

故浪费的时间为△t=t2﹣t1=2.4s

答:

(1)按题目描述的,接力的过程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之比是5:2.

(2)乙在接力区须奔出16m距离.

(3)如果乙是傻傻站着接棒,接到棒后才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这样会浪费2.4s 时间.

点评: 解决本题要掌握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建立物理情景是解题的关键.

这篇高一(上)物理暑假作业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2014年高一物理暑假作业(附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