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上期半期考试试题

编辑:sx_xingt

2013-02-11

【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语文上期半期考试试题”,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上期半期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Ⅰ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燥(cào) 踱步(duó) 隽永(juàn) 蓊蓊郁郁(wěng)

 

B.恪守(kè) 熨帖(yù) 山脊(jǐ) 亘古不变(gèn)

 

C.做窠(kē) 休憩(qì) 猝然(cù) 一模一样(mó)

 

D.倔强(jué) 拙劣(zhuō) 煤屑(xuè) 窸窸窣窣(sū)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渺茫 树阴 座落 游目骋怀

 

B.融解 告诫 安详 化为乌有

 

C.寥廓 斑斓 叫嚣 欢呼鹊跃

 

D.绚烂 缥缈 狼藉 竞相生长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勤奋与天才休戚相关,没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浇灌出来的天才。

 

B.九寨沟的风光,在电视里看看,已经是很美的了,但如果你能设身处地,那美的感受,绝不是看电视时能领略到的。

 

C.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D.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但如果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创刊一年来,该报针对行业特点,遵循“指导性强、信息量大”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誉为“导向好、品位高”。

 

B.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吉隆坡与东盟首脑会谈时,各国首脑都表达了对中日关系从“政冷经热”到“政冷经冷”的担忧。

 

C.这所学校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富有古代建筑特色的建筑和现代化建筑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校园建筑风貌。

 

D.作文评分受到阅卷老师情绪的影响,分数在统计时出差错,这些在高考阅卷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将会通过网上阅卷的方式得到较好的解决。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海子,原名查海生,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凭着自己辉煌的才华和敏锐的直觉,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和论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B.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1928年出版了散文集《背影》。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爱国知识分子。

 

C.川端康成,日本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长篇小说《雪国》《古都》《上尉的女儿》等。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它们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文言文阅读(18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8题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节选自《触龙说赵太后》)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男子

 

B、其继有在者乎 继:继承

 

C、没死以闻 闻:使……闻

 

D、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及:趁

 

7.下列句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B、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C、必以长安君为质

 

D、越国以鄙远

 

8.从文言句式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B、忌不自信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何后之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1题

 

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弃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夏以归。 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①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②,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宴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③,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④,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

 

注:①逢同:越过大夫。②鲍氏:齐国大夫鲍牧。③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自《诗经》,意思是用斧子伐木来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④甬东:地名。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 让:谦让。

 

B. 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 若:你

 

C. 请成越王曰 成:跟… …讲和。

 

D. 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君:统治,治理。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乃数与子胥争越议 B. 伍员貌忠而实忍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位尊而无功

 

 

 

 

 

 

 

 

 

C. 不备伍员,员必为乱  D. 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王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

 

B. 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杀。

 

C. 四年后,越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迫使吴王向越国求和。

 

D. 勾践不忍心灭吴,而范蠡力谏越王,说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终灭吴。

 

Ⅱ卷(共117分)

 

三、(21分)

 

1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3分)(《触龙说赵太后》)

 

(2) 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3分)(《史记·勾践世家》)

 

(3)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4分)(《史记·勾践世家》)

 

13.阅读下面新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草 木 篇(节选)

 

流沙河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唐:白居易

 

 

他纠缠着丁香,

 

往上爬,爬,爬……

 

终于把花挂上树梢。

 

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

 

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仙人掌

 

它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

 

遍身披上刺刀。

 

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

 

在野地里,

 

在沙漠中,

 

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1)请简析《草木篇》中 “仙人掌”这个意象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诗人的情感。(3分)

 

(2)《草木篇》是流沙河写的一组散文诗,组诗一共五首,这里节选的是其中的两首。组诗前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从节选的两首诗歌来看,这里“寄言立身者”就是说这些诗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1分)“勿学柔弱苗”在《藤》这首诗里的具体含义是: 。(2分)

 

14.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共5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长沙》)

 

(2)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3)由此观之, 。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

 

(4)人非圣贤,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5)《荷塘月色》中描写荷香的通感句: , , 。

 

四、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表现了雾的轻柔以及雾逐渐扩散的特点。

 

C.“斑驳”意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16.对“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个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17.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问这两段文字的景物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①40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②奶奶带我走出那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号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③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④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⑤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里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他用。

 

⑥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⑦18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⑧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前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⑨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杈杈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1994年

 

18、从全文看,作者在第⑧段中提到的“珍贵的以往”主要包括六个典型的生活场景。 请选择其中四个生活场景作概括,每个场景不超过15个字。(6分)

 

19、请分析“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阅读第⑨段,请联系作者的人生,说说作者认为“命运的构造”与“密如罗网的胡同”有什么关系。(4分)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胡同中的诵经声和钟声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B、第⑦段中的“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这句话,表现出身残之后的作者对于人生的怀疑和对命运的困惑。

 

C、作者以“故乡的胡同”为题,选取了与胡同有密切关系的典型生活场景,来表达他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胡同的抱怨之意。

 

D、母亲“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表现了她对残疾儿子的殷切希望;作者特意选取这个材料,表达了对早逝的母亲的深切而悠远的怀念之情。

 

E、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末收结于两个疑问句,似乎是在表示:已届“知命”之年的作者已经洞察了命运和人生的真谛。

 

五、语言运用(1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造成毒气泄漏的两个原因。(4分)

 

1984年,美国的跨国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的农药厂,一个装有45吨剧毒气体的储气罐阀门失灵,毒气外泄。工厂的6个防漏保险装置不是发生故障就是被关闭,加上警报器没有开启,一小时后,毒气形成的浓雾笼罩了全市,面积达40平方公里,结果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设在印度的工厂与其设在本国弗吉尼亚的工厂,在环境安全的维护上采用了“一公司两制度”的“双重标准”,后者除一般装置外,还有精良的电脑监控及报警系统,而前者只有一般的装置。

 

23、仿照下列画线诗句,续写一节诗。(6分)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

 

是我挺起的胸膛;

 

黄河流水,

 

是我沸腾的血液。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是我 ;

 

 

是我 。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刚跨进高中,新老师、新同学、新学校让我们新奇、兴奋;课堂内外、寝室生活让我们快乐、充实;军训、运动会让我们振奋、紧张。短短的高中生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以上文中提到的几个方面的高中生活为写作范围,以“品味高中”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表达方式以描述为主,兼抒情议论。

 

2、写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思考,要有真情实感。

 

3、正确使用标点,书写规范。

 

4、不少于800字。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有关此频道的文章供读者阅读。

 

更多频道:

 

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 高中资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