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2-02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
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健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属。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径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
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并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
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耶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
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
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
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
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其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
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 倜傥:不拘于俗。
B.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 生聚:百姓。
C.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 南向:由南向北。
D.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 抚膺:拍着胸脯。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辨析能力。C项,“南向背击之”中的“南向”不能解释为“由南向北”,应解释为“由北向南”。
【答案】C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A项,两个“为”字都是“被”的意思;B项,两个“于”字都是“对,对于”的意思;D
项,两个“乃”字都是“于是,就”;C项,两个“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分别解释为“用,率领”“因为”。
【答案】C
9.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称代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B.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
C.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
D.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指代内容的辨析能力。根据上下文,ABC三项的“其”字,均指代“杨业”,D项的“其”字指代“契丹国母
萧氏”。
【答案】D
10.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项是( )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
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⑥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把握能力。题干中的“善于用兵”是杨业当将军后的事:①这时杨业还未当上将军;④是杨业不堪忍受
王侁的猜忌侮辱而说的话,表现其报国忠心;⑥是杨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拼死作战,体现他的爱国与勇敢,与善于用兵无关。
【答案】C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暗用兵法运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B.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而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贪生怕死。
C.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示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D.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解析】此题考查对整体内容与主题的理解、把握和分析能力。A项,原文“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一句,是拿以后用兵和现
在用鹰犬逐雉兔打比方,表现自己的报国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暗用兵法运用鹰犬逐雉兔”的分析与原文有出入。
【答案】A
第Ⅱ卷(共67分)
三、(8分,每小题4分)
12.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
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解析】此题考查浅近文言文的翻译能力。(1)主要考查“让”“择”“却”,根据上下文,分别翻译为“拒绝”“舍弃”“排斥”;(2)主要
考查“资”“却”“业”,根据上下文,分别翻译为“帮助”“拒绝”“成就霸业”。
【答案】(1)因此,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长江、大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国君不排斥民众,所以才使
他的德政更加明显。
(2)现在却抛弃百姓而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霸业。
13.根据上下句的提示,完成下面的空白处。
(1)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答案】(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吾尝跂而望矣
(4)善假于物也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