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5-09-09
考纲对于考生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需要翻译一些重要内容,以下是文言文翻译技巧,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一、文字
文字之前结绳记事,图画记事,都不是文字。
1、造字法
六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后两种是用字法)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组成的文字,即象形和指事,而指事字只有二十几个(也有版本是36个),其余都是象形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文字,即会意和形声,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
※指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上、中、下、本、末、亡、元、旦、刃、丹、引、寸、兮、凶、朱、亦、勺、血、玉、牟、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口诀:殷商甲骨西周钟(钟鼎文、金文),秦朝前后篆不同(大-小)
秦至汉朝手写隶(失去图画意),东汉楷书因毛笔。
隶书草写为章草,演变之后今、狂草,草、楷之间普及行。
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中学课本把这三种字都叫做通假字,“同”为古今字,“通”为通假字。
二、词汇
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扩大的,例如:江(长江)、河(黄河)、菜(蔬菜)、鸣(鸟叫)
缩小的,例如:谷(粮食的总称)、丈夫(男子)、臭(气味)
转移的,例如:股(大腿)、涕(眼泪)、烈士(壮烈的勇士)、穷(政治上失意)
2、词的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本义:是汉字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就是词的常用义,一般来讲,古代汉语字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本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
词的比喻义是固定的,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方法而产生的词义。
3、偏义复词(偏义词):由两个单音词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另一个陪衬。
例如:昼夜勤作息、今晚没动静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明哲保身、复辟、爪牙、衣冠禽兽、乖、谤、祥等。
5、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日——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前面,敌——敌人。
三、词法
1、名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翻译时①译为状语+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②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器重)之。
③相当于一个动宾短语。例如:许子冠(戴帽子)乎?
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名词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即不作状语,文言文作状语其实是译
作一个介词短语(介词+名词)。例如: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2、动词
使动用法:一般句子是主语发出动作,使动句是主语使(让)宾语而发出动作。
①动词的使动:一般是不及物动词。例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形容词的使动:主语使宾语具有形容词的状态。例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③名词的使动:谓语是名词。主语使宾语成为名词(谓语)例如:尔欲王我乎?
意动用法:
①形容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例如:渔人甚异之。
②名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把宾语当作谓语。 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为动用法:翻译格式——主语给宾语发出动作。 例如:文赢请三帅。
主语为宾语发出动作。 例如:等死,死国可乎?
主语对宾语发出动作。 例如:泣之三日。(“之”代病梅)
动词作状语:
区别:①状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还在进行。例如:立而饮之。
②连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早已结束。例如:切而啖之。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根据上下文翻译作适当的动词。例如:安敢轻吾射?
标签:古诗词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