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学习 > 诗歌散文

高中生抒情散文:活得有滋有味

编辑:sx_wuqb

2013-12-06

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它不仅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作用,下面这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抒情散文:活得有滋有味,希望大家喜欢!

人这一生中,烦恼这个东西总是如同空气中的尘埃一样如影随形。烦恼简单点说就是由生活中一些人或事把心情搞坏了。人在痴迷某种事的时候会烦恼,人在忧患意识中会烦恼。痴迷是因为有欲望,或贪婪或不满。忧患是因为有顾忧,或恐惧或担心。这些都是人之常情,谁都不想烦恼,谁又都会烦恼。

烦恼是一开始并不太困难就忍受下来却一直拖延着的挫折感和轻微心理冲突的产物。就任何一个短的时间而言,烦恼并不构成什么精神疾苦。烦恼的内容是实在的,现实的。烦恼总是包含着不少想象,想象中的事情不是真实的,但是烦恼中的想象却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事情之一。烦恼还总是包含着理性的推断,叫人不能不信。智力就是烦恼的能力,因为白痴没有烦恼。老子说“绝学无忧”就是说没有知识,就没有烦恼,孩童的烦恼就很少。烦恼使人的注意力专注于一点,一旦被烦恼缠上了,就很难脱身,明知道进了死胡同,还得一个劲往前走,碰壁了也不回头。叔本华说:“把人引向艺术和科学最强烈的原因之一,是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苦闷。”

马德在他的文章中写道:烦恼不是一种折磨,仅仅是一种打扰。打扰是由生活延及心,而折磨是由心延及命运。与深沉的命运相比,烦恼不过是陌上的风沙,一股子一股子地刮来,有时会眯了眼,有时会乱了心,但都是一些琐碎的疼,不合时宜的乱,以及挥之难去的扰。也像是轰隆隆的闷雷。雷声未必吓人,只是,心的小小世界里,一阵雨骤风狂过后,满地泥淖,唯此,最叫人难以招架。连烦恼都扛不住的人,一定是没有经过命运历练的人。

那人为什么会才是烦恼呢?这个我认为必须要请教一下佛了,因为佛教的下手之处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没有烦恼,他就没必要学佛,也没必要修行。佛教对他完全没有意义。就好像我身体很健康的话,就无须看医生,无须吃药。但是,正因为人有烦恼,有各种各样负面的心理、不良的心态,容易紧张,容易焦虑,容易执着,容易斤斤计较,容易患得患失,内心充满了自私、虚荣、苦恼等等,这些烦恼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痛苦。如果想要获得内心的平静,获得真正的快乐,就要想办法去除这些烦恼。

烦恼起于执著,人生的顺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业、失恋、失意时固然令人沮丧、烦恼;处在顺境时,如果执著、害怕失去,也会被顺境所困。这就如同铁链子能锁住人,金链子一样会束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人生不管遇顺逆之境,要懂得转境,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在于一个“转”字,要“转法华”而不要“被法华转”,也就是不要执著。能够不怕烦恼,不执著烦恼,自可安然自在。

烦恼缘于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理,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就是贪嗔痴慢疑;有了无明,就有贪欲、嗔恚、骄傲、疑惑等烦恼,所以烦恼起于贪嗔痴慢疑等无明。有句话说∶“宁与聪明人打架,不与无明人讲话。”一个人若不讲理时,好话、善言、佛法一点也派不上用场,就会有烦恼;反之,如能通情达理、明白因果道理,就能消除烦恼。

烦恼由于看不开,世间上有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杞人忧天”,乃至担心“世界末日”等,烦恼了半天,却什么事也没发生。也有人因为小事看不开,钻牛角尖,自然“烦恼绵绵无绝期”。因此,凡事多往正面看,能够看得开、看得透,能对一切吉凶抱著超然洒脱的态度,就不会自寻烦恼。

烦恼出于太自私,人之所以会有烦恼痛苦,皆因有“我”;“我”是烦恼的根源,“我爱”、“我要”、“我欢喜”,凡事只想到“我”的需要,就容易与人对立、冲突,因此我多则苦多,我少则苦少。所以,一个人起心动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于人,就会活得轻松踏实。

人间的是非烦恼很多,追根究底大都是因为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不当向外追逐“六尘”招来的。例如,不当看的乱看,因此“睚眦必报”,惹来杀身之祸;不该听的乱听,听出许多纷争烦恼;不应吃的乱吃,于是“病从口入”……等等。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也是佛教所谓的“都摄六根”。一个人如果能用佛法管理好自己的六根,这就是最大的修行;而有修行的人,自然懂得处理烦恼、化解烦恼,所以“欲除烦恼病,当取佛经读”。

但很多烦恼,其实都是“甜蜜的负担”,用不着消除;如果你失去了烦恼的对象,那反而会让你陷入比烦恼更严重的痛苦和失落中。想要断除烦恼好比想要断除妄念,如果“一心”想去断除,有所趋向,那么心就会为此而增添新的烦恼,益形沉重,怎能算是解脱?真正的解脱之道是不再将烦恼视为负担。有时能够烦恼其实是件好事,因为那表示我们的心还有可以关注的对象,如果能像珍惜关注的对象般珍惜我们的烦恼,那还算是烦恼吗?

一个人会觉得烦恼,是应为他有时间烦恼。一个人会因为小事烦恼,是因为他还没有大烦恼。一个认为五官的某个部位不漂亮而烦恼的人,当他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就不会为这种小事而感到烦恼,当他死亡的那一刹那就都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死亡是最大的烦恼,你还没死,何必为一些小事烦恼。圣严法师说:“遇到烦恼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不自找烦恼,就是智慧。有烦恼的时候,不要把它当成困扰,就没有烦恼。”

要想不再烦恼,釜底抽薪之计当然是去妄存真,彻底“放下”它。但如果放不下,我们不妨引进另一种新的认知。的确,人似乎总是在为这个或那个烦恼,而且大部分是小事。但为小事烦恼真的那么痛苦吗?必须去之而后快吗?哲学家叔本华说:“要判断一个人幸福与否,必须问的不是他为何愉快,而是他为何烦恼。如果让他烦恼的事物越是平凡细微,那就表示他越幸福。因为一个真正的不幸者,是根本没有心情去觉察到那些琐碎小事的。”所以,能够为小事烦恼,表示“你还非常幸福”。这也就是圣严所说的“接受它、处理它”,改变对烦恼的认知,“不再把它当成困扰”,自然也就没有烦恼了。

就任何一个短的时间而言,烦恼并不构成什么精神疾苦。正因为如此,烦恼在下述任何一种情况下就隐退了:1、体育活动相当剧烈时,如体育锻炼,体力劳动;2、强烈情感体验时,不论是喜是悲,也不论是怒是惧,只要足够强烈,烦恼就烟消云散;3、身体急性疼痛时,如沸油烫疼了手,或者患急性病身体不舒服时,例如一天跑20次厕所,一个劲地拉稀;4、生理困乏时,比如饥饿,寒冷,困倦等;5、聚精会神时;6、一件事情让人忙得不可开交时。

很多烦恼比如酷暑时节闷热、烦躁的天气,你想这天气每年都有,就如同这烦恼一样总是不时的找我们。但一年也就那么几天,总会走的。烦恼也是他再难缠,也熬不过这时光。有时你再幻想一下这是在寒冷的冬季也会好很多。这就是用心另眼看世界,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白居易诗中写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心里平静,内心自然凉快。遇到烦恼时,放平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它就自然不烦恼了。但是我认为如果有条件的话用扇子、空调那最好。道家要减少欲望,佛家要消灭欲望,这些对尘世上的人都是不可取的。在世俗生活中,与其徒劳地跟欲望作对,不如尽力满足欲望。不妨观察一下周围的人,那些活得有滋有味的人,都在乐此不疲地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不懂世俗的人才会自寻烦恼。

高中生抒情散文:活得有滋有味是不是很有意义呢?同学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要注意开拓思维,注重积累,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精品学习网伴你成长!

标签:诗歌散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