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会考 > 高中会考复习资料 > 政治

2016年高中会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坚持矛盾分析法

编辑:sx_gaoy

2016-05-25

请大家在上节高中会考政治知识点的复习基础上来学习本节的知识点,小编为您精心挑选了以下的内容,请您仔细阅览:

1、对立统一原理

【基本观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和属性,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错误倾向】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基本观点】 矛盾是事物内部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

【方法论】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错误倾向】反对片面看问题的一点论。

【方法论运用】(1)对自己要一分为二;(2)学会理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方针;(3)理解“两手抓”的战略思想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基本观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特点。

【方法论】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错误倾向】反对“一刀切”、“一风吹”;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错误。

(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种种表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⑴正确的认识事物。想问题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⑵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⑶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形而上学错误。

【方法论运用】用这个原理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观点】 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反对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和忽视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方法论运用】 运用这一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提示:)主要矛盾常用语,中心、中心任务、中心环节;重心、重点、重中之重、核心、关键、首要、突破口、第一要务、根本上、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等

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观点】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反对不分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错误。

【方法论运用】 运用这一原理正确看待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正确看待我们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提示:)①由于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只有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才能辨方向、识大局。

②矛盾主要方面常用语,主体、主流、性质、本质、优势、总体上、大多数。方向、大局等

7、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具体内容包括: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不要走开哦!我们还有最后一节的内容,大家一定要坚持学完,这样会对您的高中会考政治知识点备考起到很好的效果!

标签:政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