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9-09
教案是老师为讲授新一课而做的教学设计和设想,编写教案要依据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精品学习网准备了高二历史汉字与书法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用。1、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课程目标规定如下: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要求学生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在欣赏异彩纷呈的篆刻书法作品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理解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说出汉字的相关发展历程、汉字字体的种类和各自的风格;通过各种途径,如去图书馆、上网、参观、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历史信息;能够阅读和理解相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养成习惯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所知道的历史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和分享;理性的认识到任何成功都是勤奋刻苦、不懈努力得来的,任何人也不可能只靠投机取巧就获得成功。使学生学会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了解与合作,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2.本课的主要内容
一、文字的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
3.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
4.秦朝——小篆、隶书
二、书法艺术
1.出现的原因及特征
2.书法艺术发展历程
(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
(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
(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4)宋代——有意无法
(5)明代——个性化
三、篆刻艺术的发展
1.秦汉:标志性时期
2.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教学难点在于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课标关于本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一) 实施的具体案例
1、实施的准备阶段
笔者在西安市阎良区西飞一中选择了高一年级6班进行了具体案例实施。实施的准备阶段应该在讲授本课前半个月左右,应该选在周末进行。主要包括划分学习小组、实地资源调查、分析材料、确定目标、小组讨论拿出具体方案。领导机构由主管教研工作的校长、教研室、教研组长组成。教师提前提交具体实施方案,由领导审批。校本课程开发对高中教学来说还是比较新的课题,政史地组成员都尽可能的积极参与,应该统一思想、确定方向。确定需要搜集的历史方面的内容:1.西安碑林的基本概况;2.西安碑林的历史沿革;3.碑林附近的文物古迹;4.课程理论;5.西安地区类似课题的研究状况。组织学生以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参观。
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于古城西安的三学街。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 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 319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 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即公元1087年。最初是漕运使吕大忠等人为保护因唐末五代战乱而委弃市井的唐《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及颜真卿、柳公权等所书的著名石碑而兴建的,经过金、元、明、清、民国九百多年,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碑日益增多,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碑林现收藏有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且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这里碑石如林,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名家荟萃,精品林立,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令人赞叹不已。秦《峄山刻石》的宋摹本,让今人一睹李斯“画入铁石,字若飞动”的小篆风采;东汉《曹全碑》字体流宕俊美,是我国现存汉碑中最完好的,独具风貌的稀世精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司马芳残碑》、《广武将军口产碑》、北魏《晖福寺碑》以及于右任先生悉心收藏并于30年代捐赠给碑林的《鸳鸯七志斋藏石》中的北魏墓志,都在书法艺术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隋唐时期的碑刻在碑林中最为壮观,有隋《孟显达碑》、《智永千字文碑》、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欧阳询《黄甫诞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李阳冰《三坟记碑》、怀素《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的《集王圣教序碑》等,尤其是碑林收藏的颜真卿的七块丰碑,即他44岁时写的《多宝塔碑》、54岁前后的《臧怀恪碑》、55岁时写的《郭家庙碑》和《争座位帖》、70岁写的《颜勤礼碑》、71岁的《马磷残碑》、72岁时写的《颜家庙碑》,使我们有幸看到颜体由锋芒锐利、字体端秀向笔力劲健、气韵醇厚的发展过程;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美若簪花仕女的书风,加之碑文由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唐太宗作序,其子高宗李治作记,歌颂了卓越的佛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玄奘,被后世誉为“三绝碑”;唐以后的书法名家黄庭坚、米芾、赵佶、赵孟、董其昌、何绍基以至近代的于右任等,也在碑林留下了他们珍贵的诗文墨迹。清费甲铸翻刻的《宋淳化阁帖》是汇集我国历代书法作品之大成的一部从帖,为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类别及演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另一角度而言,碑林中的许多碑石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唐《开成石经》刊刻儒家十二经 114石, 228面,共65万多字,是研究唐代儒学经籍珍贵的实物资料;驰名中外的唐《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记载了基督教聂斯脱里派的教规、教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僧侣在唐朝一百五十多年中的活动情况,碑侧及下部刻有古叙利亚文字的职名,对研究宗教史及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唐代书法家徐浩书写的《不空和尚碑》对于研究佛教秘宗的传播和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价值。此外,碑林还保留有诸如《王维画竹》、《达摩面壁》、《道因法师》碑座人物像、《兴福寺残碑》碑侧等大量古代石刻图案,其形象生动传神,艺术手法纯熟,文化内涵丰富,因而受到历代艺术家的推崇。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教学案例实施阶段
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小组内计划准备一节实验课,并整理出参观调查阶段的成果。在确定授课内容时,笔者认为从课程目标设定的角度来说,进行碑林的历史调查更能体现这个课程的理念,而且学生的活动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可操作的角度来讲,西安碑林的内容涉及到的许多活动都可由教师进行,做课的难度比较小,而且在授课方式上与平时讲课差距不大。由于碑林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并建立了自己专门的网站,教师可以上网查询和参观博物馆就可以获得本课相关的资料。然后,教师将网址公布给学生,使学生也了解了相关内容。做完以上工作后,授课教师带领各组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写出教案。和学生小组内成员再一起集体备课,讨论、研究并制定出授课方案,进行小组合作,学生和教师合作教学。
上文所提供的高二历史汉字与书法教案设计,大家看了之后是不是感觉很受用呢?希望大家对本网及时关注。
相关推荐:
标签:高二历史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