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岳麓版高三历史忽必烈改制教案设计

编辑:sx_yanxf

2016-10-09

知识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给大家整理高三历史忽必烈改制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于“忽必烈改制”没有做具体的要求。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可以将课本的第2、3、4框题作为教学内容,第一框题学生自己掌握。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原因、大致内容、结果以及特点、影响等。

2.理解忽必烈改制的背景,初步分析改制的特点,认识改制的深远影响。试比较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分析“汉法”与“旧制”的实质区别。

3.情感培养:体会忽必烈改制为蒙古族的发展作出的努力以及改革的阻力下的灵活性。

三.学习方法:自学辅导法、比较法。

四.学习重点:忽必烈改制的内容的分析与特点的总结。

五.学习难点:忽必烈改制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导入: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12世纪中期,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然后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汗国建立后对周围地区进行长期的征伐战争,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公元1260年继承了汗位,建都大都(今北京)。到1271年,忽必烈正式称皇帝,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他就是元世祖。元世祖逐步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以后,就集中力量攻打南宋,终于灭了南宋。公元1279年,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一。

一、忽必烈改制的原因

1、忽必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深感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立志进行变通创新的改革。

2、蒙古国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但统治机构落后,须建立完善的国家机构加强统治。

3、忽必烈即位前,蒙古旧俗阻碍社会发展。(屠杀、游牧)

忽必烈即位前后,“汉法”与“旧俗”之争十分激烈。“汉法”是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即先进的封建文化;“旧俗”主要指蒙古地区的游牧文化,即落后的奴隶制文化。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4、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为改革创造了条件。

5、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鼓动。

二、忽必烈改制的内容

(一)体制更新(政治方面:改革政体)

1、原因:

A、统治机构的落后低效与疆域的辽阔形成巨大反差。

B、汉族地主官僚的鼓动。

C、忽必烈认识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

2、方案: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3、具体内容:

(1)在中央:改革中央机构:

(2)在地方:改革地方机构

A、设置行中书省(十大行省)

B、设澎湖巡检司

现在是不是感觉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的高三历史忽必烈改制教案设计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相关推荐:

岳麓版高三历史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案设计 

岳麓版高三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案设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