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三生物教案

2013人教版高三生物教案:发酵工程

编辑:sx_wuqb

2013-12-11

好多老师又要忙着为同学们写教案、备课。教案的制作需要清晰地思路,条理的章程,精品学习网编辑了2013人教版高三生物教案:发酵工程,欢迎老师们参考借鉴!

一、有关微生物类群的易错点

1、微生物还包括各种真菌——酵母菌、蘑菇、木耳等,所以微生物不一定是形态微小的生物。

2、固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等,因此固氮微生物都没有内膜系统。

3、因病毒全为寄生生活,故在生态系统中皆为消费者。

例1.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分类图,关于①、②、③三类生物各自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②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③都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

二、有关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易错点

1.质粒基因控制细菌的抗药性、固氮和抗生素的形成。

2.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生物固氮的酶分布在细菌细胞膜上,这些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

3.非细胞结构生物可分为病毒(DNA或RNA+衣壳)、类病毒(仅RNA)、朊病毒(Prions,蛋白致病因子)。

4.质粒、病毒作为基因载体,细菌常作为外源基因受体,而细菌、酵母菌常被应用于发酵工程。

5.病毒为寄生生物,因而在普通培养基上无法培养,只能利用活组织(如活鸡胚)培养。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时先让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

6.病毒在细胞工程中可做诱导剂,在基因工程中可做运载体。

例2.下列有关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的微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的生物都能进行有丝分裂,且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框图③内的生物的基因上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框图④内的生物都是异养生物,都能够进行固氮

三、有关微生物营养的易错点

1.固氮微生物与非固氮微生物氮源的区别:固氮微生物——各种含氮物质(包括N2);非固氮微生物——除N2以外的其他含氮物质。

2.一些微生物不需要从营养物质中摄取生长因子,而是依靠自身体内合成。另外,一些微生物自身体内缺乏合成生长因子所需的酶,因此只能从营养物质中直接获得,否则就不能生存。

3.同一物质可作一种或几种营养成分:NaHCO3既作无机盐又作碳源,NH 或NO 既作氮源又作无机盐,含C、H、O、N的物质如蛋白胨、酵母膏既可作碳源、氮源,又可作生长因子。

4.微生物与动植物的营养物质既有相同成分,如水、无机盐(矿质元素),又有不同成分,如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人和动物特有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植物需要CO2作碳源

5、例如选择培养基——特定条件或特定C、N源只有该种或该类微生物能存活或利用。如纤维素粉做碳源时筛选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无任何氮源的培养基筛选固氮微生物;高盐、强酸、无氧等特定条件筛选耐盐、耐酸、厌氧的微生物;加抗生素的培养基筛选真菌;根据是否含有机碳筛选自养、异常微生物。

6、根据划线法得到的培养基上菌落的生成及分布情况,推断分析微生物是否产生抗生素及相互抑制现象。

例3.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能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四、有关微生物代谢和生长的易错点

1、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阶段是稳定期;与无机环境斗争最激烈的阶段是衰亡期;几乎不存在种内斗争的阶段是调整期和对数期;产生初级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是调整期;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是稳定期。

2、①选用对数期的菌体做菌种;②将菌体接入相同的培养基,其目的是提高设备利用率。该期合成诱导酶。

3、判断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依据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是否必需。如乳酸是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始终产生的,但其并非是乳酸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因此乳酸是乳酸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同样道理,酒精为酵母菌的次级代谢产物。

4.通过酶分子结构的改变来调节,属于变构调节、反馈调节,具可逆性。

5.调节酶活性的物质是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产物,可以是酶的直接催化反应产物,如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调节;也可以是间接产物,如苏氨酸赖氨酸对天冬氨酸激酶活性的调节。

6.对一种酶活性调节可以是一种产物起作用,也可以是两种产物共同起作用。

7.组成酶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营养物质无关,细胞内一直存在;诱导酶既受遗传物质控制又与营养物质有关,只有环境中诱导物存在时才能合成,条件改变可消失,如分解乳糖的酶。但二者都是胞内酶。

8.不要把生长曲线认为是微生物个体的生长曲线。因为单细胞的微生物个体生长很不明显,持续时间短,且生长和繁殖交替进行,界限难以划清。

9.不要把生长曲线认为是微生物群体增长速率曲线,因为增长速率在衰亡期是负值。

10.不要把生长曲线看成是自然种群的增长曲线,因为 自然种群不存在衰亡期。但调整期和对数期类似于自然种群的“J”型增长,而纵观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正好反映了“S”型增长。

11、种群数量增长和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曲线关系

(1)A曲线与B、C曲线的区别

①“J”型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而“S”型曲线和微生物生长曲线都是在有限环境中的数量变化曲线。

②“J”型曲线无K值,种群增长率始终不变,而种群增长速率越来越大;“S”型曲线和生长曲线有K值,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当环境条件变化时,K值也会随之变化。

(2)A、B曲线和C曲线的区别与联系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

别 研究

范围 只研究种群数量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 研究微生物从生长到死亡整个生命周期的数量变化规律

纵轴

含义 种群的实际数量 微生物数目的对数,不代表实际数量

联系 ①“J”型曲线也有调整期和对数期,即微

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调整期和对数期符

合“J”型曲线

②“S”型曲线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对环境

的适应期、快速增长期、数目稳定期,

曲线总体趋势和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

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相一致

例4.如图是微生物生长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应在d点附近切断氧气供应

B.若要扩大培养,可取c点时的微生物作为菌种

C.若进行谷氨酸发酵,a点时的培养基中碳源与氮 源的比例应为3∶1

D.若用黄色短杆菌发酵生产赖氨酸,全过程的Ph 最好保持在6.5~7.5之间

例5.下列关于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

A.不同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基本相同

B.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都自始至终产生

C.初级代谢产物始终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

D.初级、次级代谢产物两者都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

例6. 下图表示某一容器中培养的微生物生长速率曲线,其中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期为调整期 B.②期积累大量次级代谢产物

C.③期种内斗争最激烈 D.④期繁殖速率小于死亡速率

五、有关发酵工程的易错点

1.谷氨酸发酵所用的培养基既是液体培养基又是天然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能使营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还能为菌体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有利于生产过程中培养条件的控制以及产物的提取等。天然培养基则既能满足菌体的营养需求,又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碳源是豆饼水解液和玉米浆;氮源是尿素和豆饼水解液;生长因子是生物素。

2.搅拌的作用:一是使空气形成细小的气泡,迅速溶解在培养液中(称溶氧);二是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发酵过程中温度上升的原因:一是搅拌器机械搅拌产热;二是菌体自身代谢产热。

4.pH改变的原因及调节措施

①原因: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②调节措施:加缓冲剂或中间补加相应营养物质。

5.菌种选育常用方法的比较

育种类型 原理 方法 优、缺点

诱变

育种 基因突变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诱变 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操作简便,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基因

工程 DNA

重组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构建工程细胞或工程菌 能定向改变微生物的遗传性状,但操作过程复杂,要求高

细胞

工程 细胞膜的

流动性等 体细胞杂交等 定向改变遗传性状

(1)这三种育种方法都导致了菌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使菌种的遗传特性发生了改变。

(2)除了这三种育种方法外,还有自然选育,即从自然界中直接分离选取,但用此方法选取的菌种产量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3)菌种选育,一般不直接利用自然界中野生菌种,而是通过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多种方法获得菌种。

6.灭菌

(1)对象:杀灭所有微生物的菌体、芽孢、孢子。

(2)设备:培养基和发酵装置都要灭菌,通入的空气、加入培养基的所有物质也要灭菌。

(3)方法:高温蒸汽、火焰灼烧、酒精灭菌等。

(4)原因:防止杂菌与发酵菌种形成竞争关系,影响发酵产品。

(5)灭菌与消毒,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菌体、芽孢和孢子等,消毒则在温和条件下杀死菌体,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7.单细胞蛋白

单细胞蛋白指菌体本身,而非某种蛋白质。用做饲料或食品添加剂。

例7..图中的曲线A为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曲线,那么曲线B的纵坐标可能表示 ( )

A.谷氨酸产量 B.谷氨酸的产生速率

C.培养基的消耗量 D.培养基的消耗速率

2013人教版高三生物教案:发酵工程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和老师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