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mengxiang
2014-10-12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您整理高一语文上学期教案:荷塘月色教案(15)一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荷塘月色》的圆形结构及其象征意蕴
说到圆形结构,我们不能不提钱钟书。他曾经这样强调文艺作品结构布局的“圆”形:“窃尝谓形之浑简完备者,无过于圆”。他对古文中“起结呼应衔接,如圆之周而复始”者,极为赞赏,又说 “浪漫主义时期作者谓诗歌结构必作圆势,其形如环,自身回转。近人论小说、散文之善于谋篇者,线索皆近圆形,结局与开场复合。或以端末钩接,类蛇之自衔其尾,名之曰‘蟠蛇章法’。”在他看来,圆形结构乃为文艺作品结构之至美境界。
大凡名家之作,都比较注重圆形结构的布局。小说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中国最有名的四大小说之一《红楼梦》;诗有中国西藏格萨尔史诗《格萨尔王传》;剧有中国的多数古典悲剧(在情节结构上,大多呈现出一种苦乐相错、悲喜交融的曲线之圆。在情节结构上则往往由顺转逆,继而转顺,亦呈现出一种善恶惩报、悲欢离合的圆形);散文有中国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
可以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无论是外结构,还是内结构。
先说外结构。从外结构上讲,我们可顺着作者行文的思路来看,能明显地找到显示结构线索的这些话语:“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了”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荷塘的四面……”“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如果整理成一条路线图,那就是:出家门——穿小径——至荷塘——回到家中。文章按地点变换描绘了一次夏日游,呈现出圆形。这是整体上的外结构。还有局部的外结构。如写景部分对“荷塘月色”的描摹,“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视角是向上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视角是向下的。“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是从四面来写的,上下四方,天地六合,这也是圆形结构。
再说内结构。从内结构上讲,作者的心路是这样的:不宁静——寻找另一番样子的世界——得到另一个的世界(享受无边的荷香月色)——走出了这个世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是圆形的。
文章的结构多样,有圆形结构,对称结构,双线结构,经维结构,块状结构等,为何朱自清先生要在《荷塘月色》的构思上选用圆形结构,从文本内容呈现来说,是因为这种内外一致的圆形结构能恰到好处地适应作者展现一段心路历程的需要。作者深深了解,作为社会人,是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现实的困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解烦闷与苦恼呢?于曹操、李白来说,可借酒排忧,但喝下之后才明白“酒过愁肠愁更愁”。因此在作者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 “乐得暂时忘记。”这里的“超然” “乐得暂时忘记。”,就是观赏荷塘,在古诗古文中寻求暂时的宁静、超脱。但这些宁静和超脱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是要回家,获得片刻的宁静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喧闹中去,短暂的独处之后还得群居。于是,得到时的喜悦和失去时的惆怅失落便如一首歌的主旋律般回旋在《荷塘月色》里。
从文本的内蕴传达来说,是这种内外一致的圆形结构,可表达朱自清先生的人生境遇、个性与精神追求。
从人生境遇来说,这种内外一致的圆形结构,能真切显示自清先生的人生境遇。《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1927年,是一个很不平常的一年,大革命的失败,蒋介石制造的“4。12”反革命政变以及许克祥在长沙制造的“马日事变”,大批地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白色恐怖笼罩在整个中国大地。国事家事天下事,震撼着自清的心灵,黑暗的世界、残酷的现实,令朱自清倍感苦闷彷徨,现实世界的压抑,使他感到“不宁静”。自清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苦恼。
从个性与精神追求来说,我们可关注文章第三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从这段话中可见出自清先生的个性与精神。自清时为清华大学的教授,一个学者,散文家,诗人,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秉承着中国知识分子一贯的操守气脉,崇尚的是灵魂的自由,个性的解放,人格和尊严的独立。他渴望得到一片自由的天地,寻找一块灵魂的归属地,特别是思想自由的王国。于是,一个有别于“这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出现了,“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它就是作者所刻意描摹的“荷塘月色”,甚至是六朝甚至是江南的采莲盛事,这些都成了自清灵魂的归属地。然而,不管这个世界多妙,多美,但毕竟是短暂的,不能长远逗留的,正如作者所透露的“无福消受”的。不管多么留恋,多么喜悦,到头来还得“轻轻地推门进去”,回到现实中来。所以,这样的一个美妙的具有“无边的荷香月色”的世界只是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灵魂的避难所,是自由的“乌托邦”。也是像自清样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心灵世界和个性独立的精神领地。
“圆”在人类文化中,是一个典型的符码,一个充满哲理色彩,充满东方精神的特殊符号。关于圆,我们东方人有许多说法,团圆,美满,延伸出去还有从哪里来,回到那里去,天人合一,等等观念。《荷塘月色》中的“圆”与之有些关联,但又不同。《荷塘月色》,其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呈现了圆融的特点,给人的感觉是浑然天成。如此独特圆形结构成了自清先生的人生境遇、个性精神、心理情感的全息体,它从某种程度上是自由知识分子的精神与心理的写照,也是中国旧知识分子的梦幻历程的象征。
高一语文上学期教案:荷塘月色教案(15)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广大师生喜欢本文,点击查看更多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高一语文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