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二政治教案

人教版必修四高二上学期政治教案范文:时代精神的精华

编辑:sx_yanxf

2016-09-07

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下文是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整理的高二上学期政治教案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识记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即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三个统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 理解

○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作为思想文化范畴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对时代问题的科学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由于当今时代仍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问题的视域,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3) 运用

○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6

2.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地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使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2)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示与建议: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 教学提纲

框题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 哲学与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2)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 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47

(2) 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框题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2)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1) 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

(2) 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二)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本课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绪论的最后一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回答什么是哲学、第二课介绍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过渡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阐述,在这一意义上说,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落脚点。第一课重在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人手发现哲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并不脱离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第二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哲学中一般争论,它们是怎样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第三课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并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以后各章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论述,在这一意义上说,本课又是全书的一个总纲,它所讲到的实践的基本观点贯穿于全书的各章节之中。学好本课内容对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全书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标题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主要负载的任务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人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的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理论上明确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就是第一框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两个目。

48

第一目为“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目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是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来看“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这一目包括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说明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第二自然段进一步指出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因此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目包括三个自然段,讲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进而说明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它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即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另一个方面是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这一框是本课的落脚点,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发展。这一框分为三个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这一目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三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适应时代的产物,它是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解答。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一目重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这一目主要是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论。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第一目,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任何哲学都是为了解决自己时代的课题和任务而产生的,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产物。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从中体会到百家争鸣在战国时期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是战国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反映,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产物。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即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49

第二目,社会变革的先导。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哲学革命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即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弄清文艺复兴在欧洲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即文艺复兴运动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观念,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空前繁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新文化,为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准备,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第二问主要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查阅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了解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新一轮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文艺复兴时期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和否定转向对封建专制制度本身的批判和否定,提出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为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领悟哲学革命与政治变革的关系,明确哲学革命是政治变革的先导。

看完精品学习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上学期政治教案范文,相信老师对教学计划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多参考资料尽在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

相关推荐:

高二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设计  

人教版政治高二上册《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怎么写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