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教学反思

高一上学期地理教学反思怎么写:气压带和风带

编辑:sx_gaohm

2016-09-20

学习地理是完善个人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精神的需要,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上学期地理教学反思怎么写,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气压带和风带》是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它在《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2.1热力环流的延伸和应用,又为2.3继续学习天气系统做了铺垫,在各类考试中都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查。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后要准确的绘制出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但从学生的课堂反映和作业情况来看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反映本节较难。本节由于前后知识衔接紧密,需要比较扎实的知识准备,所以学习能力不佳的学生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分析学生课堂表现,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没有掌握热力环流原理和风向形成,对单圈环流及三圈环流的形成感到困惑。

2.对前后知识点没有有机的联系,未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对课文设置的知识点的逻辑顺序不清楚。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全球高低维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调节和再分配,学生对于其知识内涵不能准确理解。对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点没有总体把握。

4.在实际做题中,不会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读不懂题意,不能理解问题设置的考点,感觉无从下手,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针对学生出现的以上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指导:

1.做好知识铺垫,关键知识点再现,建模(热力环流的思维导图):

冷热不均→空气垂直方向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大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水平运动(风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单圈环流模式。

在做三圈环流模型探索的时候,注意回顾“在高空中,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理解在南北纬30°的高空,气流由于不能继续北(南)上而堆积在此,过重、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2.在本节课的教授中,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产生和移动等知识点的讲解是以“逐步假设——层层递进——接近现实”。

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活动“单圈环流”“三圈环流”“风带气压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的气压中心”,在一个一个假设条件递推的活动中,使学生对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移动、以及在地球上北半球的气压真实状况有了真实完整的印象性信息。

假设一:(1)地球表面均质,没有海陆之分;(2)地球公转时无黄赤交角:即太阳直射点不移动,始终照射在赤道上;(3)地球不自转:即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结论一:太阳始终照射在赤道上,在赤道和两极地区形成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形成赤道地区空气膨胀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的单圈环流。

假设二:(1)地球表面均质,没有海陆之分;(2)地球公转时无黄赤交角:即太阳直射点不移动,始终照射在赤道上。(3)地球自转,于是在气流做水平运动的时候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