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模板: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编辑:

2016-10-09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

新课导入

在ppt上展示中国几个地区景观图,让学生辨认这些图片分别是属于下列哪个地区的景观:海南的椰树林、广州的常绿阔叶林、北京的落叶林、内蒙古草原、西北塔克拉玛干沙漠。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其感知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通过生活经验辨认各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图,感受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1、ppt(自然地理景观图)、

2、板书

讲解新课:地理环境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有不同,如:温度带分布、海陆分布等是全球性大范围的地域分异,而在本次的图片辨认活动中景观差异主要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其范围较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小,本节课也主要是讲述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

板书:一、地理环境差异性

1、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空间尺度上

听讲,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在空间尺度上有所不同,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板书

回顾旧知识

问学生在上面的活动中各个地区景观有所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主要是气候)。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顾气候知识,回顾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同时借用一个flash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回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气候分布从低纬到高纬的依次是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大致分布规律。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的flash动画

讲解新课:自然带

不同气候对自然环境有影响,而陆地自然环境差异性的主要体现是自然带变化,引出自然带概念: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带是如何形成的呢,通过回答式谈话法引导学生与老师一步步推出自然带的形成过程:

           纬度位置    热量

地理位置                          气候

           海陆位置    水分

          植被

          水文        自然带

          动物

          土壤

板书:2、陆地自然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

(1)         概念

(2)         形成

 识记自然带概念,理解分析自然带形成

板书

讲解新课:自然带分布

从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可见气候类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利用“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对照分布图”让学生比较观察两图有什么联系,(特别是名称上)。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对比观察两图,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

ppt地理图(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对照分布图)

在学生分析基础上,向学生分析,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区对应一个自然带,但有两个是特殊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个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另一个是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不同,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性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有三个自然带横穿整个大陆: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通过老师讲解,在旧知识基础上,理解地识记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ppt地理图(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对照分布图)

其中,地中海式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林带,主要是由于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旱,植物为适应气候,为减少蒸腾作用,避免散失大量水分,所以这里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蜡质,果实的皮也较厚,称为硬叶林,如希腊的橄榄树。而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蒸腾,因而这里植物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蜡质,称为阔叶林,如芭蕉树。可见自然带是以当地典型植被命名的。

进一步理解自然带分布

1、ppt地理图(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对照分布图)

2、ppt(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到新内容: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纬度不同,热量不同,全球气候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因而自然带分布也有一定规律。利用“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对照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热量

板书:二、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   地带性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热量为主导因素

在老师引导下,归纳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解这一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1、ppt地理图(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对照分布图)

2、板书

课堂小活动

活动设计:(模拟导游)老师在全球气候分布图上设计一条旅游路线(非洲沿20°E经线自赤道向北),沿途自然带有规律变化,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随即选两位同学当导游到黑板上按线路把老师提供的各自然带景观图依次贴在黑板上,带领同学们游玩各个地区景观,看哪个组贴得又快又准。

模拟导游,带领同学们游玩各个地区。又快又准地根据路线找到相应的景观图。

地理景观图片

知识点总结

从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纬度地带性的表现形式等,完成下面表格1

完成表格1

Ppt(表格)

展示一些沿纬度地带呈分异规律的自然带景观图(包括当地植被、动物、土壤等),加深学生认识。

观赏各景观图

Ppt(地理景观图片)

新知识点导入及讲解新课: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再看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对照分布图,在中纬度地区,气候类型变化是由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而自然带的分布呈现出从森林带    草原带   荒漠带    草原带    森林带的分布规律,这又是反应一个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呢?是什么因素主要影响这一规律的分布的呢?引导学生回答。理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水分。

板书: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水分为主导因素

 

比较两图,学习从沿海都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ppt地理图(北半球理想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对照分布图)

2、板书

课堂小活动

活动设计:(模拟导游)老师再在全球气候分布图上设计一条旅游路线(亚欧大陆西岸到内陆),沿途自然带有规律变化,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随即选两位同学当导游到黑板上按线路把老师提供的各自然带景观图依次贴在黑板上,带领同学们游玩各个地区景观,看哪个组贴得又快又准。

模拟导游,带领同学们游玩各个地区。又快又准地根据路线找到相应的景观图。

地理景观图片

知识点总结

从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经度地带性的表现形式等,完成下面表格2

完成表格2

Ppt(表格)

展示一些沿经度地带呈分异规律的自然带景观图(包括当地植被、动物、土壤等),加深学生认识。

观赏各景观图

Ppt(地理景观图片)

新知识点导入

展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让学生比较两图,讨论分析两山所处环境及自然带谱分布的不同之处,引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水热为主导因素

比较两图,讨论分析并回答两山所处环境及自然带谱分布的不同之处

1、Ppt(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2、板书

讲解新课: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水热条件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差异影响的。通过比较两山所处的纬度,海拔高度、基带所处的纬度,让学生归纳垂直带谱完整性的影响因素。

理解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水热条件。

 

通过比较两山所处的纬度,海拔高度、基带所处的纬度,归纳垂直带谱完整性的影响因素。山地所处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基带与水平地带的自然带一致,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1、Ppt(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2、音频文件

让学生根据这一分异规律读课本101页图5.11,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有这么大差异。(喜马拉雅山南坡位于印度半岛上,北坡位于青藏高原上。受印度洋影响,降水量多。)

读图,根据上面的例子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垂直带谱的差异。

Ppt(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垂直带谱)

知识点总结

从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形式等,完成下面表格3

完成表格3

Ppt(表格)

小练习1

赏析下列古诗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1、枳生淮北而为枳,橘生淮南则为橘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每句诗歌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Ppt(诗歌)

小练习2

题目见附录,根据题目的设计简单讲解雪线的概念。

思考、解决问题

Ppt(题目)

知识点导入

上面讲述了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带性分异规律,但是为什么在干旱的沙漠中会出现绿洲?为什么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是沙漠, 西侧是温带森林?为什么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思考

Ppt(图片)

讲解新课:非地带性分异

简要解释导入的问题,从而总结出非地带性分异的影响因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

板书:2、非地带性分异

      影响因素

听讲,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非地带性分异的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1、Ppt(图片)

2、板书

本节总结

根据本章节所学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一个表格4,方便学生巩固记忆。

根据表格理清本章节思路

Ppt(表格4)

课后思考

案例二:课本103页的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

 

课后找资料分析案例。

Ppt(案例)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