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6-04-01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下面是六国论教学计划检查反馈的具体内容,精品学习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前两段的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3、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
讽今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4、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5、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第一节
一、导入:
在高一学习必修三时,我们学过贾谊的《过秦论》,贾谊通过回顾秦王朝的兴衰历史,总结了秦王朝迅速覆亡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规劝汉文帝实行宽松的休养生息的政策,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今天我们学习与《过秦论》相辉映的一篇史论---《六国论》。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
名散文家。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学成后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的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也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三人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政论和史论两种。
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四、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输多胜少。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五、讲解文章的一、二自然段的重要词句。
六、学生巩固梳理。
第二节
一、复习上课时所学重要文言知识。
二、讲解3-5自然段
三、学生巩固梳理本文词句。
四、练习检测。
1、特殊句式。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判断句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D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E举以予人。 省略句
F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
G赵尝五战于秦。 介宾后置
H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I其势弱于秦。 介宾后置
2、词类活用:
A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C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E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F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G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副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H理固宜然(名词作状语)
3、古今异义词。
A、其实百倍(那实际上。今:实际上)
B、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C、后秦击赵者再(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D、始速祸焉(招致。今指速度快。)
E、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
事情。)
G、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今:率领,不慎重)
4、一词多义现象。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
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11)皆以美于徐公。
“兵”的用法
(1)非兵不利 (2)斯用兵之效也 (3)而秦兵又至矣
“为”的用法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至丹以荆卿为计 (3)邯郸为郡
“始”的用法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2) 始速祸焉
5、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
A、暴霜露 通“曝” 暴露,冒着。
B、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满足。
C、当与秦相较 通“倘”如果。
第三节
一、全文重要词句的复习。
二、全文赏析。
1、赏析第一段。
A、指定学生诵读该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也是本文的
中心论点。
B、这一论点的提出方式很有特色,试加以分析?
作者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两种传统的观点,然后用斩钉截铁的语气,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开门见山、简洁明快的提出方式,给人鲜明的印象。
C、为什么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呢?我们接着读下文。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因为“赂秦”国力就会损耗,国力损耗武器再好,也无力拒敌;再善于打仗,也难以御敌。(从“不赂秦”的国家正面提出六国灭亡的原因)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世强援,不能独完”。( 从“不赂秦”的国家反面提出六国灭亡的原因)
D、大家想想,我们能不能删掉第二个分论点?
因为在六国中,齐、燕、赵三国并没有割地事秦,但是它们灭亡了。这样就会使人们在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观点后,对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表示怀疑。故而作者自己先设疑,“六国互丧,赂秦耶?”然后解疑,“不赂者以赂者丧,盖世强援,不能独完”。综上所述第二个分论点是第一个分论点的补充,它解除了中心论点与局部情况之间的矛盾,起到强化中心论点的作用,使论证严谨。
E、说说第一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全文的总论,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
2、赏析第二段。
A、指定学生朗读该段,其他同学思考:第二段是论述什么道理?即证论述哪个分论点的?
证论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首先大家说说“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是什么?
固不在战矣。
C、为什么“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D、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道理?
作者运用对比论证,先将秦以攻取之外所得,即“贿赂所得”与“战胜所得”相比;
又用“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相比,说明了赂秦的危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E、接着作者又用四组对比,请同学逐一找出,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道理?
诸侯的祖辈父辈创业的艰难与子孙割让土地之易的对比;
诸侯割地求安与“秦兵又至”即求安不得的对比;
诸侯之地有限与秦之欲无厌的对比;
六国奉之弥繁与秦侵之愈急形的对比。
通过四组对比,说明了割地的情形和后果,从而得出了“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
F、最后作者引用古语,那么本段引用古语有什么作用是什么?
引用古语,形象地说明诸侯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
3、赏析第三段。
A、第二段分析了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的灭亡,作者认为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的灭亡,它们的灭亡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齐亡原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分说1】
燕亡原因:“以荆卿为计”
赵亡原因:“牧以谗诛”“用武不终” 【合说2】
B、作者认为燕、赵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所以燕、赵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C、齐、燕、赵的灭亡照应上文哪一句的?那么该段是论证哪个分论点?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论证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D、作者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
E、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是以假设引起,得出假设的结论。归纳了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3】
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
F、“或未易量”一语中,“或”有什么作用?
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使语意舒缓,避免判断武断,加强了说理的正确性。
4、赏析第四、五段。
A、指定学生朗读第四段,其他学生思考:第三段最后一层与“呜呼…不得下咽”有什么关系?
都是讲的救亡之道,只不过上一段是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而这一层承接上文,正面提出救亡之道。
B、那怎样正面救亡?
C、可悲的是,六国却没有这样做,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致使土地“日削月割”,作者回到史实,批判了六国的政策。那么六国破灭有什么历史教训?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似乎是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
也在告诫北宋的“为国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D、所以第四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评析历史,转入下文的讽谏当朝统治者。
E、教师朗读该段,学生思考:本段或明或暗作了多方面的对比,请找出来。
六国――秦【爵位(诸侯)、实力(强弱)】
北宋――契丹、西夏
北宋――六国
契丹、西夏――秦
小结:通过这四组对比,讽谏北宋统治者勿重蹈覆辙,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点明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高一语文下册六国论教学计划检查反馈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一语文教学计划栏目。
相关链接
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