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6-04-07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普及一个知识),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4年,但各地的军阀又在不断混战,下面是蜀道难教学计划指导思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准确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并能顺利朗读背诵。
学生能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学生能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诗的诵读与积累。
教学难点:对杜甫诗歌中沉郁风格的理解和领悟。
教学方法及辅助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辅助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喜欢做什么呀?踏春,去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而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人们则喜欢登高望远、饮酒作诗。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抒发的是思乡思亲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诗人杜甫在登高时创作的,诗名就叫《登高》。
、背景材料: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普及一个知识),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4年,但各地的军阀又在不断混战,抢占地盘。杜甫因战乱而流离到夔(kui)州,此时的他已经56岁,身染重病,为了排解忧愁,又值重阳节之际,因而登高望远,在登高后看到的是深秋的萧条景色,由此想到国家正值战乱,感时伤怀而作。
、解析字词,理顺文章:
渚清沙白:渚,水中小洲;清,洲边的江水清澈;沙白,小洲上的白沙。
翻译: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品读课文: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首古诗,肯定就是要读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一定要注意有感情的朗读,把握好节奏。
接着播放一份朗读音频,让学生听。再请同学起来读一遍,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内容品读:
1、同学们刚才都读了这首诗,感觉到诗中一直贯穿着的一种情感是什么?
明确:忧愁、悲伤、孤独等。
诗人在诗中是怎么体现这个“悲”字的?(让学生讨论)
明确:首先体现在所见的深秋景色的悲上。首联和颔联“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
首联和颔联中有些什么景物,也就是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八种。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下和长江滚滚来。
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是怎么来表现诗人描写的秋景之悲的?
明确:(1)、急风,说明风很大,又是秋天的风,而且还是登高之后感受到的风,我们知道越往高处走,温度就越低,所以这时的风肯定是又冷又大的,这风不仅吹在诗人的身上,更在诗人的心上。
(2)、高天,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得自己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心头。
(3)、哀猿,猿的叫声是哀伤的,这更为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4)、清渚和白沙,清和白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这又使得诗人更为悲伤。
(5)、回鸟,因为急风而不断盘旋不能往前飞的一只鸟儿,而且只有一只,它是孤独的,这让作者自己感到了自身的孤独。
(6)、落木萧萧,落木就是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这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从落木中诗人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正在走向尽头,由此更显凄凉。
(7)、《论语》中有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在《赤壁赋》中也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是在感叹生命的短暂,光阴的易逝。因此在这里也是诗人感叹人生苦短。
这些都是从写景来体现“悲”的。
除了秋景之外,作者还从什么方面来体现“悲”的?
明确:还体现在诗人的遭遇上。集中表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作客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孤身一人抱病登台,倍感凄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如何理解“艰难”一词?双重意思,一是指国家要平息动乱的艰难和自身命运之艰,常年漂泊,生活艰难。
也许有人会说,他难道是神经病吗?连自身的生活都保证不了,还要去关心国家大事,这不就是吃饱了撑的吗?但是这就只是我们普通人的想法,而真正伟大的人就是他这样的,有着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若世间少了这些人,那么我们现在享受到的美好生活就会变得遥不可及。
潦倒新停浊酒杯:自古以来,中国人只要一有烦恼就会借酒浇愁,今天也不例外,而诗人内心苦闷,想要一醉解千愁,可是又以为自己年老多病,不得不戒酒,心中万千思绪无法排解,也就愁上加愁了。
、把握作者情感:
这首诗是由前四句的写景转到后四句的抒情,使之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由“风急……鸟飞回”的孤独到“无边……滚滚来”的沉郁,再到“万里……独登台”的愁苦,最后到“艰难……浊酒杯”的无奈,由此看出全诗的感情基调就是一个字:悲。
(七)、总结:
全诗通过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可以说,这首诗是杜甫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世的艰难、对漂泊的一生、对凄凉的晚景和对未酬的壮志的一个总结。它因其雄浑悲凉的意境、工整齐协的格律而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2016苏教版高二语文蜀道难教学计划指导思想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二语文教学计划栏目。
相关链接
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