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liujy
2016-04-11
教材将《作为偶像》安排在“问答之间”这一板块中,主要是想为学生开展问答交际活动提供一个成功范例。下面是高二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作为偶像,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教材分析
这篇教材的使用,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去学习、借鉴:(1)如何选择恰当的角度,设计合理而有价值的问题;(2)如何听出别人提问的主要意图,从而简明、得体地回答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电视录像剪辑,能准确把握采访片段中各个具体问题所围绕的中心话题;
2.通过观看电视录像剪辑,能具体评说记者采访中提到的具体细节,指出优点和还可进一步改进之处;
3.通过观看电视录像剪辑,能简要分析杨利伟的答话中所反映的思维方式、语言技巧和个性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访谈中记者提问角度的把握和对杨利伟回答问题中所反映的思维方式、语言技巧和个性特点的分析。
难点:对访谈片段中具体细节的评价。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简介“人物访谈”节目的特点。
1、导入语:欢迎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语言活动现场,先请看一段电视录像。(播放“神五成功发射”视频录像剪辑,长度应控制在30秒左右,从倒计时开始到发射即可)
2003年10月15日,是中国人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而杨利伟作为驾驶神五飞向太空第一人,自然也就成为众多媒体聚焦关注的重要新闻人物。他所到之处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
在杨利伟遨游太空两个多月以,东方卫视还为他作过一个专门访谈节目,力图通过一系列问题让杨利伟向公众敞开心扉,展示他们作为“偶像”人物的个性特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在语言活动现场用作学习借鉴材料的《作为偶像》。
(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直接进入课文的访谈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为下面与访谈节目形成比较,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人物访谈”类新闻节目的特点。)
2、明确“人物访谈”节目的特点
问题:①刚才看的这个电视片段属于什么节目?是不是人物访谈?(属新闻报道,不是人物访谈。)
②中央电视台有哪些节目是访谈性质的?这些节目有哪些异同?(有“焦点访谈”、“艺术人生”、“面对面”、“新闻会客厅”等。其共同点是记者或主持人问,被采访者回答,在问答之间进行;不同点是谈话内容各有侧重,有的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有些是针对采访对象的。)
③由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中,你能说一说“人物访谈”节目的一些基本特点吗?
(“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的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访谈对象可以是社会名流、权威人士、也可以是新闻人物。访谈内容有的侧重观点采访,有的侧重信息采访,有的侧重个性采访。)
(此环节主要用议论问题的方式引领展开,这一设计主要是为下面进入语言访谈训练作铺垫,也对本课学习的切入角度――问与答――有一个导向与提示作用。)
二、播放课文(一)电视录像剪辑,分析记者提问角度与话题。
要求:①不要对照课文,要注意听,用心记;②在观看过程中注意记者提问角度与围绕的话题。
看后讨论:
1、在刚才电视片段中,记者共提了哪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发问的?
明确:共提了四个问题。第一问以关心的口吻询问身体状况,这是打开采访局面的问题。第二问,从杨利伟回来以后的活动入题进入正式采访阶段,为后面的问题作铺垫、过渡。第三问正面扣题,问航天飞行的成功会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第四问通过引导采访对象作答,从而显现“偶像”的精神影响,很好地体现了采访意图。
2、在刚才电视片段中,记者所问的四个问题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有这些问题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明确:这一组问题围绕“偶像”的影响来设计。
3、请你从对我们刚才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中,尝试概括对别人进行访谈提问时有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明确:提问前要了解对方,必须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问题内容要准确具体有价值,设问角度要小,问题表述要简洁口语化等等。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不让学生对照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在观看中注意倾听,在倾听中获得具体感悟。观看后的问题讨论无固定答案,要鼓励同学大胆抒发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播放课文(二)电视录像剪辑,分析杨利伟答问的特点。
要求:①不要对照课文,要注意听,用心记;②在观看过程中既要注意记者提问角度与围绕的话题,还应特别注意杨利伟答问中所反映的思维方式、语言技巧和个性特点。
探讨问题:
1、请运用我们刚才对采访片段一中记者提问方面所作分析之成果,对刚才这段采访谈话中记者的提问进行综合评述。
明确:这一组谈话,同样提出了四个问题,这些问题是围绕超人的心理素质来设计。第一问让杨利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的问题可能使特定的采访对象陷于尴尬境地,因为比较的对象太过具体,肯定自己就隐含了对他人的否定。从采访实况看,杨利伟并没有正面回答,因而没有引出记者期望的话题。于是记者机敏地提出第二问,用首飞前的一个“细节”——起飞的早晨唤醒起床叫了两次——来引出问题,具体而巧妙。第三问仍围绕激动人心时刻的心理活动来发问,问题设计具体,切入点比较小。适时提出尖锐的问题是获得采访成功的保证,可能有许多人都怀有一个疑问,难道杨利伟在升空的时刻真的就没有想到过可能回不来吗?但如何提出这一敏感的问题却很有讲究。第四问,先用细节引入,再援引国外的事实,避免了直接提问的唐突,问题提得入情入理。
2、针对记者的这些问题,杨利伟是如何回答的?从这些回答中所反映出的思维方式、语言技巧和个性特点是什么?
明确:善于倾听,把握问题准确。准确作答,传递信息简洁明晰。得体应对,语言分寸把握有度。
3、下面是四位同学针对记者所提的问题:“你觉得这么多预备航天员,最后选到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以摹拟杨利伟的身份所作出的回答。请你与杨利伟本人的回答进行比较,然后对这些回答的优劣得失进行简要评述。
生A:这个问题,属于国家机密,无可奉告。
生B:我觉得,我们全体预备航天员都是一样的优秀。至于为什么选到我,我想,可能是我更适合此次飞行任务吧。
生C:应该是按照成绩来排的吧,具体我不清楚,不过我想,一定是综合了多次训练成绩来选择的。
生D:因为我就是最优秀的!
杨利伟:我想有很多因素。这是选拔组和上级领导考虑的问题。
简评:A的回答过于生硬,会让采访者比较尴尬。C和D的回答意思基本相同,都在说“我是最优秀的”,不同处是C的话比较含蓄,但这两种回答都有贬低别的航天队员之嫌。只有B的回答与杨利伟本人的回答内容最接近,但语言上没有杨利伟本人的回答那么简洁利落,分寸感也不是很到位。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二,也是本课教学难点所在。设计的三个讨论题:第1题是前面问题讨论问题的延伸运用与巩固提高;第2题的讨论应让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感受,教师无须用固定答案来束缚学生,要鼓励同学大胆抒发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3题,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要鼓励学生在比较中鉴赏,并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四、分组进行摹拟访谈练习。
活动方式:分小组进行摹拟访谈。
具体要求:①每6-8人为一小组;3-4人作记者,3-4人作为采访对象;②记者要针对访谈内容精心设计3个问题(注意设问角度、围绕的话题和问题的意义价值),被采访者要认真回答采访者所提问题。③每组应选一位记录员(最好是反应快、书写好的同学),记录自己小组的问答内容。④每组选出本组最巧妙最有价值的问题和采访对象的最得体简洁的回答,在全班或大组交流。
参考题目:(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 ,也可自主确定访谈内容)
1、刘翔在2006多哈亚运会上夺冠归来,你作为他母校校报记者采访他。
2、江苏2008高考方案颁布后,许多中学打算在高一学年度第2学期进行文理分班,此举在家长中引起较大反响,你作为学校校报记者在高一第1学期期末如开的家长会上,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几位高一学生家长。
(这一环节由前面的见习借鉴进入到摹仿实践阶段,是本课教学重点内容的整合,关键是学生的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回引导,解决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2、3两题任选一题)
1、课本P93-94“活动体验”第2题、第3题;
2、请登录中央电视台网站,选看1-2个人物访谈节目,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3、就你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或你所关注的人物),选择相关的、合适的对象,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一次访谈。
附:板书设计:
问答之间
问 ―――→ 学会倾听 ←―――― 答
角度(小而巧妙) 针对性强
话题(集中、鲜明) 简洁明快
内容(具体而有价值) 适度得体
高二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作为偶像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二语文教学计划栏目。
相关链接
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