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高二年级下学期师说教学计划检查反馈

编辑:sx_liujy

2016-04-12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是精品学习网整理的师说教学计划检查反馈,请同学和老师及时查看。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3、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积累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一、导入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基础知识认知

1,、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本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句读( dòu  )     或不( fǒu  )焉     经传(zhuàn )  从(cóng )师

老聃(dān  )    蟠( pān )        苌(cháng )弘    近谀( yú)

冉 (rǎn )      潘( pān )    无长( zhǎng )无少    须臾( yú )

五,解析全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古之学者( 求学的人 )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 )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 表顺承,就 )知之( 道理 )者,孰能无惑?惑而( 表转折,却 )不从( 跟从 )师,其( 那些 )为( 成为 )惑也,终( 始终 )不解矣。生乎( 相当于“于”,在 )吾前,其( 他们 )闻道也( 舒缓语气)固( 本来 )先乎吾,吾从而(  跟从(他)并且 )师( 以……为师 )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 以……为师 )道( 道理 )也,夫庸知( 哪用知道 )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 因此、所以 )无( 无论 )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存在的地方 ),师之所存( 存在的地方)也。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并以他为师。我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分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研读文本】

1、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2、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3、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选择老师的标准很多,主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小结】文章在第一自然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为同时代的读书人树立一个典范。紧接着又提出“传道、授业、解惑”,对老师的职责、任务加以说明。最后有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以贵者为师、以长者为师的封闭观念。

(二)学习第二部分

嗟乎!师道( 从师求学的道理 )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 他们 )出( 超出 )人也远矣,犹且( 尚且 )从师而问焉( 他们 );今之众人( 一般人 ),其下( 低于,名作动 )圣人也亦远矣,而( 却 )耻( 以……为耻 )学于师。是故圣( 圣人)益( 更加 )圣( 圣明 ),愚( 愚人 )益愚( 愚昧 )。圣人之所以( ……的原因 )为圣( 圣人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表猜测,大概 )皆出于此乎?

爱其( 自己 )子,择师而教之;于( 对 )其身也,则( 却 )耻( 以……为耻 )师焉( 语气词 ),惑( 糊涂 )矣!彼( 那些 )童子( 儿童 )之师,授之书而( 并且 )习其句读( 文字的诵读 )者,非吾所谓( 所说的 )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有的人 )师焉,或不( 通“否”)焉;小学( 小的方面学习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明智 )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 这些 )人,不耻( 以……为耻 )相师(互相学习)。士大夫之族( 类 ),曰师曰弟子云( 说 )者,则( 就 )群聚而笑之。问之,则( 就 )曰:“彼( 他 )与彼年相若( 相似 )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阿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屑一顾 ),今其智乃( 竟然 )反( 反而 )不能及,其( 表感叹语气 )可怪也欤!

【参考译文】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的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也真是奇怪啊!

【研读文本】

1、说说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是怎么联系的。

明确:第一部分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部分以第一部分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了第一部分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部分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这部分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对比一:“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对比二:“为子择师”——“其身则耻师”(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对比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小结】这部分,作者分别以“古之圣人——今之圣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三组对照组,揭露一般社会士人的矛盾现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证当中,是文章充满了力量的美感。

(三)学习第三部分

圣人无常( 固定 )师。孔子师( 以……为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这些人 ),其贤不及( 比不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 不一定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学问技艺 )有专攻( 专门研究 ),如是( 像这样 )而已(罢了)。

【参考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研读文本】

这部分与第一部分关系怎样?

明确:这一部分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部分中的论点。这部分先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四)学习第四部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 爱好 )古文,六艺( 《诗》《书》《礼》《易》《春秋》《乐》 )经传( 经文和传记 )皆通习( 普遍学习 )之,不拘( 拘束 )于时( 时风 ),学于余。余嘉( 赞赏 )其能行古道( 古人从师之道 ),作《师说》以( 用来 )贻( 赠送)之。

【参考译文】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研读文本】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小结】最后一部分,作者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看来和通篇主旨并无关联之处,但却使文章落到实点,使通篇议论有个收束,让文气前后贯串,一气呵成。另外,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六、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高二年级下学期师说教学计划检查反馈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二语文教学计划栏目。

相关链接

2016年粤教版高二语文师说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格式:师说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