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jz_niuqun
2015-05-08
作为高中生,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考出高分,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5高三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帮助大家答题,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选择题的分值大,在高考试卷中差不多要占半壁江山,其正确率对获得高分尤为重要,成为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题型,可以说“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然而考生这部分的失分现象却很严重。书背熟了,并不能都拿高分,做历史选择题同样有规律和技巧。要在文综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必须在选择题中获得较好成绩;而要在选择题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在必要的学科知识贮备的前提下,临场应试中运用一定的解题技巧,可以减少失分,提高得分率。
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见类型有八种:
1.简单表述型 题干中常用“表现在”“标志是”“内容是”“特点是”等提示语与选项链接。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用直选法、排除法等即可。
2. 程度型(或最佳型):在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也没有明显错误,只有相对而言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和辩证思维能力,此题型理论含量较高,能力要求层次高。此类题目的题干中,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重要”“最突出”“较为全面”“较为准确”“根本”“主导”、“本质”等程度限定词。解答此类题目,可以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3.因果关系型:此类目一般都带有“原因”字眼,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题干为因,题肢为果;第二种形式由结果推导出原因,题干为果,题肢为因。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辨别出事件发生(或出现)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内因和外因等概念的含义。(2)、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影响事件的各种因素。(3)、判断题干与题肢之间谁因谁果,把握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4.组合型:组合性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其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说明关系的题干。2根据题干要求列出的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也属于题干),并以数字序号列出。3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题肢)。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比较能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学会观察和分析,重视选项组合规律,常用选基法。即首先确定一个或几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逐个排除错误选项。
5.否定型:(或逆向型):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题干中常用“错误”“不正确”“不是”“无”“没有”“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作为限制语。它主要考查考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式的限制。解答否定型选择题时要重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找出与题干史实相符的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逆向思维直接找出答案。
6.比较型:比较性选择题就是给出几个事件、人物等,让考生从题肢中选出各项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主要考查比较能力。答题的最好方法是采用排除法,如比较不同点,两者都符合(即相同点)的选项肯定不选。此类型试题总体难度不大,只要掌握基础知识,注意选项和题干考虑周全,就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7.材料型:材料性选择题实质上就是把材料解析题转化成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中含有材料(文字、图表、图画等),题肢是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辨别题肢中对材料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主要考查考生利用基础知识和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参照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一般方法,必须先读懂材料,然后和教材知识相结合,选出正确答案。一般可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材料的出处和其他相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弄清各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8.顺序型:顺序型选择题的几个备选项,往往只是列出事件的名称而不给出具体时间。此类题目实质上是考查対基本史实的识记能力,考查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往往只要能将几个备选项中的时间回忆起二个或三个,运用逐项排除的办法就能推导出正确选项。如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和收尾的历史事件的序号。
上述几种类型在高考中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二、做错选择题的“常见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限制,匆忙答题。
【经典例题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际背景是
A..二战处于反攻阶段 B.美苏处于“冷战”之中
C.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D.美苏争霸愈演愈烈
此题要审出时间“新中国成立”,再现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年可排除A;C、D项皆是发生在20世纪50中期以后的历史事件,故正确答案为B项:因美苏处于“冷战”开始于1947年。
2.对知识点的记忆不牢固,特别是历史时间记不准,导致错误
【经典例题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选项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是1949年,选项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1956年底,选项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是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正确答案为D
3.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
高考历史试题中,大凡较难的选择题,命题者往往在历史事件及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时代特征上做文章。我们唯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把课本中重要概念、关键字词真正弄懂吃透,才不至于面对扑朔迷离的选项感到茫然。
【经典例题3】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解析:要准确理解“社会之革命”的内涵,“实行法治” 、“任用女官”(任用女官并不普遍)不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移风易俗”与武则天关系不大,故A、B、D不选。考生易错选D。应选C,它讲的是科举制度的影响,可以称之为社会之革命。
【经典例题4】下列有关北魏时期均田制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B.它将全国所有土地实行分配
C.它是寓土地和赋税制度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关系
D.它对隋唐时期我国的社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均田制”这一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均田制”不仅是一种土地分配制度,也是产品分配制度,其规定包括赋税、徭役。B项可以排除,因为均田制是将国家掌握的一部分土地加以分配,A、D两项有较强的迷惑性,只有C项的表述是全面的。
【经典例题5】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
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D、使中央各部门权利得以相互制约
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这个概念的理解。
此题多数学生选C项加强皇权,表现出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影响认识不清。此制度自秦朝建立到唐朝完善是适应封建的生产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在秦朝三公九卿制度基础上的发展,使中央机构更加完善,完善指的是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同提高了办事效率。正确选项D.
【经典例题6】(2009年海南单科4题)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此题的题眼是“纯任德教”,孔子希望统治者德治、教化百姓,恢复周礼,故选D。
【经典例题7】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民权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
人权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是“天赋”的,如生存权,自由,平等、财产和反抗压迫的权利。西方最初提出“人权”是针对教会宣扬的“神权”的。“民权”是公民才有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资产阶级最初提出“民权”是相对于“君权”的,即提出“主权在民”。
【经典例题8】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英 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这一体制下议会是权力中心。粗粗一看,四个选项好像都没有什么问题,此题尤其易误选A,因为考生可能对“光荣革命”很敏感(一场没有流血的革命)。加上本题材料介绍了“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更让人确信就选A。殊不知,此乃现象层面,忽略了题目要求的是“本质特点”。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其特点是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4.程度型选择题不会选择最佳选项。
程度型选择题也称最佳选择题,这种题型要求在备选项中,通过比较程度,找出最符合题目指向要求的叙述。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题干中往往出现“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表明”、“最主要的”、“直接”等限定词。它是高考选择题中思维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前因后果及其发展趋势的能力。
解题方法:1.排除法,即排除表述存在错误的地方(如不符合史实,概念表述错误等),表述不够严密,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
2.比较分析法,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更能反映本质的选项,不能入选的选项通常有以下的毛病:“以偏概全”,“范围过大”,“过于间接”,“绝对性的表述”
3.善于从题目中找到题眼,每一道历史选择题都会有一个“题眼”,也就是命题考查的核心问题。“题眼”是题中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如特殊的知识点、各种限定词和特定的称谓等,它是解题的钥匙。一般说来,命题人在命题时会确定这道题要考查哪一个知识点或哪一种能力。我们在解答题时首先就是要审明试题的具体要求,要不惜多花时间阅读和提炼出题目的“题眼”。做到火眼金金,这是保证和提高正确率的必要前提。
【经典例题9】(2010年浙江文综)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题眼是“道家无为”,也就是要体现道家代表人物的的观念。先用排除法,再比较。B,D是荀子的话,是儒家,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强调自然运行的规律性,马上排除。C的话出自《道德经》它的意思是天地没有仁受是无私的,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跟猪狗一样没什么区别,强调天的态度,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思是: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者去影响自然,干扰天道。所以选A.
【经典例题10】《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解答这道题关键是在理解材料意思的基础上找到题眼,本题的题眼是“《春秋》”,是一部儒家经典。公孙弘因为研究儒家经典《春秋》被汉武帝封为平津侯,引得天下学子纷纷效仿,与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相一致。这里先排除C和B,C的表述“开始”两字错误,D与材料无关,然后再从A、D两项进行比较,哪个最符合题意。显然是D。
【经典例题11】(2010年高考天津卷)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主要是用排除法和比较法,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受危机影响都在减少。B项和C项分别是针对农业和工业的,不符合题目要求。D主要是解决民生问题与题目无关。A项整顿财政金融是罗斯新政的首要环节,在这项措施中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可以促进产品价格回升,通过整顿银行,也为国家给农家提供财政补贴创造了条件。所以选A。
【经典例题12】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解题的关键又是找题眼,此题的题眼是“中小城市”
通过材料中数据的变化可知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增长,而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再利用时间信息“1978年至1997年”可排除A和C;综合分析以上信息可知,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主要推动力,故B符合题意。D与题干材料无关。
三、选择题备考建议:
1、不要纠缠太偏太怪的题目
2、放稳心态,坚持背书,回归课本。(时间表、知识点对比表)
3、错题集(小心陷阱)
4、在以后的练习中继续强化标注题眼和寻找有效信息,注意限定词。
5、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史观进行分析
6.珍惜第一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相信直觉,“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一直觉的正确率通常是比较高的。在审题仔细认真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做出选择后不要轻易改动,如果经过一番思考,仍然不能确定正确选项的时候,就先选上一个最有可能的选项,然后打上问号,等做完全部试卷回头检查时,这问号可以提醒你作重点检查。但假如在检查的时候还不能有把握地确定正确选项时,记住一条“别动了,就选一开始选的那个”!如果过分推敲,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反而会怀疑正确的选项。
6.排除干扰,从题目本身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和以前做过的题目作无谓的比较,而受以往做过的题目的影响和干扰。也不要怕不熟悉的背景材料或问题,只要从题目本身出发,做到三步:一是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题眼,注意限定词(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等);二是仔细辨析四个选项,特别注意选项的表述是否科学、全面、客观,绝对性的表述往往是错的;三是辨析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比较四个选项,看哪个选项是最符合题干要求,因为是单选题,要寻找最佳选项。
7.不要留空题。你实在确定不了正确选项的时候,就是闭着眼睛也要选一个。你这一笔下去,正确的概率应该是25%。这可是大概率事件呢!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2015高三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更多精彩尽在精品学习网,敬请关注!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中历史解题技巧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