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学习 >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简介:粟裕

编辑:sx_hez

2013-12-09

学无止境,高中是人生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所以应该用心去想,去做好每件事,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历史人物简介:粟裕”,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学子。

中国历史人物简介:粟裕

粟裕(1907-1984),1907年8月10日生于湖南省会同县坪村乡枫木树脚村。侗族。

1924年春,年近17岁的粟裕怀着求学报国的强烈愿望,来到湖南常德,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常德是湘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因此也成为各派军阀必争之地。连年内战使当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常德逐渐成为湘西革命策源地和新思想新文化传播中心。粟裕在这里学习文化的同时,也开始接触革命思想。他积极参加中共领导的爱国反帝学生运动,深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1926年11月,毅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马日事变后遭通缉,于是,粟裕决心投笔从戎,到湖北武昌,在中共组织的安排下,参加了以叶挺为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任教导队班长。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7月底,粟裕随教导队到达南昌,准备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教导队的任务是负责起义总指挥部的警卫,粟裕任警卫队班长。起义部队当天就占领了南昌。但在国民党军的重兵围攻下,起义部队被迫撤出南昌,南下广东。8月6日,粟裕所在的警卫队奉命出发,沿途仍担任革命委员会和参谋团的警卫任务,并负责押运在南昌缴获的大批武器弹药。10月6日,粟裕在闽赣交界武平与国民党军作战中负伤。

起义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后,粟裕拖着重伤跟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10月下旬,在国民党追击放松之机,朱德、陈毅在赣粤边境的大庾山区进行一次著名的大庾整编,粟裕在这次整编中从班长直接被提升为连党代表。1928年2月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向井冈山转移。4月,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会师不久即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粟裕先后任第二十八团连党代表、连长。12月,在福建省上杭古田村,参加了著名的古田会议。1929年9月,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二支队党代表。

1930年6月,任红十二军第五支队支队长。8月,参加进攻文家市及第二次长沙战役。同年冬,调任红二十二军第六十五师师长。不久红二十二军缩编为第六十四师,粟裕仍任师长。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对毛泽东、朱德用兵之灵活深为钦佩。

1931年11月,在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粟裕任红四军参谋长。不久进红军学校任连长。其后又任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7月,红七军团改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任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后与当地红军合编为红十军团,仍任参谋长。红十军团主力失败后,1935年1月同刘英率500余人突破封锁线到浙南,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腹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斗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4月,红军留在南方的游击队改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粟裕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6月17日,首战韦岗告捷,歼日军数十人,击毁汽车4辆。接着,率领第二支队在南京、芜湖、溧水地区抗击日军。1939年8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同总指挥陈毅一起,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东进北上、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随陈毅率部挺进苏北,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0月,为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协助陈毅指挥黄桥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韩德勤集团。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为坚持抗战,反对分裂,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毅然决定在江北重建新四军军部。粟裕先后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为建立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44年3月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组织指挥车桥战役,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同年12月率第一师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又兼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1945年6月,指挥所部在天目山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三次自卫反击战,缴获大批美械装备,实现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1945年9月,抗日战争结束后,粟裕率部回师江北。经过十余年战火的洗礼和对中国革命战争的思考探索,此时的粟裕无论是对战争规律的认识还是在战役的筹划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军事指挥艺术日益成熟,这使他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能大显身手,战役指挥精湛奇妙。

10月,中央曾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粟裕接电后,恳请中央,建议改任张鼎丞为华中军区司令员,自己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中央经与粟裕反复商议,接受了粟裕的建议。之后,粟裕率部发起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歼灭拒绝向我投降的日伪军2万余人。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原计划太行、山东、华中三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后采纳粟裕的建议,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作战。7月起,粟裕和谭震林一起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余人,与12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作战,先后在宣泰、如南、海安、李堡、丁林、邵伯、如黄等地区七战七捷,每战均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一个半月中歼敌53万余人,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中央军委将苏中作战经验通报全军,要求各区“仿照办理”。

10月,粟裕、谭震林率华中野战军与陈毅领导的山东野战军在山东会师,不久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从而实现了华东、华中解放军集中作战的战略预想。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全军在陈毅领导下,由粟裕负责战役指挥。自1946年底起,在华东解放军战略上仍处于内线的条件下,粟裕协助陈毅先后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泰蒙、孟良崮等战役,共歼敌7个军(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内有国民党号称“御林军”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的几次大捷,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对山东根据地的重点进攻,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信心。华东野战军在组建后的连续胜利,也同时说明了善于统揽全局的陈毅司令员与善于运筹谋划的粟裕副司令员的和谐领导。

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为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粟裕同陈毅一起指挥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鲁西南,并组织指挥内线部队发起南麻、临朐战役。9月,组织指挥沙土集等战役。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地区的攻势作战,给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迫使敌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回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尔后,粟裕与陈毅率部挺进豫皖苏边区,与刘邓、陈谢三路大军形成“品”字阵线,纵横驰骋在江淮之间,揭开了全国战场的战略反攻的大幕。

1948年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准备让粟裕率华野第一、四、六纵队渡江南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开辟一新战场。粟裕根据战场军事政治形势的实际,向中央提议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

毛泽东接电后即召陈毅、粟裕到河北阜平县商议。听取了粟裕的陈述理由后,毛泽东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并决定陈毅调到中原局工作,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在粟裕恳请下,中央改任他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后又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同年6月,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8个纵队、中原野战军2个纵队进行豫东战役,歼国民党军9万余人,取得了大规模攻城打援作战的胜利,改变了中原、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防御体系,为尔后进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9月,组织策划济南战役,以攻济打援战法,首开华东战场攻克坚固设防大城市的先例,歼灭国民党王耀武部10万余人。在济南战役刚刚结束之后,9月24日,粟裕提出出兵两淮、海州一线,进行淮海战役。经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批准,并作进一步调整,决定中原、华东野战军并肩作战,并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在徐州一带歼灭国民党重兵团。11月6日,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主力首先向黄百韬兵团发起攻击,打响了淮海战役第一枪。在战役中,作为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他直接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先后歼灭国民党军黄百韬、邱清泉等兵团40余万人。

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在渡江战役中,指挥所部追歼逃敌5个军于皖南郎溪、广德山区,解放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歼敌主力8个军于上海外围,使上海免遭严重破坏。先后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建立了辉煌的军事业绩,他的军事指挥艺术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中的一块瑰宝。在战争中,他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重视学习和理论研究,更注重在实践中加深对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的认识;时刻以战略全局为重点,关注整个战场,在历次作战中,都能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观念思考问题,筹划和指挥战役,从而完成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

1950年初,粟裕奉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命令,担负攻取台湾战役的重任。

6月,因朝鲜战争爆发,攻台计划搁浅。7月,中央军委命令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因患病未能到任。1951年任人民解放军第二副总参谋长,1954年任总参谋长。从战区指挥员到统帅部,粟裕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对战争的思考却一刻也没有懈怠。他根据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深入研究国防战略,制定作战计划,探索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方针、作战指导和国防建设等问题。强调在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突出重点和基础建设,尽快地建立起必要的防御和反击力量,以对付敌人一旦对中国的侵略和突然袭击。他重视诸军兵种建设,提出许多富有战略创见的设想,使总参谋部在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

1955年粟裕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同年调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72年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

他致力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提倡学习军事辩证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要在军事领域解放思想,研究和回答现代战争提出的新问题。在军事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有许多探索。“文化大革命”中曾任国务院业务组成员,在周恩来领导下,分管国防工业、铁道、交通、邮电、港口建设和船舶工业。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79年1月,粟裕抱病在军事学院作了《关于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的几个问题的探讨》的报告,以崭新的观点突破了多年僵化的观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高技术的发展,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在全军引起广泛好评。1980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4年2月5日,粟裕病逝于北京,终年77岁。

主要军事著作有《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1979)、《粟裕战争回忆录》(1988)、《粟裕军事文集》(1989)等

中国历史人物简介:粟裕由精品学习网整理提供,愿考生学业有成。更多关于高中历史考试内容请关注【高中历史网

标签:历史人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