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xf
2016-05-26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带来了高一下册化学硫的转化说课稿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我说课的题目是《硫的转化》,此内容选自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中的第三节本节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实验,与生活、环境联系广泛,学生学习兴趣高。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两方面问题:一是单质硫的性质,二是环境问题。在讲述硫的性质时,主要突出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主线,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其危害。这一节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硫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近年高考在这部分的考察也不少,常见题型有:含硫化合物性质及环境污染的信息应用题、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书写、离子共存等。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硫的化学性质并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硫单质的化学性质及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对环境的污染,而教学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硫与纯氧反应的探究学习。
教学理念及其方法: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辅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将其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在多媒体使用时,尽可能使其恰到好处,能通过实际操作的就不去模拟,能学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通过多媒体简单呈现。本节课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型,可用传统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其中可对教学过程中的三个演示实验稍做改进以提高实验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做完硫加热熔化实验后,可把液态硫分在两试管中,其中一个在常温下冷却,另一个则置于冰水中快速冷却。然后即可得到斜方硫和单斜硫即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2、加热混合的硫粉与铁粉前,为使学生确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应用磁铁隔着纸靠近混和物,可以看到铁粉被磁铁吸引的现象。而生成物硫化亚铁没有感磁性,用磁铁吸不起来。
3、硫在氧气中燃烧后,取出燃烧匙,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盖上毛玻璃片,压紧后震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产生了酸性气体二氧化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大屏幕展示“火山喷发”图片给学生以想象空间。然后一步步的讲解火山喷发过程中硫单质及其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形成,并由火山口可得到的单质硫过渡到对硫单质性质的讨论,学生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
(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在此期间,教师适时点拔,学生自学、互学、分析、讨论、发言,利用大屏幕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小结,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如硫的物性小结,硫粉与铁粉及氧气反应现象小结。将实验中的各个结论提取出来,学生感到清晰、明确。
(三)、突显重点,突破难点
硫与氧气反应是本节重点,需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对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层次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灵活地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按实验的一般顺序:“实验一观察一提出问题一讨论一分析比较一结论”等重新进行探索性设计。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实验中,我让学生设计实验。层次二: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的提高
层次二: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的提高
如何用最简易的实验手段,证明二氧化硫的性质(l)酸性氧化物通性(2)氧化性(3)还原性(4)漂白性呢?
实验设计与评价问题的推出,将学生由前面低层次的思维推向了高层次的思维,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同时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可使解题方法不断优化,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增强了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设计实验中对各种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有实验下来,要适时小结,将几个种不同装置放在一张图上,对硫与氧的反应和二氧化硫性质探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析,用多媒体进行重现小结。体现了探究过程的渐进行,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而清晰印象。
性质总结:硫的性质总结用线形关系,清晰条理。
用途展示:此做为上节布置的作业,让学生网上收集
学生作业展示有关资料过程,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认可,也是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过程,资料的收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画面:①酸雨对古物建筑的腐蚀,对森林的破坏
②硫化橡胶等)
总之,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通过在二氧化硫实验部分的训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在多媒体的辅导下,突破了许多常规实验不易解决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训练提供了较理想的手段。
上文提供的高一下册化学硫的转化说课稿范文,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参考内容请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化学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