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一历史说课稿

历史中国民生百年变迁说课稿高一

编辑:sx_chenj

2014-05-02

历史中国民生百年变迁说课稿高一

历史中国民生百年变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本书中的地位:

本课是历史必修二中唯一的一节探究活动课,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搞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放在第五单元的后边也很好,学生对这些内容很有兴趣,也有其可行性。

2、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

本课是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一个探究活动课。本单元先后介绍了《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同学们通过这三课的学习可以对中国近现代的民生变化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在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后,安排一个探究活动课,使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直观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以上三节课学习的知识。

3、本课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开始指出,“一个世纪以来(20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10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的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很明确指出了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即我们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材还很明确的指出了我们可以研究的领域:器物、习俗、服饰、娱乐等等。本课还通过“活动任务”一目, 布置了探究活动的具体任务。“活动成果”一目还告诉我们通过一个展示会来展示学生探究活动的成果,“活动过程”一目指导我们怎么去进行活动。

最后教材还给了我们很多史学指导,便于我们对研究的《社会生活百年变迁》的背景进行探究,对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原因进行了解。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学生们知道,任何历史现象的出现、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达到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的。

二、学情分析:

针对这种自主探究的课,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所以,我认为要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通过学生对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在学习方法方面,让学生们主动的去探究、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学生整合史学材料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活动的方向,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指导,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增强能力,不能流于形式,为了探究而探究,那么这节课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批学生都是90后,从小生活在蜜罐里,根本就没有受过什么苦。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对自己的父辈祖辈进行采访,还可以通过网络、书籍进行了解,让学生们对过去生活的艰难有所了解。让学生们知道生活的疾苦,和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们珍爱生活。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⑴识记民生百年的变迁。

⑵理解民生的变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使人类社会生活向更高境界发展。⑶运用社会发展观点,分析中国民生百年巨大变迁的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涉猎、了解民生百年的巨大变化,形成自己的感受,举办历史展览会。

⑵增强学生对历史史料的整合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的了解,感受人类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⑵让学生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珍爱生活,努力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使学生对中国社会百年变迁的史实、背景识记并了解。

难点:史料整合能力、提取历史信息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

⑴情景教学法:给学生设计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到探究中,完成教学目标。

⑵问题探究法:给学生设置有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有效的知识。

2、学习方法:

⑴探究式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配合相结合。

⑵学生自制课件并自行展示。

六、教学过程:

1、课前的准备:(一周左右)

这种探究活动课,课前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一定要做到准确、充分、可行。让学生自主分出小组,根据本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容只要和民生变迁有联系即可,不给学生做硬性的规定。这种活动基本要在假期前给学生布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收集材料。设计的意图是增强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整合历史资料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小组的配合能力。

针对学生收集的资料,把这个班分成了衣、食、住和习俗四个小组。并选出组长具体负责活动的展开。要求每个小组做出一个多媒体课件,课件中要充分利用假期收集的材料;还有就是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发言稿。

教师要对课件的制作进行指导和把关,一定要注意课件里要做到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注意设计的资料一定要和同学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还要和同学一起对发言稿进行推敲,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设计的意图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以及互相配合的能力。让学生发挥各自的长处,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2、导入新课阶段:(3分钟)

给出学生衣、食、住、习俗四方面新旧图片的对比,教师对这四个方面做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中国社会百年变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设计的意图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创设活动的历史情景。

3、学生展示研究成果阶段:(共四个小组,每个小组5分钟的时间,计20分钟,教师在其中穿插以及总结,4分钟,本阶段24分钟)

⑴采取的方式: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利用本小组制作的课件,对本小组的探究情况作展示。

⑵怎样进行展示:

首先,要对本小组的研究的领域进行总括。通过语言和课件上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举例:“衣”组可以做这样的总括:“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丰富的服装服饰文化宝藏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尤其在唐朝,一条‘丝绸之路’将中国的织造技术、丝绸和精美的图案带到了欧洲,以它特有的民族色彩引领世界潮流,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播放图片进行新旧的对比,让学生直观上对社会的变迁有一个认识。还可以让学生拿出实物,给同学们进行展示。举例:“衣”组可以拿出文革时期书包的实物—绿军包,与现在同学们的书包进行对比。“住”组可以拍摄一些本镇现在建筑物的照片与地震以前我镇的风貌做对比。“习俗”组可以收集身边婚丧嫁娶和旅游的照片。“食组”可以拿出窝头的实物与肯德基快餐作对比,还可放赵丽蓉表演的小品《吃饺子》的视频提高同学的兴趣。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想法,同学们的点子会很多的,还在于教师在课前的挖掘和指导。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兴趣以及直观的认识。

第三,在展示的过程中,展示的同学可以适当的给同学提出问题,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避免几个同学唱独角戏的局面出现。

第四,学生对介绍的问题进行总结。

⑶教师的作用:这个环节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必要的鼓励和肯定。控制课堂的秩序,让学生的发言和互动顺畅进行。待四个小组发言完毕,对同学们的发言做简单的总结。切记教师的话不宜过多,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4、讨论阶段:(12分钟)

针对“近代以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的问题进行讨论。

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5分钟)

⑵就这个问题,每小组派1至2位同学进行发言。(5分钟)

⑶教师给出答案,落实到书面上。(2分钟)

5、总结阶段:(6分钟)

⑴四个组的组长对本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对本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

⑵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是鼓励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以及团队精神。

6、反馈阶段(在课下)

让学生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这种评价要包括定量的(以分数的形式),还要有定性的(以文字的形式),还要进行自评和互评。设计意图是教师对本节课的效果进行总体的了解,以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我们历史组专门设计了一套表格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表格附在本文后)

七、教学反思:

⑴本课充分的注意到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⑵本课注意到自主探究活动课的实效性,把学生应该掌握的问题一一落实。

⑶本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学生掌握到了一些基础历史知识,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同学面前充分的展示自己,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增强了学生们合作的意识和集体的凝聚力。

⑷通过评价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活动中表现,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

⑸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能力。

⑹课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

相关推荐

高一历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说课稿范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