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aohm
2015-10-23
《再别康桥》是中国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新诗。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对象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过程预设等几个环节把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的执教思路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教材分析
(单元)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一册)。
《再别康桥》入选第一册第六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诗歌鉴赏。《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是《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属必读课。学习本文,能够培养学生的诗歌阅读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名家诗篇的兴趣。
(文本)
《再别康桥》的文本特点:1. 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作者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本文告别的对象是自然景物,意象选择独具特色; 2. 巧妙地将感情和景物融为一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构成美妙的意境;3.本文体现了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讲求“三美”。
二、对象分析
《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学生在前两首诗歌学习时已经对现代诗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借助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三、目标分析
基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别康桥》的文本特点及我所执教的中专商务外语班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及具体教学目标是:
(一)教学重点:
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赏析诗歌“三美”。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学生间的协作探索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走进徐志摩,了解其生平、代表作品;
2.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和意境。
3.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掌握诵读技巧,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本诗感情与景物在诗歌中的融合,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教法分析
结合本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我将采用陶冶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探究法来教学。
五、过程预设
下面我来谈谈对课堂主要教学过程的预设:
(一)图曲导入,营造氛围
首先试问学生的母校情结,再播放黄磊演唱的歌曲《再别再别康桥》(听一小段歌曲),同时图片展示康桥美景。告诉学生:我们刚刚欣赏到的优美风景就是著名剑桥大学的风光。剑桥大学也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母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感受作者离别母校时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体悟情感
本过程解决以下问题:
环节1.体悟诗情。
多媒体放映《再别康桥》的配乐诗朗诵。视频播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畅谈感受,体悟诗情。
环节2.指导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掌握音节、重音、基调,要求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感情。
环节3.比较阅读
提问:自古以来名家写作的离别诗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多媒体展示诗歌的对比,学生能直接比较出《再别康桥》离别的对象是自然景物。
(三)梳理意象,品味意境
环节1.寻找意象
在这一环节中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用圈点法找出本文独具特色的意象。结合课前预习,学生阅读过程中较容易找出以下意象: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夏虫等。
环节2.品味意境
在这一坏节中要求学生精读课文,依据寻找到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多媒体依次展示与诗文相应的图片,教师带领学生探究,逐步感知。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康桥景象的直观认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四)分析探究,赏析三美
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诗歌的建筑美。引导学生寻找诗中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及动作性很强的词语,讲解诗歌的绘画美。最终学生掌握诗歌三美各自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带领学生赏析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试着分析这首诗。
六、说板书设计
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高一语文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