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一语文说课稿

高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说课稿:《名人传》序

编辑:sx_gaohm

2015-11-09

《名人传》,由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法国)著,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说课稿,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罗曼·罗兰及他的《名人传》。

2.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能力目标

1.揣摩和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学会根据语境领会句子深刻含义的方法。

2.通过比较阅读领略《〈名人传〉序》与《〈呐喊〉自序》在写法上的不同。

德育目标

1.树立正确的名人观,呼吸真正的英雄们的气息。

2.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领悟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1.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本文是自读课文,又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可指导学生充分借助相关资料进行研读,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探究拓展法。何为名人,何为英雄,应崇拜和敬仰什么?在一个物质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太重要了。要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反复阅读课文,借助词典排除生字、生词。

2.在疑难语句下面画上横线,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揣摩、理解。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借助相关资料认真阅读课文,深刻理解《名人传》的创作意图,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名人效应”实在是威力无比。歌星的一支歌曲,球星的一个动作,影星的一部影片,甚至明星作的一款标新立异的时装,都会令众多追星族青睐、追求、崇拜。而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名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英雄?什么样的人才真真正正值得顶礼膜拜呢?让我们走进罗曼·罗兰,走进《名人传》,走进《〈名人传〉序》去寻找答案吧。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名人传〉序》一文。

(播放《〈名人传〉序》朗读录音,然后齐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自读方法指导

(1)对罗曼·罗兰及他的《名人传》,同学们比较生疏。所以要达到深刻、透彻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其一要认真、反复地阅读文章,书读百遍,才能其义自见;其二要借助相关资料拓展性地研究阅读。

(2)前面,我们刚学过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两篇文章都是自序,可尝试运用比较阅读法,在对两篇文章内容、形式、表现手法的异同对比中,领会文章的主旨,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2.发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每个同学一份)。

附资料如下:

(1)《名人传》是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撰写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介绍,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作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担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为我们奏响了一支英雄交响曲。

2.《名人传》中的三人,虽然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世的不朽的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播送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所谓的英雄,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那种人凭借强力,在虚荣或个人野心的驱策下,只能为人类酿造巨大的灾害。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倾心为公众服务。

3.罗曼·罗兰认为在这个腐朽的社会上,鄙俗的环境里,稍有理想而不甘于庸庸碌碌的人,日常都在和周围的压力抗争。但他们彼此间隔,不能互相呼应,互相安慰和支援。他要向一切为真理、为正义奋斗的志士发一声喊:“我们在斗争中不是孤军!”他要打破时代的间隔和国界的间隔——当然,他也泯灭了阶级的间隔,号召“英雄”们汲取“英雄”的勇力,结成一支共同奋斗的队伍。

4.罗曼·罗兰的这篇序言是与《贝多芬传》同样著名的。它记录了罗曼·罗兰的思想历程,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形象:对人类前途坚定的信念,对于人的至善的渴求,在探求光明的道路上与困难和苦难战斗的勇气。

5.罗曼·罗兰从贝多芬的人格和音乐中汲取过力量,得到过鼓舞,“唤醒了永久的生命的火花”。所以,他才能那样充满激情地写出《贝多芬传》。他在那里面寄托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通过贝多芬的形象,向那些在生活的重压中苦闷、彷徨、挣扎的人们发出了真挚的呼唤,希望他们振奋地抬起头来,坚定地迎着风浪前进。

三、结合课文内容,在学生自行研读的基础上,设计探讨性问题,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设计探讨性问题如下:

(可用多媒体投影显示)

(1)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缘由是什么?

(2)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名人”“英雄”是什么样的人?

(3)罗曼·罗兰为何“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

(4)与《〈呐喊〉自序》一文相比较,本篇序言在内容、结构布局、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5)从这篇序言中你得到了何种启示?

2.分组讨论以上问题,每组选一人代表本组发言。

学生交流,明确:

(1)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缘由,在序言首段已有所昭示:“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正因为如此,罗曼·罗兰想打开窗子,“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人们‘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自由的空气”就是《名人传》,“英雄们”就是他所崇拜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作者创作《名人传》就是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

(2)在罗曼·罗兰看来,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

(3)罗曼·罗兰为何将首席英雄的位置给予贝多芬,我们认为一方面取决于他的英雄观,正如文中所言:“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更重要的是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贝多芬的艰苦始于童年,他的一生一开始就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当他要展开美好的人生年华时,肉体的痛苦给予他以致命的打击,音乐家赖以生存的听觉开始失去,爱情也折磨着他的心灵。面对双重的人生重击,贝多芬选择了坚强,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发出坚毅的呼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把悲观深藏在心底,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了奇迹;他历尽坎坷,却给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乐章。是他的超凡的精神力量感动了罗曼·罗兰,震撼了罗曼·罗兰。

(4)《〈名人传〉序》与《〈呐喊〉自序》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紧扣成书缘由这一中心着笔。《〈呐喊〉自序》一文则以叙为主,夹叙夹议,按时间顺序组材,以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历程表明了写书的意图。而《〈名人传〉序》则将叙述、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依次说明了撰写《名人传》的缘由、目的,传记中人的命运、精神,以及作者的希望。

(5)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崇高感。对贝多芬的,对米开朗琪罗的,对托尔斯泰的,对罗曼·罗兰的。罗曼·罗兰的英雄观彻底打碎了我们虚幻的追星梦,使我们认识到: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充满机遇,充满渴望,必须勇于承担苦难,笑面人生,才有可能成功。

(学生发言完毕后,齐读课文,再一次感知、领悟,将没有理解透彻的语句划上着重号)

四、质疑、解难,探究提高

学生提问:文中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这句话强调了什么,应如何理解?

教师回答:这句话强调了人格伟大的重要性。正如文中所言:“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这句话则表明了罗曼·罗兰的英雄观:能承受苦难、战胜苦难、同情弱小者、救助苦难者的人才能称之为“英雄”。

学生提问:“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这句话是否也强调了真正的英雄应该能笑面灾难这一点?

教师回答:可以这样说。因为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着力刻画的就是传记主人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眼中的英雄,都是能战胜苦难的。

学生提问:如何理解“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这句话?

教师回答:我认为这句话肯定了英雄身上最本质的东西。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首先应该有一颗仁慈善良之心。这是成为一个英雄的先决条件。

五、课堂小结

我们用一课时圆满地完成了对《〈名人传〉序》一文的学习。本篇课文不仅使我们了解了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更重要的使我们对“英雄”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同学们,让我们以巨人为镜,远离平庸,远离浮躁,远离功利,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六、布置作业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

请结合上面文段,搜集贝多芬的材料,以“用痛苦换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板书设计

《名人传》序

●活动与探究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传记是一种实录性的文学。在理论上,我也承认那些飞腾的想像在文学作品的重要位置。可是实际上我总偏爱那些事实比较浓重的作品。在那里,我仿佛更能接触到一种真实生命的呼吸和表情。

但是,传记所取材的人物和作家写作的态度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有些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只叫我们钦敬,甚至于只叫我们畏惧,而不叫我们怜爱,不叫我们反省。在罗曼·罗兰的传记中,许多人物,虽然性格差异很大——例如米开朗琪罗,既不和贝多芬相近,也和米勒有区别——可是,读了总让人感动、反省和振奋。像贝多芬那种坚强、泼辣而富于人情的人物,他的震撼和扶掖我们,不用多说了。列夫·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特别是米开朗琪罗,都是具有很大弱点的人,可是我们在传记里和他们接触,却感奋地分了他们的痛苦与失败,同时也分了他们的诚挚和成功。我们的生命和他们的差不多融成一片,决不只是“枕着他们休息一会儿”而已。有些传记叫我们读了,只深深赞叹作者艺术的高妙,可是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行动,却不怎样兴起重大的关心。我们只做了一回人生的旁观者和艺术的鉴赏者。这种性质的传记,现代并不少。即使像莫里哀那样的名手,他的作品多多少少也叫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分明是属于另一种类的。它不是没有艺术的威力,而是这种威力在显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之后,自己躲藏了起来。它不叫自己浮泛在读者的意识上——因为这样会妨碍读者与作品人物的交感融会。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得鱼忘筌”的境界,第一流的艺术家要叫读者经由作品直接地去“关心参与”活的人生。叫人只停留在他艺术的戏法前的,则不过是一些搔首弄姿的小家罢了。真正的艺术应该超越艺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