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一语文说课稿

高一语文必修2说课稿《兰亭集序》

编辑:sx_gaohm

2016-03-15

所有学科都要靠语文为基础。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必修2说课稿,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问题探讨专题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对前面20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引领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丰富的课程价值.第一板块的两篇课文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辩的文章.《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作者的生死观,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把握当下人生,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我想教学时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注意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情怀和他们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

所以,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二,说教法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但这种做法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五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五读回味理解.《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但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为了清楚的体现我的"文言五步诵读法",我把两个课时放在一个整体中)

1,诵读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精心运筹下,以小组或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教学要点或专题,展开议论甚至争辩,从而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具准备

课件:王羲之生平简况,王羲之兰亭集序书帖影印,兰亭集序录音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古人对生死进行的哲理思考引出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

(二)作者,作品以及文体简介

结合课下注解①了解作者后欣赏插图,再在幻灯上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目标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五步诵读

1,第一遍诵读:听录音范读,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3), 给生字词注音.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