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物理解题方法 正确对待解题

编辑:

2014-05-29

2、审清题意,注意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的分析。

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第一步如果迈不开,具体的解题就无从谈起。审题过程的目的不仅仅是一字不漏的读题,还要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等多方面来完成解题的全过程,并读出出题者的意图。通过审题分析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生动而清晰的物理情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能准确地、顺利地完成解题的全过程。在未寻到解题方法之前,都要审题不止,而且题目越难,愈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以求突破,即使题目容易,也不要掉以轻心,否则也会导致错误。

审题过程要了解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1)题中给出什么

(2)题中要求什么

(3)题中隐含什么

(4)题中考查什么

(5)题目应用什么规律。

具体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充分考虑:

(一)注意审明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在读题时不能只注意那些给出的具体数字或字母等已知条件,对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要多加思考。所谓关键性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变化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等,如:恰好、完全、仅仅、临近等词语,它们往往是破解题意的关键所在,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题眼”,真正把握住关键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经过长期做题来积累经验,做题的时候要留心积累。

(二)审题要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

物理之所以较难,不仅仅是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变,还由于潜在条件隐蔽难寻,使人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这正是考查同学们思维能力的深刻程度。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把隐含条件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有些隐含条件隐含的不深,平时又经常见到,挖掘起来并不困难,例如题目说“光滑平面”就表示“摩擦不计”,题目说“恰好不滑出板”就表示“研究物体恰好滑倒板的边缘处且具有了和板同样的速度,即保持了相对静止”等等。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含的比较深,情景又比较新,挖掘起来就比较困难。当然,一开始同学们并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读题后就马上尝试做题,结果受到阻碍才意识到条件欠缺,必须返回头来重新审题。所以在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挖掘隐含的条件,抓住细节,前后联系,展开联想,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一个质量为m的长度为L的均匀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用水平力F推木板,当木板已滑出桌边三分之一L时,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等于多少?

关键词语:

①“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力F”,需判断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

②“木板已滑出桌边三分之一L”,需判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

隐含条件:

①“木板均匀”重心在几何中心处

②“当木板已滑出”判断木板在运动,所受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③“滑出桌边三分之一L”能判断出木板的重心还在桌面上,不会倾倒。所以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mg,由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就可求出摩擦力等于μmg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