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资讯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整理

2019-01-04

  1. 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的是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本套试题共有两卷,分别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下面同学们就来练习吧。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诗是大众化还是小众的,从新诗诞生起,就一直在争论中。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平民化还是贵族化。

新诗刚出世就显露了它的平民化倾向。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核心,就是推倒贵族文学,建立国民文学。周作人等也提出“平民的诗”。其后,新诗的平民化运动一浪接着一浪。康白情“贵族的诗”的说法,虽得到朱自清等人的支持,在新诗史上几经沉浮。朱后来发表《新诗的进步》,则倡导“并存”。两种倾向可以说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

不仅对诗坛,就是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李白有《静夜思》,也有《蜀道难》;老杜有三吏三别,也有《北征》。推出大众化的《死水》的闻一多,也出版过小众化的《红烛》;写过小众化的《雨巷》的戴望舒,也写过大众化的《元日祝福》。朦胧诗似乎是小众的,但是诸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类的名句却得到广泛流传。当然,一位诗人总有他的主要审美倾向。李金发基本是小众化诗人,田间基本是大众化诗人。在一些诗人那里,主要审美倾向还会发生变化,殷夫、穆木天、艾青、何其芳等都是由小众化转向大众化的诗人。

从一个角度说,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诗终究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大众化和小众化倾向还与诗的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当生存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发生战争、革命、灾难的年代,大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当生命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和平、和谐、安定的年代,小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

大众化和小众化的诗都各有其美学价值,不必也不可能取消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艺术总是有媒介化倾向,诗终究以广泛传播为旨归。大众传播有两个向度:空间与时间。不仅“传之四海”的空间普及,“流芳千古”的时间普及也是大众化的表现。李贺、李商隐生前少知音,但他们的诗歌几千年持续流传,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诗歌的这种隔世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化现象。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只要是中国人,大多能背出几首佳作。唐诗宋词成了中国人文化身份之一。白居易和柳永是很值得后世研究的代表。

胡适倡导新诗时,就很推崇白居易和他领军的新乐府。“但伤民病痛”的白居易推进了杜甫开辟的现实主义,“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恨歌》,再到贬居江州的《琵琶行》,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艺术追求,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白居易的诗广布民间,传入深宫,当时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到处题有白诗。有的“粉丝”全身纹上白诗,有的歌妓因能诵《长恨歌》而“增价”。白居易死,唐宣宗写诗悼念,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句。新乐府用口语,但徒有乐府之名,实际和音乐没有多少干系,而柳永的词却充分运用音乐作为传播手段。柳永生于两宋社会的“盛明”之世,描写都市繁华,歌咏市井生活,在题材上有突破;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长调慢词,在文体上有突破。他熟悉坊曲,和歌伶乐伎合作,使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叶梦得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新诗拥有唐诗宋词时代没有的现代传播手段,像诗的网络生存,就是古人远远不具备的条件。但是,新诗实际上很小众。和唐诗宋词相比,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一、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人难写,读者难记,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二、新诗的发生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也不来自音乐,主要借助默读,与朗诵尤其与音乐的脱节成为传播的大难题,把声音还给诗歌乃当务之急;三、和白居易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不一样,当下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高尔基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无论是小众还是大众,新诗都需不断继承创新,在多样化格局中努力争取传播的大众化效应。

(选自《人民日报•文艺评论》)

1. 下列关于“诗的大众化”和“诗的小众化”倾向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新诗刚出世就显露了它的平民化倾向,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诗的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是并存于诗坛的。

B.闻一多有大众化的《死水》,也有小众化的《红烛》,这说明对于诗人个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常常是“并存”的。

C.诗人总有他的主要审美倾向:小众化或大众化。但这种主要审美倾向都会发生变化,如殷夫、穆木天、艾青、何其芳等都是由小众化转向大众化的诗人。

D.“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新诗都需在多样化格局中努力争取传播的大众化效应。

2.下列关于“相对于唐诗宋词,新诗难以大众化”原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诗要和白居易“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一样,要使诗歌贴近公众,诗人切忌“私语化”倾向。

B.诗最终要以广泛传播为旨归,而新诗拥有唐诗宋词时代远远不具备的现代传播手段,比如诗的网络生存。

C.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审美标准,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间。

D.白居易的新乐府用口语,柳永的词充分运用音乐作为传播手段,产生了大众化效应,而新诗主要借助默读,没有把声音作为诗歌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化和小众化的诗都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美学价值,人为地取消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符合诗歌的审美价值。

B.从新诗诞生起,围绕“诗是大众化还是小众的”的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平民化还是贵族化,这个争论一直存在,后来出现了“并存”现象。

C.诗歌的隔世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化现象。唐诗宋词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它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D.从一个角度说,在我国现在的和平、和谐、安定的年代,生命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小众化的诗更为常见,这与诗的外在环境密切相关。

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洋文凭能否换来“中国机会”

“海归”手持洋文凭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近一两年来,出现了部分“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暂时待业的“海待”现象。

据调查,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

对此,总裁陶庆华认为,“海待”现象是市场的理性回归,是市场逐渐理性的自动调整。

据他介绍, 90年代中后期,回国成为一种潮流。当时的“海归”们也一度炙手可热。然而,伴随着国内外的技术发展趋于同步,笼罩在“海归”头上的光环渐渐褪色。不少企业也不再把拥有“海归”的数量作为提升企业形象和价值的砝码,“要能力不要背景”成为很多老板的共识。

中国的人才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些“海归”的心理期望值过高,导致他们在和本土人才的竞争中无法占据上风。从爱尔兰回国求职的硕士钟小姐告诉记者,她有的同学回国后,只用本科学历求职,反而更容易找到工作。

中华英才网总裁张杰贤说,“海待”现象还与“海归”成分的改变有关。随着国外教育机构的开放和生源竞争,出国留学的门槛一降再降。近几年,“海归”族还出现了低龄化倾向。

加中经贸理事长白宁认为,去国外上学并不代表你的就业能力提高了。他建议每个人出国前一定要有留学规划和职业目标,在国外读书同样要多了解社会,尽可能多参与社会实践。在他看来,做任何工作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甚至可能从中发现创业的机会。他建议“海归”们回国后,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可以先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哪怕先给人当义工,让别人有机会看到你的能力。

张杰贤则提醒“海归”们,找工作的时候,眼睛不要只盯着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在东北、中西部有很多的就业机会。建议“海待”们要及时转换观念,主动到市场上“觅食”。

“‘海待’现象可能会发出人才过剩的错误信号。”陶庆华说。中国并不是人才大国,是缺人才的,真正的人才决不会“过剩”。他认为,目前的人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海外留学人员没有准确把握国内人才的需求信息;而国内的用人机制又不够完善,用人单位往往忽略“海归”的潜在优势。

总裁张杰贤说,洋文凭即金字招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哪儿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具备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会提供很多机会,但只要是市场经济,就永远会有失业人口。要缩短“海待”的时间,只能靠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4.{C}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国外教育机构的开放和生源竞争,出国留学的门槛一降再降,“海待”现象日益突出。“海待”现象是市场的理性回归。

B.中国的人才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海待”现象是指持有洋文凭的人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暂时待业的现象。

C.目前我国人才市场观念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90年代中后期重视把拥有“海归”数量作为提升企业形象和价值的砝码转向看重“海归”能力。

D.从爱尔兰回国求职的硕士钟小姐的同学回国后用本科学历求职更容易找到工作说明了“海归”与本土人才在竞争中无法占据上风。

5.从文中看,形成“海待”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4分)

6.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出减少“海待”现象的办法。(5分)

现代文阅读(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题 (14分)

跌落在黄昏的蝉声

①黄昏的蝉声有种奇异而神秘的美。它把乡村的夜晚一下激活了。

②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一定不会陌生。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啊。说它美妙,噬人心骨,荡魂夺魄,也许还不够。那是从天堂深处传来的声音,被一群叫蝉的乡村哲人世世代代不知疲倦地吟唱。唱着唱着,乡村就变老了。我们也变老了。

③那个时候是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极为松懈的时候。白天也有蝉声,可白天的蝉声淹没在白天的喧嚣里,被白花花的太阳蒸化了,被青幽幽的绿草给覆盖了,被东一阵西一阵的轻风带走了。只有黄昏的蝉声,才最像蝉声,最为引人注意。

④我坐在我家门前的那棵大核桃树下。核桃树有两丈多高,茂密的枝叶弯弯曲曲,一路延伸到房檐上。阔大的树冠像一把张开的绿伞,严严实实地将下面的那方平地罩住。我坐在光滑的地上,穿着一件白色背心,露出瘦骨嶙峋的胳膊,下身是一条打满补丁的裤子,脚上汲着一双拖鞋。这副形象我永远记得。关于我童年或是少年时期的模样,所能想起的只有这些。我坐在被白天的太阳炙晒过还残留着一丝余温的地上,耳边传来嘶啦嘶啦的蝉声,像琴弦一样撞击着我的内心。四周群山寂寂,苍茫的暮色像墨汁一样从天边氤染过来。远远的大路上走过来很多人,在太阳底下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回家了。有的肩上抗着锄头,有的背上背着柴禾,还有的背后牵着耕牛。他们都很疲倦,行色匆匆。最迫切的愿望是,赶紧回家,洗一把脸,擦擦汗,然后享受一顿温热的饭菜。劳作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天越来越黑,大路上游动的人们,渐渐变成为小小的黑点。

⑤小时候我总是站在核桃树下,等候从山上劳动归来的母亲。母亲收工很迟,要到天黑才会回来。她总是担心活路做不完。核桃树下的暮色像树叶一样跌落在我的身上、脸上,母亲还不见归来。奶奶做的饭菜已经凉了。等候母亲迟迟不归是一件揪心的事情。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尤其到了夏天,母亲更加忙碌了。她说,天黑得迟,能多做点活路就多做点。回到家中的母亲全身被汗水浸透,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我的母亲真是太苦了。所以一到黄昏,我就会站在核桃树下,向着母亲劳动的山头眺望。这个时候我的耳边到处都是蝉声,咿咿呀呀唱个不停。凄切的叫声中,心里有种不可名状的孤独在悄悄升起。我喜欢蝉声又害怕蝉声,一年又一年的蝉唱中,我慢慢体会到了什么是宇宙人生。

⑥乡下的蝉唱要持续很久,甚至半夜三更都能听到。像游丝一样牵牵绊绊,不绝如缕,触动着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可以这样说,我是在黄昏的蝉声中慢慢走向成熟的。如今我还保留着那样的习惯,一到黄昏,我便伸长脖颈,寻觅和捕捉藏匿在树叶丛中的声声蝉声。没有什么能让我内心更为宁静的了。听着大自然的美妙天籁,我再次感到人生如梦。

⑦据说蝉这东西是高洁的象征,很多名人都歌咏过它。我写蝉不为别的,只想慢慢品咂我在乡下的岁月,更准确地说是慢慢品味我在人世间的剩余岁月。原因很简单,蝉声让我内心获得宁静。不知怎么的,今年夏天,小镇周围的蝉叫得特别欢。一到黄昏更是铺天盖地,滚滚而来。吃过晚饭后,我点一只烟,站在窗前,静静听上半个小时,然后再去做别的。我不需要像小时候那样苦苦期盼母亲回来了。母亲也不需要像从前一样劳累了。但听着这熟悉的声音,依然感到非常亲切。沿着蝉声的道路是一个又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串连起生命的全部秘密。但我是无法读懂的,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明白它的意义。对我来说,蝉声是生命的隐语。像上帝的密码一样难以破解。我有时候晚上失眠,到了半夜还能听到蝉鸣,隔着窗户对我窃窃私语。它们要告诉我些什么呢?我不知道。

(选自《新散文周刊》)

7.下列对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结构安排思路清晰,先总说黄昏蝉声的跌落之美,再对比了乡村白天和黄昏的蝉声,重点写了引人注意的蝉声以及蝉声之谜。

B.本文寓说理于写物之中,事理与事物相互联系在一起,含蓄深沉,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C.作者喜欢听大自然中黄昏的蝉声的美妙天籁,在黄昏的蝉声中慢慢走向成熟,获得宁静,逐步体味人生。

D.年复一年的黄昏的蝉声,唱老了乡村人特别是母亲平凡而辛劳的人生,也唱出了“我”内心的宁静和人生的成熟。

E.此文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叙述思维开阔,了解很多诗文,让读者不知不觉中亲近乡村和乡村生活。

8.第三段作者说黄昏的蝉声“最为引人注意”,请概括出文中哪些蝉声引起了“我”的注意。(4分)

9. “黄昏的蝉声有种奇异而神秘的美”,“我喜欢蝉声又害怕蝉声”。对此,作者的感受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树声,字与吉,松江华亭人。家世业农。树声少力田,暇即读书。举嘉靖二十年会试第一,选庶吉士。三十一年,请急归,遭父丧。久之,起南京司业。未几,复请告去。起左谕德,掌南京翰林院。寻召还春坊,不赴。久之,起太常卿,掌南京祭酒事。严敕学规,著条教十二以励诸生。召为吏部右侍郎,引病不拜。隆庆中,再起故官,不就。神宗嗣位,即家拜礼部尚书。

初,树声屡辞朝命,中外高其风节;遇要职,必首举树声,唯恐其不至。张居正当国,以得树声为重,用后进礼先谒之。树声相对穆然,意若不甚接者,居正失望去。一日,以公事诣政府。见席稍偏,熟视不就坐,居正趣为正席。其介介如此。北部要增岁币,兵部将许之,树声力争。岁终,陈四方灾异,请帝循旧章,省奏牍,慎赏赉,防壅蔽,纳谠言,崇俭德,揽魁柄,别忠邪。诏皆嘉纳。

万历改元中官不乐树声屡宣诣会极门受旨且频趣之比趋至则曹司常事耳树声知其意连疏乞休。居正语其弟树德曰:“朝廷行相平泉矣。”平泉者,树声别号也。树声闻之曰:“一史官,去国二十年,岂复希揆席①耶?且虚拘何益?”其冬,请愈力,乃命乘传归;辞朝,陈时政十事,语多切中,报闻而已。居正就邸舍与别,问谁可代者。举万士和、林燫。比出国门,士大夫倾城追送,皆谢不见。

树声端介恬雅,翛然物表,难进易退。通籍六十余年,居官未及一纪。与徐阶同里,高拱则同年生。两人相继柄国,皆辞疾不出。为居正所推,卒不附也。已,给廪隶如制,加太子少保,再遣存问。子彦章,万历十七年进士。树声诫毋就馆选,随以行人终养。诏给月俸,异数也。树声年九十七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选自《明史·陆树声传》)

【注】①揆席:宰相或内阁首辅的称呼。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历改元/中官不乐树声/屡宣诣会极门受旨/且频趣之/比趋至/则曹司常事耳/树声知其意/连疏乞休。

B.万历改元中/官不乐树声/屡宣诣会极门/受旨且频趣之/比趋至则/曹司常事耳/树声知其意连/疏乞休。

C.万历改元/中官不乐/树声屡宣诣/会极门受旨且频/趣之比趋/至则曹司常事耳/树声知其意连/疏乞休。

D.万历改元中/官不乐/树声屡宣诣/会极门受旨/且频趣之比趋/至则曹司常事耳/树声知其意/连疏乞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祭酒”,职官名,汉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B.“政府”,唐宋时期称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明朝时期指内阁处理政务的地方。

C.“岁币”,封建社会中,中原周边的附属地方或国家向中原朝廷缴纳一定财物。

D.“通籍”,即做官;籍是挂宫门外以备出入查对的写有姓名、年龄、身份的竹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树声不慕荣华,能够认清自我。陆树声多次被朝廷征召没有上任,得知朝廷要任命自己为内阁首辅时,他认为脱离朝政二十多年的史官,希望得到内阁首辅的位置是贪图虚名。

B.陆树声端正耿直,不愿阿附权贵。张居正以晚辈的礼节拜见陆树声时,陆树声神情肃穆好像不愿意接近张居正,虽然后来的官职是张居正举荐的,但陆树声最终也没有依附张居正。

C.陆树声不惧朝廷,敢于直言陈述。有一年年终,陆树声上书请求皇帝遵循旧章,察看奏书文牍,慎重赏赐,防止被人蒙蔽,采纳正直的劝谏,推崇节俭,总揽权柄,识别忠良邪恶。

D.陆树声教子有方,得到朝廷认可。陆树声的儿子陆彦章是万历十七年的进士,为回家奉养父母就听父亲的话不参与翰林院选拔,朝廷为表现对陆树声的认可就每月发给超量的俸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树声屡辞朝命,中外高其风节;遇要职,必首举树声,唯恐其不至。(5分)

(2)一史官,去国二十年,岂复希揆席耶?且虚拘何益?(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泊杨子岸

鲍溶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霁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的“才入”与“乡关”呼应紧密,才入维扬,就感到乡关已远;入题即抒发浓重离情,简洁明快,调动了读者情绪,起法高妙。

B.颔联的“藏”字用得极妙:雨既停止,天已放晴,若去寻找雨的踪迹,只能从树叶树枝挂着的水珠上见出分晓;拟人手法,别具韵味。

C.颔联的下句写雨后风起,为结句的“寒气”作铺垫,诗句抓住江潮景观,把握雨霁初晴的特征,意象十分鲜明,诗意清新。

D.尾联的主要意思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起来,诗人枯坐舟中,衣衫单薄,更觉雨后的江风寒气侵人肌骨,不胜其寒。

E.尾联的“客衣”点明游子身份,“薄”写出生活困窘;“客衣”之“薄”与“寒气”之“饶”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韶光易逝的悲凉。

15.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与杜甫《春夜喜雨》中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在景物的描写和情感抒发上的不同之处。(6分)

(三)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文中集中体现出这种鲜明的对比的语句是:女也不爽, 。

(2)苏轼《赤壁赋》中,讨论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时以“不变”的角度分析后说“而又何羡乎”,其中“ , ”两句是从“不变”的角度表述这个观点的。

(3)《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句子: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这篇小说中,张爱玲在描写人物的着装、环境的特点,甚至人的一举一动乃至思想活动时,都不胜其烦地抹上色彩。

②商春松和《欢乐颂》里樊胜美们的故事之所以会让人们津津乐道,原因在于它们代表了这种以多个子女之间的经济互助为保障的传统家庭模式。

③凶手的惨无人道引发了舆论场的一片义愤,与此同时,颇似韩国电影《杀人回忆》一般瘆人的作案手法也发酵成了猎奇性的谈资。

④叶秀山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戏曲理论家,书法理论家,美学家,这些称谓实至名归,但真正成就他的是哲学。

⑤内心深处那一丝不绝如缕的功名之念,又使他不断而执著地演绎着离别的故事。

⑥小说中的故事总在相似地点发生,空间的格调如出一辙,这是一些批评家断定张爱玲写作格局小的依据之一,不过,以空间大小论格局,未免牵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我国敦促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重信守诺,遵守国际法准则,切实履行国际义务。中方坚决反对肆意曲解世贸组织规则、肢解多边贸易体制。

B. 只有不断解决问题,党和人民事业才能不断实现新发展。一个单位或地区推动事业发展创新的过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

C.这是一个可以将相亲、求职等传统话题搬上电视荧幕并对其进行娱乐化改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泛娱乐化的电视生态环境下,职场真人秀节目必然表现出与以往职场类节目不同的特征。

D.一个书店,十五年时间,换了三个地方,西安万邦书城一再从城市的商业中心向外撤离,证明围绕以图书经营为中心的传统书店未来依然挑战巨大。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先秦、秦汉处于史学兴起阶段,问世的历史撰述相对较少,史学发展的内容相对集中, ② 一部重要史书所引发的较为集中的评论,构成了这一时期史学批评发展的主要内容。 ③ 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体裁的历史撰述日益增多,史学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史学批评发展的主要内容已 ④ 限于围绕着一部重要史书的相关评论, ⑤ 涉及史书、史家间的相互比较,史学批评标准、方法的提出, ⑥ 于一些史学理论问题的探讨。

9.png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要养成道德的勇气,必定要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天性的敦厚, ① 。就第一个条件说, 一个人有无作为,先要看他的天性是否敦厚。不要说看人能否担当国家大事,就是我们结交朋友,也要先认定他天性是敦厚还是凉薄。就第二个条件说,则体力与胆量关系,实在密切极了。 ② ,体力差的人却常常易于胆子小。 ③ ,然后才可以谈如何修养道德的勇气。

21.下面是某市“2016年全国扶贫日”活动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陈忠实曾写到过他亲手种植的玉兰树。第一年,玉兰树到了发苞开花规定期,不但没开花,反而长成病态了。第二年,依然是病态,作者想挖掉它重新种植,但转念一想,或许再坚持一下,任它继续存在着,过些时候,“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后来,这株玉兰树果然开花了。陈忠实写道:“尽管只有两朵,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就不单是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

在学习、生活中,常常有类似的经历,由希望到失望或想放弃而后却收获意外的惊喜,其中坚持是很重要的因素。请以“感谢那一次的坚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主题突出,叙事完整且有波澜,有细节描写。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