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by
2013-11-15
有人说:“得申论者得天下”,此话不假。申论得高分不容易,尤其是国考,得高分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我们专门为您准备了2014年北京公考最新模拟题答案解析,希望再您的备考复习过程中有所帮助!
参考答案
(一)答案提示
关于进一步加强L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作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县委办公室特下发《关于进 一步加强L县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县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性 文件。
第一,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第二,加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组织好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加强选题规划 和内容建设。
第三,加大传统文化保护力度。大力开展农村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四,政府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落实文化建设项目,扶持公共文化建设。L县县委办公室××××年××月××日
(二)参考范文
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虽蓬勃发展,但产业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传统文化的 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把握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存在地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企不分等问题。(2)文化产业的法规政策不完善。我国尚没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大法,文化产业领域内的基本法律也处于缺失状态,地方在文化立法上受到限制,增加了地方立法的难度。(3)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4)市场拓展能力不强。
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科学规划,完善扶持政策。要加强整体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文化产业,要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培养市场主体。政府要逐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有序地开放文化市场,消除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特色园区。首先,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其次,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最后,促进产业集聚。以建设产业园区为切入点,推进产业集聚。
第四,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打造自主品牌。要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鼓励文化企业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实施水平或纵向方向的兼并重组,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第五,搭建产业平台,加强人才培养。要大力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文化会展,使文化会展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平台。各地要建立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中心,作为政府联结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广泛收集、及时发布文化产业信息,组织各类企业参与文化产业项目交易。同时,完善文化产业网站功能。要多渠道培养文化人才,完善在职人员培训机制,积极引导本地高等院校加快建设文化产业重点专业和学科,逐步完善有关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专业人才。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心,组织力量协助居民撤离,动用军队和警备的资源和力量进行灾前预警、救援、疏散工作。地震发生后,巴基斯坦政府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派出军队、直升机赶赴灾区,同时充分利用国际援助。
以上案例启示我们,我国在抗击自然灾害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政府职责,进一步实现政府救灾机制的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利用军队、国际援助,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三是普及抗震救灾知识,提高民众救灾意识和能力。
(二)答案提示
1.“抗震救灾精神的由来”的内容要点:(1)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2)抗震救灾过程中形成了抗震救灾精神。
2.“抗震救灾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内容要点:(1)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3)多难兴邦,灾难过后更会收获民族精神财富。
3.“抗震救灾精神的体现”的内容要点:(1)介绍抗震救灾精神的具体体现;
(2)介绍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关于抗震救灾的思想和做法;(3)介绍武警官兵、人民群众抗震救灾情况;
4.“抗震救灾精神万古传”的内容要点:
(1)指出抗震救灾精神的内容和重要意义;(2)号召人们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三)参考范文
抗震救灾精神万古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在一连串的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面前,中国人民没有被压倒。13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特大灾害。从抗洪精神到抗非精神,从抗雪精神到抗震精神,中华民族凝聚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谱写了不可战胜的神话。人们不会忘记,l998年夏天,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亲临洪魔肆虐的大堤上;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挺立在余震频发的震中;只要有灾情,各级政府、解放军、武警官兵、医务工作者、新闻记者、志愿者和社会各界就会万众一心,迅速进入救灾第一线。l3亿中国人民谱写了伟大的抗灾精神~一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是压不垮压不倒的!
抗震救灾体现了尊重生命的诺言。无论是在2008年5月四川汶川震中前线,还是在2010年4月青海玉树震区一线,温家宝总理总是亲临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并提出抗震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的工作理念。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正如施救人员所言:“无论困难再大,我们也只会选择——绝不放弃!”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是生命尊严的深刻内涵。
抗震救灾抒写了军民一家的挚爱。无论灾情发生在哪里,无论灾情有多大,无论有多危险,无论有多困难,第一时间顶上去的永远是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与灾情抗争,与灾民同在,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1998年夏天,他们在洪水面前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发出“誓与大堤共存亡、人在堤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情壮语。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人民军队,是保家卫国和人民的钢铁长城,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抗震救灾表达了众志成城的誓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哪里有灾情,从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到人民军队,从共产党员到普通百姓,从捐现金到捐衣物……l3亿人民心连心。人们用行动表达了对灾区民众的关爱,凸显万众一心、共克艰难的决心。我们不仅收获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收获了奋发图强的勇气和信心。一次次特大灾害,考验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领导力、凝聚力和坚不可榷的自信力;一次次特大灾害,凸显着我们中国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力量战胜一切灾害,在抗震救灾精神的鼓励下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华民族的抗震救灾精神万古长!
精品学习网就是您备考的良师益友,我们希望为您准备的2014年北京公考最新模拟题答案解析能够切实的帮助到您!同时预祝您在国考申论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关推荐
标签:申论模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