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时政热点:中共十八大对台方针解读

编辑:sx_yanghx

2012-11-14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国考公务员考试报名又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为了使大家都能考出满意的成绩,精品学习网的编辑在这里为您整理了十八大时政热点:中共十八大对台方针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副教授石正方今日在华广网刊出评论,文章认为,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报告最大的亮点,对台方针就体现并深入贯彻了这一纲领。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解读十八大报告对台方针政策内容,可以更深刻领会大陆对台政策取向,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全文摘编如下:

十六大以来,针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十年来,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对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的吸引力日益增强;秉承科学发展观,大陆的对台政策与时俱进,弹性务实,稳步推动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轨道。十年来,特别是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经济、文化、社会乃至政治领域的交流交往,无论是量还是质的方面,都超越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可以说,这几年是台海形势最为安定祥和,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大陆对台政策方针符合两岸中国人的根本利益诉求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切合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在规律,行之有效。

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报告最大亮点。综观胡锦涛总书记的政治报告,无论是对过去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还是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展望,都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表明科学发展观将是今后贯彻大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和各方面事务的核心理念、指导方针。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解读十八大报告对台方针政策内容,可以更深刻领会大陆对台政策取向,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要求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格局下,灵活务实推进两岸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领域各项交流不断深化,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持续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具体而言,大陆将一如既往倾力推进两岸制度性协商进程,在推进经济领域特别是ECFA后续协商的同时,推进两岸文化、教育、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制度协商,推动两岸社会大交流的繁荣发展;并在互信共识不断增进的基础上,切入两岸政治关系议题,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决定了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以台湾民众利益为关照,以两岸民众福祉为依归。和平发展造福两岸民众,坚持和平发展,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是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核心理念“凡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要切实保护台湾同胞权益,团结台湾同胞维护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由此,大陆将继续倾力推进落实惠台政策,特别是针对台湾中南部、中下层民众的惠台政策,让更多的两岸民众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好处,认同、拥护进而积极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体现在大陆对台政策的灵活弹性、稳健务实上。事实上,以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分裂为底线,以保障两岸民众福祉为前提,大陆在处理两岸社会经济文化诸领域交流和协商事务中,日益展现出灵活性、策略性和包容性,有效地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大陆将一如既往地在坚持原则性基础上,富有弹性、与时俱进地推动两岸诸领域交流交往模式、机制的创新,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向纵深发展。

科学发展观诉求可持续发展,关注发展的动力、质量和结构。民众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保障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进,做好台湾各阶层民众、各党派的工作,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至关重要。建立在民众认同基础上,两岸关系才富有生命力。一方面,要让广大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分享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另一方面,要做好各基层工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主义“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

十八大对台方针政策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决定了大陆对台政策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灵活弹性,稳健务实和创新进取,保障了两岸民众的福祉诉求,具有稳定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更多内容请进入:

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