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qinh
2010-12-30
第八节 人民警察回避制度
一、人民警察回避概念
人民警察的回避制度指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办理刑事、行政案件中,由于与案件当事人或当事人近亲属有某种利害关系或特定关系的,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处理,而由自己申请或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由警察机关负责人或权力机构作出决定。不参加对本案件调查工作和实施处理的法律制度。
二、人民警察回避制度的意义
实施人民警察回避制度:有利于公正处理案件消除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思想顾虑;利于人民警察秉公执法。维护公安机关的威信;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 人民警察办理各类案件的回避
(一)回避的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法》第45条规定: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办案的人民警察,由于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应当回避.这里所指的当事人,一般是指违法行为人和受害人;这里所指的近亲属,主要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2、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办案的人民警察本人或者她的近亲属,由于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与本案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这里所说的其他关系,是指近亲属以外的其他各种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办案的人民警察不得接受案件当事人及近亲属请客及送礼。一旦发生,就应当回避。另外,其他关系也包括办案的人民警察与当事人密切的关系;或有矛盾;或有债权债务等关系。
4、即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的。
(二)回避的程序
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回避的程序有以下几点:人民警察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5条所列的三种情形之一的,即:其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其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其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民警察应当主动提出申请回避。对于人民警察提出的回避申请,该人民警察所在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有权作出回避决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的过程中,本人并末提出回避申请,该治安案件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要求该人民警察回避的,应由该人民警察所在的公安机关作出回避决定。人民警察不服回避决定的,也可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人民警察的上级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3条的规定,认为回避决定有错误的,应予以撤销或者变更。申请复议,治安案件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请求,如果末被公安机关接受。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按照《行政复议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复议。受理复议的公安机关必须按照《行政复议条例》的有关规定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有关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
四、人民警察办理刑事案件中的回避
(一)自行回避
人民警察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所列几种情形之一的: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人民警察应当自行回避,但在决定作出之前,该人民警察不得中止对该案的侦查”
(二)申请回避
人民警察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应当回避而警察自己未提出自行回避要求的,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依法有权提出要求该警察人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要求警察人员的回避申请提出后,由有权作出回避决定的人员和组织决定是否回避。
(三)回避决定
回避决定依法由有权作出回避决定的人员和组织作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作出回避决定的人员和组织是:侦查人员的回避,由公安局长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需要回避时,由同级人民检察委员会作出回避决定。
(四)申请复议
刑事案件中的提出回避申请的当事人,对于被驳回的申请回避决定,当事人仍然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提出申请回避的人民警察,不得中止对案件的侦查活动。
(五)提出意见
人民警察认为其上级作出回避决定有错误,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32条第2款规定:“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人民警察认为回避决定有错误而提出意见,但在被采纳之前,不得停止执行回避决定,执行该回避决定的后果,由作出决定的上级负责。
标签:法律法规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