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onghk
2012-09-21
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假调研等“调研顽疾”误事殃民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提供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假调研等“调研顽疾”误事殃民,供考生参考。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作为公共治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决策之前的一个必要步骤,“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现实中,在少数地方、部门、领域,“调查研究”染上了一些病症,有的还渐成顽疾。这不仅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概括起来,其病有五:
一是“假调研”。借调查研究之名,或行游山玩水之实,把调研变成了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或行争取经费之实,把调研变成了套取资金的渠道;或行联络感情之实,把调研变成了拉关系、办私事的途径。甚或,只是为完成上级任务作“应景文”,为接受基层邀请当“吹鼓手”,为验证领导的一个新观点、维护部门的一点小利益,便把调研变成了结论预设、按需求证、合则取不合则弃的工具。
二是“被调研”。有的时候,表面上看是基层弄虚作假,根子上却是一些干部浮躁、虚夸的工作作风。做做样子、走走“套路”,边界迎送、层层陪同,走规定路线、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使调研成了“精品游”、“盆景展”和“报喜会”。
三是“回避问题”。不敢直面矛盾,不敢深究问题,怕争论伤和气,怕细究得罪人,怕深入弄得自己脱不开身。喜好总结经验、歌功颂德,对问题轻描淡写、点到为止,对策建议避实就虚、笼而统之。
四是“调研脱节”。只调不研,停留于点上情况、表面现象,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只是浅尝辄止,简单做结论、匆忙下指示。研而不实,满足于上互联网搜、到图书馆翻、请基层单位报、联合高校院所做课题,堆砌拼凑,洋洋万言,新理论与新名词乱飞,图表与模型狂舞,对策建议却像小山羊尾巴——既短又臭,还不管用。
五是“不重运用”。有的倒是真调研,但成果出来,却热衷于请领导批示、送刊物发表,对调研成果的运用和效果不闻不问,最后,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问题还是问题,建议还是停在纸面,对实际工作推动不大。
社会转型期,新情况、新课题层出不穷,老问题、老矛盾有新变化,新经验、新创造火花闪现。这些“新”,折射着纷繁复杂的现实,提示着前进路上的风险,蕴藏着社会进步的密码,散落着群众智慧的灵光。然而,这些必须也只有靠深入调研才能发掘、梳理、归纳、提炼、升华,最终产生滋养前行的智慧与力量。在这个意义上,调查研究,是国家和社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制度机制。
“调研顽疾”却削弱甚至阻断了这个重要机制。轻则劳民伤财、影响形象;重则误导决策、失信于民;久则误事殃民、误党误国。倘若不祛“调研顽疾”,反任其恣意加重,无异于在闭目塞听中推行公共治理,又如何能实现“善治”、如何能走好前行的路?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尤其是领导干部,更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只有真正沉下去,奔波在基层,重视并且善于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找到真药方、站在新前沿。如是,才能不断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前行的“养料”与动力。
更多关于面试辅导请点击:面试辅导
标签:面试辅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