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解读

编辑:qinh

2010-10-26

一、两大巨变

巨变一:题型顺序调整,凸显考试重难点

今年行测考试大纲较去年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将常识判断部分由第一部分变为第五部分。这个微调比较有深意。

其一,根据对公务员的能力要求先后安排题型顺序,彰显科学性。良好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是最基本的公务要求,试题以此为第一部分,设两种题型,繁简得当,庄重而科学。后继以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三部分,内容丰富,要求渐高,格调不凡。最后以常识判断收尾,荟萃多学科知识,异彩纷呈。

其二,这也暗示常识判断部分继去年调整考查范围的变化外,将进一步优化考试内容。简单的记忆性试题将进一步减少,试题将更加突出考查应试者多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巨变二:考试时间大幅减少,考试难度大增

去年对考试时间的限定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今年对考试时限的限定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减少了25%。这就意味着,考生需要更快的做题速度,更高的解题效率。

二、六大注意

注意一:两个要求,七个方面,言语理解与表达还需“一刀切”

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是大纲对应试者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要求。这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

简洁的要求,多样的考查方式,看似矛盾,实则一致。这背后还是对一件事物的把握:语境。能够多角度分析语境,就能从容应对多样的考查方式,能够达到迅速而准确地解题的要求。

注意二:强调数项间的运算及递推关系,数字推理规律推陈出新

数字推理部分主要考察古典型数字推理。

对于数字推理题,若不存在明显的商或乘积变化,可先考虑数列相邻项的差,其次考虑相邻项的转化,即前项转化得到后项或前两项转化得到第三项,转化方式主要是有关倍数或常数。组合数列、多次方数列、分式数列难度很大,出现的可能性很大,需要抓住数列位置、特殊数字,对某些项改写,解题时要细致耐心。

注意三:注重解题方法的合理选取,强调技巧解题,数学运算难度较大

数学运算题量稳定为15道,难度较大,涉及的题型十分广泛,计算问题、行程问题、比例问题、和差倍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工程问题、容斥原理、抽屉原理等可能会出现。解题时,代入排除法、方程法、特殊题型对应公式解题等应合理选用。

代入排除法使用十分广泛,如在剩余定律问题、年龄问题等。方程法直接明了。这两大方法需要熟练掌握,特殊题型都有其核心解题公式,如行程问题、植树问题、方阵问题、牛吃草问题等,解题时要明白等量关系,准确套用公式。

注意四:多类型相互结合、强调图形中的数量和相互转化,图形推理简约不简单

图形推理稳定为5道,视觉型图形推理和多图形推理出现的可能性最大,空间形式图形推理和古典型图形推理次之。图形推理规律主要考察图形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的方式。解题时注意考虑线条、封闭区域、部分、交点、一笔画等图形的基本要素,同时注意从题干的特殊图形入手分析。

视觉型图形推理难度相对较大,多图形主要从每行或每列考虑。

注意五:逻辑判断,可能性推理为主

可能性推理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思维的方式多维,考查的形式多样。从题型上看,主要有削弱、加强、结论等八九种。每种题型对应不同的思维角度,适用不同的方法。整个展现出迷人的逻辑美。第二,难度较大。对于大多数没有经过良好的逻辑训练的应试者来说,要准确地把握住逻辑“节点”都很困难,更遑论在多个迷雾似的选项中作出正确的取舍。

应对之策,首先在于学习名师积淀的解题经验。经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获得的,必定是经过大量的训练和认真的思考实践之后提炼的精华。只有名师方可有此素养。其次,也需要自己大量的解题实践。

注意六:快速提取,简化计算,资料分析题型稳中求变

资料分析共有4份材料,每一材料对应5个小题,包括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以及以上三种材料中任意两种以上组成的综合资料。问题类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基本概念的计算,如有关增长率的计算;二是具有一定推理性质的比较分析题,三是对材料内容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的综合题。从比重来看,计算题占比较多,但综合题的比重最近几年上升比较快。对于计算题,解题时一是要快速找到题目数据的位置,二是选择合适的简化计算技巧来算出答案,比如首数法、尾数法、取整法等。综合题侧重考查对材料整体及内部数据关系的理解,要注意对材料内容的了解程度,但对计算的考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