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qinh
2010-12-30
“药价虚高”人人喊打,但“超低药价”也着实让公众胆寒,毕竟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在安徽当地药品招标过程中,出现了1角钱1包的牛黄解毒片等明显低于成本价的中标药品,对于这一现象,业内人士透露,多半是部分药企为了在竞争惨烈的医保目录投标中占得一席之地,,药企与地方政府上演双簧戏,使得显然赔本的买卖变成了你情我愿。
“超低药价”之所以让人心寒,原因很简单。一者,这些靠亏本低价竞标成功的药品,现在价格低,不代表以后一样低。正如新闻所说,部分企业为了在医保目录投标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用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占坑”,中标之后再签订增补协议,以新价格销售更多药品。在这里,这个新价格当然指的是高价格。二者,在当前中成药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标准太宽松,原料好坏与多少都难以控制与监管,即使出现企业在原材料上以劣充好,不按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或含量进行生产,导致药品疗效大受影响,企业也很难受到查处与追究责任。
关键问题是,面对药企这种营销策略,政府应该怎么看?是应该擦亮眼睛,做出真正符合长远公共利益的决策,还是装聋卖傻,配合药企玩这种把戏与伎俩,置公共利益于不顾?我认为,答案当然是前者。负责药品招标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严格把好关,主动拒绝那些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的药企与品种。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显然没有严格把好这种关,他们只奉行“唯价格论”的采购路线,令那些亏本中标的药品得以混进医保目录,这无疑是在为日后埋下一枚枚“隐形炸弹”。
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地政府甚至还将之当作一种政绩,高调宣布,本次招标药品降价率达到47.22%,药价水分挤掉近一半。显然,在这数字成绩的背后是极大的风险与隐患。一个前车之鉴是,在2009年底,人保部公布最新版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260种药品被新增到目录中。公众吃惊地发现,一些新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开始悄然大肆涨价。上年售价还是93.5元的药品,如今价格提高至170元;上年售价1082元,如今售价1580元……涨价最高的药品竟然涨幅达82%。更有甚者,一种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仿制药,不仅价格上涨,上涨后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原研药。这种突击涨价的出现,打着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的种种合法理由与借口,政府职能部门根本奈何不了。
有谁敢说,这相似一幕今后不会重演?
标签:辅导资料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