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zhangrongfangcms
2013-03-05
随着公务员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考公务员,在此,精品学习网的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的相关热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苏如皋司机殷红彬在驾驶公交车途中,停车搭救一名骑车侧翻的石老太太,结果反被获救者指为撞人。幸亏公交车的监控录像将救人的过程清晰记录下来。事后石老太太说“误会好人了”,表示道歉。这一事件被媒体称为最新版“彭宇案”,再次让公众难掩震惊、愤怒和焦虑之情。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解析:
这是一起峰回路转的悲喜剧,虽然好心人恢复了清白,但人们却高兴不起来。假如救人者车上没有监控设备或者录像没有保存,那结果又是何等的情形?就殷红彬事件而言,被搭救的石老太太一开始咬定是殷红彬撞了她,如果她这些谎言被确认或无法被证伪,善良的殷红彬就必然面临赔偿的尴尬局面。
石老太太的说谎行为,已经不止是违反道德那么简单,而是涉嫌构成了诈骗,只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媒体人闵湘子在新京报撰文说,执法机关应当对石老太太的行为以诈骗未遂论处,并依法给予处罚。如果不处罚,诬陷他人就不需要成本,就会鼓励更多人基于私利而诬陷善良人。只有处罚,才能让无良的人明白:违反道德的行为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是违法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公平正义,让好人安心。
答题思路:
这件事,不能仅仅依靠当事人本身的证据意识,还要通过惩处那些诬陷好人的人,来减少做好事的风险。对诬陷做好事的人,如果证据确凿,法律就应当规定对其进行警告、罚款甚至拘留;如果勒索成功,视其金额大小和情节的轻重,可以用敲诈勒索罪来治罪量刑。
老人诬赖事件频现也凸显社保隐忧,对于一个人来说,尽快摆脱艰难境遇的冲动有时能突破保守高尚气节的心理防线,比如饥荒年代偷盗的人可能更多。古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代学者孙立平“穷人更缺乏抵御堕落的资源”这句话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应该从社会保障的缺陷上解读这类现象。
之所以老人诬赖事件频现,更多时候是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异变出来的讹诈心理。但是,弱者并没有天然的正义,更不能倚仗弱势颠覆基本的道德底线和蓄意伤害社会正义。利用民众的善意来转嫁自身的负担,利用社会的恻隐来进行讹诈勒索,伤害的不只是一个人,更是整个社会。要避免老太诬陷好人的事件不再出现,除了舆论和法律维持中正立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社会要将民众从生活的高压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老人们才不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和累赘,受到伤害时才不会逾越道德边界,以企图转移家庭和子女的风险与压力。真正能够释放这种压力、规避这种风险的,不是某个个体,而是要依靠政府完善保障、优化福利来分担这些风险。
除了呼吁今后每个倒地的老太都能秉持良心,主动感谢见义勇为者之外,法律仍将在类似的纠纷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坚守以事实(证据)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是实现法律正义和良好社会效果的唯一路径。试图在某一个案中左右逢源,片面追求表面和局部的和谐效果,却往往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动摇了法律的公正和正义,法律将因此失去作为判别是非对错的原点和坐标的重要功能。正义从来不能仅仅依靠他人的自觉和法律的仲裁,而是掌握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和手中。如果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中,每个目击者的眼睛都成为“摄像头”,每个在场的人都愿意为见义勇为者提供证据,则见义勇为者就不会蒙冤,讹诈者就不会得逞,法律也就不会面对两难。
公共道德背后要有强大的国家权威在作支撑,避免类似恶意“碰瓷”老太案的上演,依靠的不能仅是监控设备,而是对法律的纠偏。在美国法律体系里有一个“仁慈的撒玛利亚”原则,即救助者行为对被救助者造成的民事伤害具有免除法律责任的权利。几乎美国每个州都根据这一原则制定了《无偿施救者保护法》,其核心就是鼓励或者保护人们在紧急时刻救助他人,而免除无偿救助者的后顾之忧。
更多信息:
标签:上海公务员面试辅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