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编辑:qinh
2010-10-16
公务员难免要进行调研、写作,难免要跟浩如烟海的书刊资料打交道,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效率,完成领导交代给的任务,就是公务员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速度是做好公务员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因此对阅读速度的考查也就成为申论潜在考查的一个重点。因为,与概括能力密切相关的是阅读速度和能力问题。材料读不完,就理解不了;材料理解不了,概括材料内容就难以做到准确、简练。
申论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考验考生阅读速度和阅读广度的大比拼。申论的考试虽然时间是150分钟,但是密密麻麻七、八千字,与当前社会和政策热点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政策、相持不下的几方观点搅在一起,要想理出个头绪,还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如果真的多看了几遍,那么,如果阅读速度慢了,后面三到四道题的思考、起草、誊抄时间肯定就不够了。
对于申论考试来说,考生的阅读速度应该要达到近2000字才能取得好成绩(切记,申论考试平均分30多分,是大多数人不能通过的考试).因此,考生平时应该对注重对阅读速度的培养,加强对申论"话语体系"的认知能力,提高语感。
根据我自己的研究和在实际授课中学员的反馈情况,我总结了以下七大技巧,可以帮助大家提高阅读速度:
(一)形象阅读是快速阅读的一大特征
美国学者哈拉里有一句名言: "千言万语不起一张图",说明了形象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认识。比如看同样面积的一段文字和一幅风景画,看风景画只需要一两眼就可以看清楚,而要看懂一段文字内容就比较费时的。有关专家更进一步的推算出:人们"记忆中的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的比率为1:1000".众所周知,人们的大脑分为两半,左半脑又叫抽象脑,右半脑又叫形象脑,阅读文字用的是左脑,而欣赏自然的风景和绘画作品则用的是右脑。两者相比,看书时左半脑结束信息慢而少,若把一页书看上一眼,能记下的内容很少,因为人们看书时是局部的、抽象的去看;而看画是用右半脑接触信息快,比如人们看风景画,便会迹象画面上的大半以上内容,因为画是人们是整体的、形象地去看。当然阅读使人们也不自觉地用了整体观念,比如人们看到方框,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方框的印象的,而不是离散的四条短线,看到森林时会在大脑中记下森林的森字不是三个木子,更不是零散的汉字笔画。利用视觉这一特点,同样可以把一段文字看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如果利用人们看画的轻松心情阅读文字,也就是变文字阅读为形象阅读,那么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将会产生质的飞跃,这是经权威人士提出并证实了的理论。
(二)快速阅读不会影响阅读的质量
有人认为,快速阅读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如慢读收获大。其实不然,比如把一部电影分开来看,只能给人留下不完整、不连贯的印象,若连续看完则能形成完整的印象,而且更深刻。阅读也一样,连续阅读快读一篇文章远比断断续续的阅读效果好,快速阅读要比依次慢读效果好。因为慢读时给大脑也输入的是断续地慢节奏信息,大脑会分散剩余的注意力;快速阅读时人的注意力则高度集中,能够从字里行间看到文字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便于形成完整印象,便于理解记忆,恰恰能获取比慢读更多、更完整、更深刻的知识信息。
(三)无声阅读替代念念有词的口读、指读
测试表明,用朗读的方法每分钟阅读速度仅为500-700字。考试中,念念有词的口读、指读也会导致阅读速度大为降低,无声阅读才是一步到位的阅读方法。无声阅读程序较发声阅读程序大大简化了。发声阅读程序为:目→脑-→口→耳→脑;无声阅读为:目→脑。所以无声阅读是看到文字马上认知。无声阅读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而是把整句整行的文字符号作整体识别。无声阅读时对文字符号的感知是眼脑直映,如果阅读时仍采用传统阅读的方式,则不能做到这点。实践中,可采用限时阅读的方法,眼睛加快扫视页面的速度,集中注意力理解读物内容,使发音器官来不及发音。久而久之也可克服口读、指读的毛病。
(四)注意力要高度集,多做逻辑提问
在阅读过程中,应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对材料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只有这样,人们的视觉和思维才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状态,才会加快对阅读材料的认识和理解。做到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应注意:阅读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即阅读前应明白通过阅读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要获取哪一方面的知识。如:在做阅读题目之前可先看材料后面的题目,然后再阅读材料。
在快速阅读中,我们还要多做逻辑提问。所谓逻辑提问就是阅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陶行知把这种提问比喻为"八位顾问",他说:"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给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来、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在传播学的理论中,也有"5W理论",即"When"、"Where"、"What"、"How"、"Why".这些要素都有助于我们快速获得各种信息、理解文章的意旨,所以阅读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搜索信息上,这是快速阅读的一个前提。
(五)抓住关键语句和主要信息是关键
阅读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和主要信息。阅读材料的文字都负载着一定的信息,但并不是每个文字负载的信息都相等。一个句子常由许多词语构成,其中,有的词语是关键性的,没有它,意思就表达不清,有的则不然。文段通常也是这种情况:有些词语是关键的,有经验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对每一个对文字、语段平均用力,而只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其他内容则一次带过。只有这样,阅读才会有张有弛并达到一定速度;否则,在阅读过程中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每一个词语、句子上,不仅抓不住重要信息,还会造成视觉和脑力的疲劳,进而影响阅读速度。
文中的重要信息分布一般都是有规律的:在记叙和描写性的文体中,单句的重要信息中一般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在科技文体、政论文体中,单句的重要信息有更可能是状语、定语和补语;在复句中,大多数偏正复句的重要信息是正句,而在条件复句中,表示唯一条件的分句则是重要信息。在文段中,文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主题句以及含主题句的文段是重要信息。了解了阅读材料中重要信息的分布状况,在阅读时便可有的放矢地捕捉有效信息,提高阅读速度。
(六)正确处理阅读材料中的数字、时间
阅读过程中经常可碰到的数字、时间等比较琐小的内容,尤其在阅读科技说明文时数字、时间等内容更是比较频繁的出现,次数多了,难免混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数字、时间用铅笔给标出来,如果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用到这些数字或时间则可以通过标记很快的查到。当然,如果是比较重要或有标志意义的数字或时间则在阅读时便应准确记牢,以免影响下面的阅读和理解。
(七)扩大视觉幅度,进行整体辨认,减少回视
阅读过程中人们的视线应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依次扫视,但由于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难写或难以理解的字或词语,而不得不做暂时停留或返回视线重新扫视,这便是"回视".由于阅读材料太难而造成的回视现象是正常的,但有些读者的回视却并非因为阅读材料太难,而是因为没有养成整体认识的习惯,又不能很好的把认识过的文字流利的组成完整的语句,常常是看完后面忘了前面,不得不回视,这就大大降低了阅读速度。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应做到视线从上一行末端到下一行开头时扫视准确,不要串行。如果有扫视串行的毛病,可通过下面方法加以克服:用一把木尺把要阅读的文章左边遮住,阅读完上一行后,先预测下一行开头的文字,然后再预测是否准确。这样,在读完一行后便有了心理准备,扫视移行时便会比较顺利。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多去阅读《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上面的文章,利用我们上面的技巧多加训练,你将会更加得心应手,你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大的提高。
标签:辅导资料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