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 > 申论热点

2014年十八大申论时政热点:迈进社会保障的“普惠时代”

编辑:donghk

2013-10-10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最及时、丰富的公务员考试练习题,希望小编整理的2014年十八大申论时政热点:迈进社会保障的“普惠时代”,能够为大家帮助。

十八大时政热点:迈进社会保障的“普惠时代”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社会保障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当你老了,病了,困顿了,社会保障体系如何,你的感觉就十分真切。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不断推动改革,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从社会的视角来健全和完善住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这10年,保障的进步,不仅是数字的累进,更是无数人生活的“改变”。人们感受到社会保障已经迈入“普惠时代”。

辽宁73岁的王庭顺——

安居之梦不再遥远

在辽宁葫芦岛,73岁的王庭顺正在阳台上悠闲地摆弄花草,这位退休矿工曾经当过多年的巷道工。越是在井下局促的体验,越会让人产生对空间的渴望,然而多年棚户区的居住经历,他感觉“宽敞舒适”似乎很遥远。

“坐车颠腚,上厕所冻腚,上炕烙腚。路坑洼不平,厕所是户外旱厕,只有炕上能烧热乎。”这是过去王庭顺所在的辽宁葫芦岛杨家杖子矿务局工棚房的生活写照。

王庭顺和他的邻居们没有想到,改变就这样发生了。2006年起,在统一安排下,杨家杖子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10000多户职工家庭陆续告别低矮破旧的棚户区,搬进了棚改新房。

这10年,改变发生在许许多多像王庭顺这样的人身上,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到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不断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

王庭顺的新家位于莲花社区34号楼,房子装修简洁干净,小三居,南北通透。阳面卧室阳台上,摆放着四五盆鲜花,小茶几上,10多条小金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这是王庭顺最喜爱的地方。虽然谈不上多宽敞,但这却让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完全改变了。

2010年7月搬进新居,面积68平方米,一平换一平,多出的面积每平方米600多元。王庭顺年龄大,政府照顾,给分了一楼。“没花几个钱,现在值10多万。”说起新家,老人满脸掩饰不住的高兴。

搬进楼了,成本自然高了,能住得惯吗?“暖气费区财政全额补贴,水电也有补贴;物业费是全额补贴给物业公司,有部电话每个月10元钱。省着点花,每个月还能剩几百元钱,攒起来备用,还可以给孙子孙女买点东西。”老人说。

老人送我们离开时,遇到杨家杖子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郑子清,他说,“截至目前,已有6000多户棚改居民入住新居。到2013年初,1.7万多户近4万棚改居民将全部搬上宽敞舒心的棚改楼。”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达到11%。如按三口之家计算,总共有近1亿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保障房解决了住房困难。

北京66岁的陈桂珍——

生病住院不再揪心

今年5月,生活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街道的无业老人陈桂珍病倒了。病情危急,是心肌梗塞。可她坚持不转院。多年来的一种习惯思维在左右着她:“自己没有工作,一上大医院,医药费花不起。”

作为一名无业的城镇居民,生病无疑是最让人揪心的。“不光是身体难受,花钱就像从快见底的缸里往外舀水”,这让陈桂珍形成了这样的“固执”想法。

在家人和医生反复劝说下,老人才同意转到一家更大规模的医院,安了两个支架。老人一天天康复起来,但心里却很纠结:6万多元费用,将会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海淀区清华园街道社保所所长牛建华告诉陈桂珍说,“这次在医院花的62638元,实际报销45892.18元。”因为老人生活比较困难,有关部门还可以为老人自费部分申请福利救助。如果申请到,自费的近2万元还可以报销50%。这一次,陈桂珍笑了:担心的事不会发生。

2007年,北京市出台实施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从2010年起,北京市又首次实现了门诊费用“零垫付”,门诊费用报销周期由几个月缩短为几十秒,医保卡实时结算。

不仅是城市,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十一五”期末,新农合参合率已经达到96.3%。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全民基本医保,被誉为“中国速度”。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医保的人数超过13亿,基本医保覆盖率超过95%。

江苏63岁的李培福——

宽裕晚年不再担忧

相比于73岁的王庭顺和66岁的陈桂珍,63岁的李培福对这个时代的变迁体会得更深。这个当了一辈子农民的老人,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潮涌中,适应着变迁,也享受着变迁。

这位江苏苏州相城区渭塘镇凤凰泾村2组的农民,祖祖辈辈勤劳耕作,用汗水浇灌未来,年轻时始终羡慕城市人可以拥有的退休金,觉得自己的未来仅仅在于眼前的土地。

李培福说:“没想到,现在每月可以领到831元的‘退休金’。我算了一下,加上村里给我的其它一些费用,一年就有2.5万元的收入。”

李培福家有7口人,是农村标准的“四世同堂”。他说:“我母亲今年85岁,每年有600元的福利金;妻子秦丽珍今年62岁,每月有510元的养老金。”

李培福一家的际遇,可算是无数中国农民正在经历的故事。10年中,我国基本实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制度全覆盖,意味着全体国民都享有相应的养老制度安排,职工养老、新农保、城居保三大社会养老保险构成的“制度组合”,让所有城乡居民都可以对号入座。

而身处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李培福对于城乡间区隔消解和差距弥合,感受更加明显。

2007年,李培福一家的土地被征收,他们也成了失地农民,被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邹利忠说,从2009年1月起,当地启动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工作,实行“农保转城保”。今年年内,相城社会保险与市区完全并轨,农民可以享受到城里人的保障待遇。

老有所养,迈向全民养老,让城乡居民共享国家发展进步的成果。到2012年9月底,我国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已超过7亿人。

以上就是2014年十八大申论时政热点:迈进社会保障的“普惠时代”全部内容供学生参考,祝考生取得好成绩!

点击收藏2014年公务员考试栏目,我们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准确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 【2014年公务员考试网

标签:申论热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